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场景的提示性问题

关于场景的提示性问题:

  • 名称

鼓楼

  • 地理位置

故宫北边  地安门外大街北端

  • 大致面积

150多平米,算上周边的空地有三四百平米

4、存在的时间/历史沿革

(人类世界)

我们今天看到的是明永乐十八年重建的,曾经作为报时台,如今已成为交通要道和文化遗产,周围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 建筑特色

传统的中国建筑,下面是十几米高的红石墙,顶上是青瓦。始终有人在维护它,

  • 内部格局

中间有一个极高极长的通道,到达顶层。旁边还点着灯。

  • 文化

几百年来它是京城的报时塔,即便是皇宫贵族也只能和平民百姓一起,盼着钟鼓声穿过北京,已知道现在确切的时刻。

8、出没的人(居民、职员、其他……)

人的种族/民族/阶层/性别/思维特征……

……

(自然界)

住在北京胡同里面的老北京,偶尔一家数口来游玩的旅客、文物保护的工作人员。

5、地貌/地质构成

6、气候

7、季节性变化

8、植被 动物 习性

……

9、发生过的大事

清顺治十一年,二楼毁于火灾,后重建;1900年八国联军,鼓楼上的文物遭到毁坏;1924年鼓楼对外开放;1957年被列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了人们的重视,和政府的兴建。

10、它外部世界的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地理……)

车水马龙,四周是被整治过的胡同。周围也有小商店,卖的都是平常的东西(老北京冰棍、冰镇饮料、……)。住在那儿的人经济不算富裕,不太讲究卫生,但都很爱享受。那里电动车和汽车混行。

11、其他

曾经鼓楼是对外开放的,后来为了保护,限时限流开放。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