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床
很大很软的一张床,触感非常丝滑,被子是棉丝被,对于偏寒体质的她来说可以起到很好的助眠效果。整个房间的墙壁在光照下显得淡蓝色,促进入睡。床旁边一层透光的薄帘子一层不透光的厚帘子
2、冰箱
冷藏箱里大部分是零食,面包和超市买的冷荤,给她的吃饭时间并不是很多,因此饮食上比较随意。冰箱有一小格子是专门放安眠药的,因为她需要借助药物去睡眠
3.每天入睡前的最后一件事
床头有个音乐盒,可以给音乐盒上好发条让其弹奏《天空之城》
4、中学毕业于
区重点高中,成绩优异
5、喜欢的书、电视节目
喜欢看一些综艺搞笑类节目,书架上有漫画书以缓解压力
6、怎么跟妈妈说话
当她接通电话后,总会用脸和肩膀夹着手机,妈妈基本每次都会问起“何时有时间去谈个对象”,她总会嘴里应承着“快了,快了,等将来有时间”,手里却在快速的打字,撰写研究论文
7、最好的朋友
从小学就认识的一个同学,虽然时隔很久,甚至都忘了一些,但是依然记得她。经常分享一些生活中的事情,在工作相对轻松的时候煲电话粥,自己有负面的时候也会去找她倾诉
8、包
标准办公用的公文包,外层的小口袋里装着少量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内层有一听咖啡防止在关键时刻犯困,笔记本和充电器时常会装在里面
9、失眠时会
拉开厚帘子,趴在床上,看自己的手机,先问一声闺蜜有没有睡,如果没有回复就去捣鼓床头的音乐盒,借着微弱的月光研究音乐盒是如何运转的,频繁的给音乐盒上满发条打磨时间
10、他/她最害怕什么?有过什么噩梦吗?
她最怕突然接到大量的任务,自己的速度赶不上理想的进度,害怕自己因此而被老板训话
11、你见到他/她时,他/她正要去哪里?
她正在往家走,成熟的脸庞透露着稚嫩,远比同龄人要安静很多,眼神中有一丝丝的焦虑
12、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依靠的是本能、逻辑思考还是情绪?
在自身还冷静的时候,依靠逻辑思考,突发情况会多半出自本能和这件事导致的情绪,理智会少一些
13、最难忘的事情
在公司的表彰大会上得到赏识,并被列为优秀员工
14、周日下午他/她通常在哪里度过?
周日的下午她通常会泡上一杯茶,放在书桌前,浏览着自己想要浏览的网页或阅读自己喜爱的书本,以此得到身心放松
15、身体特征?
比较高,身子很瘦,面容略有憔悴但是精神比较好,平时都是正装在身,只有在家里的时候会穿上休闲装
16、身体语言(表情/手势)的特征?
会标准的职业笑,对陌生人表现得非常乐观外向,但是真正的一面却比较丧(?)
17、喜欢(讨厌的食物)?
喜欢家常菜,对快餐略有厌恶,因为吃的比较单一,没有过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
18、最后,他/她的名字(出生日期?)
