我们常说“时光飞逝,人的一生很短暂。”我呢,也想将这段时间,或者说这些年对“人生”这个词不断刷新的一种理解进行一些发表。
首先,每当我想到“死亡”这个词的时候,我先后表现出两种心境,开始极度的害怕,不敢想象自己的灵魂已经不在这个真实世界上的残酷事实。进而,我就会迅速逃避出这个幽静的辟谷,重返“未来的现实”中,就好像过连环画一样,一幅又一幅的美好画面在脑中浮现,进而这是一个“周期”,使自己心中没有那么的压抑。那我就会想:“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才可以从容的连死都很坦然呢?显然因为自己没有达到那种境界,没有取得那种成就,所以才会“怕死”。
所以在这短暂的十几年中,什么是应该做的事呢?
有的人,像邓稼先,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着突出的贡献;有的人,像马云,马化腾这样的商人,为社会的经济以及自身的财富做着很大的付出;有的人,想我们老师们,在课堂上平平常常,勤勤恳恳的做着“为国家选苗子”的基层事业;有的人,想清洁工,掏粪工,他们为我们的周边环境做着显著的维护。这些人的一生的经历截然不同,但你又怎么说他们谁做的正确,哪个不正确吗?当然不能。
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人,我所追求的在两个方面——国家,生活。在我不断的刷新认知中,在我写这篇文章的一秒之前,我认为,若这两件事能够竭尽全力都做到极致,那死也会无比从容。国家,也许是我这一生可能真正碰到的最大单位,我不敢说我能为全人类乃至全宇宙做出什么贡献,但我敢想,为自己的国家做一些事。我这段时间也对老一辈工作者很是敬佩,他们做出的贡献是可以用肉眼看到的,这种程度可以说是我向往的。说到生活,一个青年,一定有所幻想。我曾想象着可以去到全世界,找到我爱的那个人,悠悠哉哉,有滋有味的生活。这种生活可能是任何一个人所想有的生活,但你再想,如果你就这样“玩玩乐乐”过下这一生,就算你丝毫不用担心经济带来的困惑,那你在死的时候一定就很从容吗?我不清楚你,但对于我来说,如果仅有生活,我依然“怕死”,我依然认为我希望继续活下去。
上述两点可以说它们是博弈的,至少我仍认为这两个只能在幻想中并存。(绕来绕去,令人作呕)
所以,我仍然没有一个现实版应该怎样活着。也许在下一秒我就可以释怀,也许这一生我也找不到答案,因此带着“怕”的心态去死。那这一切都看造化了。
(不知道是否有些老气了,反正把自己想说的一个重要方面说了说。不知道写的啥,读者略忍耐一下吧)
故事需要人物(主人公、配角……)、情节(发生一些彼此勾连的事件)、需要有开端过程和结局。
如果作者的“问题”是“人应该怎样活过一生”,想一想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会是什么样子?
问题:不是故事!啊,这个我忘了,整体串联那就没有了。
优点:这个写得算是比较中肯吧
闪光点:吐露真心的一次对“生死”的探讨,能感受出作者很用心,这是很有思想价值的一篇文章。回顾之前对你文章的阅读,看到了你巨大的进步,文笔与思考深度上皆有。
BUG:不是很符合咱这次的写作要求,要写一个故事呀。
改进建议:主题很好,可不可以选一个你比较了解地人物,写出他的故事,以表现对人生的思考;或者是以第一人称来写,自己化身某位成功人士身边的人,在观察ta成长的同时,引出自己的感悟。
闪光点:看得出来是经过深思的,也有一定的结构框架
bug:结尾有些突兀,我觉得题目有些问题
建议:既然想要谈的是死亡,不如就写一写期望/梦想之类的,反而用人生做题目的话有一点点不和谐
和之前的文章相比是不太一样的风格,全文都在认真回想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且写作有理有据(点赞
但因为过于有理有据,所以比起散文而言更像是议论文的领域。文中说的两部分是之于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重要的部分,因此更期待看到一些独属于你的东西。比如人人都有家庭,但每个人的家庭都不一样。不妨设想——如果你在某天突然离去,他们会怎样呢?
希望可以启发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