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观念
啊。我觉得写作是一个很完整的过程。会在脑子里把一些很凌乱的东西梳理的整齐一些吧(。这个过程很需要耐心和专注,一旦完成后就会觉得非常舒适。
2.写作心理/心态
我觉得对我来说,最大的需要平衡的问题就是文本流畅度与个人感受,如果完全依照个人感受来写,文本大概率会上句不接下句极其主观,以前很受这个问题的困扰。此现在慢慢觉得,有意识的梳理文本逻辑,有“读者意识”(抱着一点让别人读清楚的想法)来写作反而会更舒服。可以真正把混沌一团的想法落实感觉还挺开心的。
3.写作技巧
我觉得我还需要加强!比如上下文逻辑和叙事的迂回。以前总是想着要写出不落入俗套的文章,想着用些新奇的词,但现在觉得每篇文章其实都没有“俗套”这一说。都是很独特的。所以想要尝试用简单的词,加强过程的描写。而不是直接用形容词指向结果。(
4.收获/困惑
因为这学期还没有写过很多篇。总体来说,收获是写作好像有的时候会让我整个人通畅和平和一些(?)困惑的话,或许还是有些平衡不好主观感受和读者观感的关系。比如如果我按照自己脑海里的场景描写,会考虑读者会不会觉得无聊?凌乱?而如果我一开始就从读者观感的角度去构思,又会非常想象力枯竭。
1人评论了“阶段性总结。”
发表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不要站在读者角度替ta想,做不到的。也没必要(在为自己而写的写作里。“为自己”不是狭隘的胸襟,而是为了不吐不快,也许会和广阔的世界产生连结~)
文字自然生长呈现出来的面貌,跳跃、或者其他,就是自己思维的样子。接受它。每个人的思维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在一场真正的创作里(而不是只是随意写写感受),它本身会对我们的思维提出挑战。比如故事自身对于内在逻辑的要求会对你的跳脱提出要求。
跳跃性思维,如果做广告文案会有利。但是故事在编织复杂文本和表达意义上的要求显然就高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