妮芳 1997.5.5
人物故事
她只是一个普通人。
既没有通天的背景,又不是富二代,母亲在生她的时候由于大出血,很早就走了,这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有的人说,是因为她的生日在五月五日,这一天生的孩子,男克其父,女克其母,才导致这种事情的发生。面对众多母系亲属对她的斥责,她的父亲始终没有在意这些,一边劝着她不要在意那些看法,一边想方设法挣钱将她拉扯大。
或许是因为少年时期的那些阴影,她变得十分孤僻,不愿意和周围的人交往。她选择了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在别的同学都打成一片的时候,只有她独自坐在自己的书桌前,望着墙上的时钟发愣。由于她太不显眼了,包括老师在内的所有人并没有注意到她。她每天仿佛在学校里过着一个人的生活,没有和其他人有过任何的交流,更多的只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默默地听讲,默默地写题,默默地望着其他人嬉戏玩耍。
就这样,她的学生时代很快就过去了,她的成绩并不差,因此很容易就找到了一份工作。
初来乍到,她并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因此,她不得不去和其他人进行交流。但是由于她从小就少言寡语,和别人的交流并不是那么的顺畅。更多情况下,她依然需压迫自己去摸索。有时候,一件需要咨询他人的小事,由于自己表述能力有限,反而容易让他人误解原本的意思,她逐渐由试图和别人交流,转变成了畏惧和别人交流。
平淡的度过一段时间后,一家外企看准了她所在的公司,并打算投资一项金额较大的项目。于是,总经理要求每个人各抒己见,尽量把握这次机会。她也想把握这次机会,不甘平庸。于是,她花费了两天时间精心设计了一个方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以及应对的举措。但是由于她对这个计划的表述不是很清楚,其他人很难理解她的计划,以至于最后并没有采取她的计划,还被总经理称为了“没有经过考虑就写的计划”。
最终,公司和外企谈崩了,外企也没有选择投资她所在的公司。尽管所有人都被总经理训斥后,但是唯独她最难受,毕竟自己精心设计的计划不仅没有得到认可还因为表述上的问题导致了和总经理的误会。
回员工宿舍的路上,她浑浑噩噩,好不容易进了房间,她疲倦的躺在床上,却又毫无睡意。她甚至一度怀疑,自己这样是为了什么。她打开了电脑,想要去写一份辞职申请书,却又在写到一半时,写不下去了。她随即打算拨打父亲的电话,但是看到手机上已经显示一点多了,她也不便打扰父亲。她叹了口气,合上了电脑,拉开了窗帘。
一轮皎洁的月亮挂在天空中。
可能,这只是一次小的挫折吧,又没什么大不了的,前方依然是未知,为什么要那么轻易的选择放弃呢?她这样想着,浮躁的心,也逐渐冷静了下来。
太阳照样升起。
她终于睡着了。
作者的话
写完的第一反应:写的什么**玩意。真的觉得写的不行,尤其是写到一半还删掉了大部分写了的,重新构思,最开始的构思想着想着想到了三号作品去,然后中间思绪又断了好几次,就感觉写出来的啥都不是……反正肯定比不上之前任何一篇,自己感觉。想写的是一个性格孤僻的女孩在遭受了各种不公后,意识到太阳照样升起,重新打起精神活下去
妮芳,芳取自芳华,即青春的年华,每个人的芳华都由自己定义,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从中获取的东西也都是不同的(宝藏)。(ps:全文一直以第三人称“她”叙述,貌似这个名字对行文没有太大影响?)
写一个社畜的故事也挺有意思的,但是也很真实,明明自己希望放弃,但是却做不到。
为了生活而屈服的年轻人还是占大多数的,看起来很熟悉,因为见过很多这样的人,听到过很多这样的故事
作者笔下描写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初入社会,为生活而奔波。她不想如此,却又不得不如此,看到写好辞职书却又写不下去,想给父亲打电话却打不出时,确实让人感到很是心酸。
一则普通的小故事,但是折射出了很多人的现状,就是“一个社会上的普通人”,不愿意改变现状(可能也不能),在每天浑浑噩噩的生活里度过半生(甚至有可能是一生)。这有点让我们思考,如果我们是其中的一份子应该怎么做出改变呢?
最后确实有些无奈——“生活所迫”解释一切
不过 概括性文字有点多 对于这个篇幅来讲可以少点儿?
调查问卷里的人似乎比故事里的她混得好一些……?
说正话:感觉你关注现实题材(记得上一次你写的也是现实生存压力、城市打工仔),而且对人物有一定的理解,失眠时反复玩弄八音盒那个细节很给我印象,但是写作时不知道怎么找典型事件去构建情节。如果把一个人的际遇从头写到尾,则免不了概述为主,不仅缺乏打动人心的细节、而且上帝视角给人“冷眼旁观”的感觉(虽然我感觉你是很有心的写作者)。
如果就抓住“精心设计的方案被忽视和否定掉”这一个事件去写,会怎样?从失眠,或者归家的路上写起,中间倒叙白天发生的事,穿插进关于她背景的介绍~这个故事一上来就会是吸引人的,因为人物处在特殊一些的情绪里,有种命运悬而未决感。这个故事真正的重点是妮芳如何打起精神来的。如果从头开始讲,讲到这儿作者已经累了,这个关键的点反而会被错过,可惜了。
至于名字,故事里的种种设置首先是作者自娱自乐而不是给读者的。有名字、有面孔的人物,和无名面目模糊的人物,在作者心里会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