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

时光飞逝,你还记得你的本性吗?

 

 

人的记忆越深刻的东西,越是尽善尽美或是穷凶极恶,越是想要忘记,那件事便记得越深,其他事却悄悄被雪藏。

 

 

我国有这两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这个人有一身正气,从不撒谎,开朗活泼善良,刚正不阿,却过于固执己见。

在小学之前,我的生活大多是无忧无虑的,所以本性得以保留。无知的童年生活多么美好,但时间飞逝。那时我们大致都不会与人交往,主要是受到家庭的影响。我有幸生在一个和睦、开明的家里,所以养成了正直的品性。爸爸一直给我灌输坚持的重要性,所以所有给我的任务我都尽力而为。

 

我爸爸跟我说他这辈子写字只有两次手抖,一次是他考研时数学写不完了(那一年考研突然特别难,国家线才三十多分我爸还考上了),另一次就是我小学入学的时候。

平淡的生活在一个八月末结束了。那是最初的分班考试。本来认为只是童年中普通的一天,但是到了校门口我才知道我有一年学前班没有上。我和爸爸妈妈在校门外等了很久,也没少打电话。天快黑了我们才得以进入校门。我远离家人来到了陌生的教室,周围全是陌生的同学。教室里的光亮得发蓝,感觉阴森得很,相似什么魔鬼要将我吞没一样,感觉很不自在。做着从未见过的试题,我疑惑地盼望着考试赶紧结束,不愿迷失在这迷宫中。还记得有认字的测试,在等待我名字的时候看到其他人的试题,有的有几个不认识的字,有的我全都认识,这时我又有了一点自信,期望我一定要抽到一个都认识的。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终于点到了我的名字,我本来说话声音很大的,可是却只能颤抖的回答着问题。可惜分到我的这些字有几个不认识的……

离开时天已经完全黑透了。

 

与之同时,我们学校入学家长其实也要有很多事办的,至少要填写一个问卷,其中有一项是家长填一个推荐人,不知道的现打电话,还有人看着,我爸爸说因为是与我有关的事所以这是他另一次手抖。

 

我国有着含蓄的传统文化,讲究以和为贵。

我爸爸老是跟我说他以前也是刚正不阿,他甚至有一次和他二哥吵架之后在几年里都没怎么联系。他一直跟我讲如何做人,如何说话,说要大智若愚深藏不露。但是我不怎么信他,我认为他不该向生活妥协。爸爸说他这么说是为了我少中遇到些弯路。

事实证明爸爸说的全都是对的。

 

 

小学生活是我刻意想忘记的,也是在后来生活中悄悄被雪藏的。

 

我承认我不该过于固执,但我的心意是正直的。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了刚正不阿可能不是个褒义词,但是离我改正还有很长很长一段时间。

梗着脖子,插着腰,瞪着大大的眼睛,抬头向上看,可能满脸通红或是流着泪。这场面我都记不清到底有多少次了。然而权威却无动于衷甚至助纣为虐。我可能永远是最被冤枉的那个人,却没有人为我平反。纵使我有错,我也不应受到如此对待。

这世上有些人,撒谎能力高深,且知道调查的困难,权威的思想,以别人的痛苦为乐。他们还成帮结派,互相勾结。这难道就是最好的小学吗,怎么全充斥着这样的小人?我最后悔的是我怕死,格斗技巧也不如这种人。我对自己的保护一直很到位,倘若我有一朝能受次大伤,定能打消他们嚣张的气焰,引起权威的注意。虽然不喜欢运动,但我真的希望我能有天下第一的武功,我保证我会行侠仗义,惩恶扬善。

但是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我并没有变,我仍然刚强,正直,不服输。

 

一个突如其来又是准备许久的机遇,给了我开拓眼界的机会。

那是一群多么天真烂漫的孩子呀,我刚回来的那几年,但凡有人问我我是更喜欢中国还是美国我一定毫不犹豫地选美国,虽然表面上是喜欢他们的作业少,潜意识里应该有对之前生活强烈的不满。

连脏话都不会说,更不许说;释放每个人心中的创造力;培养个性,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经常有出学校的活动,能看话剧,听老兵讲述空战经历,了解玉米和爆米花的历史并亲手制作并品尝;美术课上经常做陶器;课上真的创造一个迷你生态系统来为我们加深印象;感恩节在一起品尝美食(不喜欢吃南瓜派)。顺带着说一句,他们好像记性不太好,又或是主动忘记了一些事。

在这里,我又能放飞本性。

我现在还珍藏着我们毕业时老师带我们做的纪念册,充满着大家温馨的话语和真挚的道别,当然还有我天马行空的想象。如此美好的班级是多么值得我去向往啊。

我真是好好地玩了一年,荒废的学业就让他荒废了吧。

在这里,我的固执可能都看不出来了,就是正直、聪慧(我国数学讲的确实比他们快但是科学要慢很多)

在同学们和老师的留言中证明在那个国家,刚正不阿,在童年,是没有什么错的。在成长中,学会为人处世是一种逐渐的变化,而不是一个黑暗的童年或是突然地改变。

 

又一次回到祖国,我的感情很复杂,便不愿想它了。

我爸爸本来希望我能留一级,毕竟那边对年龄的限制比我们严格得多。

但是事与愿违,我又回到了熟悉的班级里了。我没变,他们也没变,熟悉的生活熟悉的事情又不断地发生……

 

若说起小学时候的事,首先要提到这一点:我爸爸跟我说我小学五六年级的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是我小学六年他知道最好的老师,我爸爸说她十分正直。

我们班那时有个叫高尚的同学,他的行为说不上多高尚,我也一直看不起他,和他肯定也不能说有多合得来。

记得有一次我们管乐团排练,我在拿萨克斯的时候琴箱不小心砸到他的头上了,我当时老被欺负,我要是力气很大很能打这事情肯定就不会出现对吧,而且他是欺负我的,身体也是我们班最壮最壮的。我感觉是轻轻地砸了一下,至今都没把这个事情认为是什么大事,但是他非要把事情闹大,我是反正不会听他的该排练排练,他倒是硬是让我爸妈带他去医院检查。

还有一次体育课上我和他不知道怎么闹别扭了,然后就开始有点手脚,老师也不管就说要打去找你们班主任去,我就真回班了,但是班主任不在。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学校派位的时候,可能当时觉得可惜,但我绝不后悔。

 

同样是入学考试,还是陌生的环境,也有着一样的害怕,考试也一样没考好。但是我们小学生源是真的好,我仍然是能在我们学校里不错的,这里还有着很多不是很用心的学生。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学校中,学习上,我仍是尽力完成任务,在第一次期中考试后,我就在我们学校中脱颖而出,要不然怎么能考上附中呢哈哈哈。

步入青少年时期,不知不觉中我也更学会了为人处世。最初肯定是与小学无异,但强硬的斗争精神在逐渐冷却,而身边的同学、朋友至少内心不像小学时的那么黑暗。讽刺的是这些有着优良品格的人却没有得到最优良的教育,而高尚却在最好的小学里。而且为了中考体育我也被迫坚持锻炼,格斗能力不能说多强,但是也绝不是一无是处,有了自卫的资本。况且我们这个年纪破坏力更强了,要是真打起来还了得?

 

我的好基友是一个很成熟、很会说话的人。让我跟他斗嘴我肯定是比不过他的。说着也巧,他倒也是和我是同一个小学的。可能是一直和他在一起的缘故,或是在时间的洗礼下,这三年我真的变了许多。但是我仍然相信我的本性还是没有变,只是更懂得做事的方法了。我也终于明白了爸爸话中的含义,并开始实践,才知道大智若愚深藏不露恰恰是为了保持本性的处世方法。

虽然说我可能成熟得晚,难道在中国童年就不应该无忧无虑吗?那些烦心事就应该忘掉才对,在美好的大千世界中充满了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不都应该活在当下,用心来体会这世界的美吗?所以我初三开学第一天定的目标并不是考到哪个学校而是享受这最后一年的初中时光。我也认为我初三这一年十分美好。不知不觉就毕业了,分离时定是万分不舍,但是我和几个好朋友一直在四处玩,在欢声笑语中把离别的愁绪抛在脑后。整个暑假就在我们几个好朋友逛遍北京城中度过。

 

上了高中更懂得谦虚,平时变得更加文静了,我承认我的那些不快肯定有内因,毕竟我没有做到最好;但是我并不认为像“一个巴掌拍不响”这种说辞是好的解决方法,相反我认为这只是权威的十分有力的争辩论据,但是这是相当片面的,应该将它归于形而上学。

 

说起来高尚现在考到了我的初中,我只能说我们高中部还不如初中部呢,只有一个大佬是没考上101去的(她只报了101和我们初中)

 

但是无论遇到了什么事,希望我的本性不会改变。希望每个人都能既合群,又能保持本性,不忘初心,能记住美好的回忆,让那些烦心事在快乐中雪藏。

2人评论了“初心”

  1. 写作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比如这节课课前写作练习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在这个学期的写作中感觉写作还是自我探寻的过程,比如第一篇我的死亡就是在探寻自己心目中的死亡,而我的那片回忆录其实也是在自我探寻的过程。
    其实本来是不太喜欢写作的,因为语文作文每次分都不高(也是报这个课的原因之一),就莫得信心。但是咱们课程的限制比较少,自我探寻和回忆其实感觉还挺好的,写的时候感觉最有意思的是写梦的那次,主要是那次有好多创造还注入了我的许多理解。但是有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把想说的表现出来,就老是有长时间的发呆,比如回忆录的那次我真的想了好久才下笔,而且一开始也不知道写什么。
    技巧方面的话首先是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主要是缺乏细节和描写,就像我问的怎么提现人物性格一样,其实主要是因为我不太会抓细节,感官调动的不够好?
    还是缺乏练习,应该在生活中和未来的写作中多加练习。

  2. “写作还是自我探寻的过程”同意?
    回忆录的话,如果是生活中经常自省或者被过往经验萦绕的人,可能会更容易找到下笔的动力。不过,那也不一定意味着容易写:)
    关于细节和描写,一个是需要“行万里路”(多经历),另一个就是“读万卷书”~如果有阅读习惯,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会比较好。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