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终稿

作者自述:前阵子看了几篇文章,是这样的叙述方式,感觉很适合我去写球队。自己也觉得很有意思的方式,但不知道读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对于初稿,完全推翻了,这次写作,有话说了。写作按照了时间线,但感觉读着可能会模糊。

 

回忆录

——球队的大巴车

这群人中的每一个都是那么的不一样,在生活中一点也不沾边,所以只有在踢球的时候会聚在一起,但聚在一起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又会有无穷的话题。在她们中间我是话少的那个,总是听着她们在赛场上的位置安排和休息时讲自己遇到的各种搞笑的事或是一些玩笑话,然后和她们一同的大笑。

 

球队初印象

记得加入的第一次训练是放学的下午,我去的很早。我有点兴奋,也有点不好意思,所以怯怯地去找不认识的教练,问问我应该跟着做什么。到球框旁边,一个个子矮矮的学姐把球踩在脚下,和教练聊着天,另一个从跑道边飞跑过来,迅速的从球框中拿了一个球,然后好像注意到了我。

然后。然后,到球队,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比个子,和那个踩着球的学姐,然后听她们开玩笑。

训练的流程很连贯,她们好像都很熟,到了操场之后就拿足球,然后开始传球,等人多点了便开始敲圈遛猴。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玩敲圈,但开始后却对自己很懊恼。我发现她们的节奏很快,而且球稳稳的,很听话,贴着地面到接球人的脚下,圈内的两只“猴”也很“老练”,一个上抢,一个在后面大面积的封角度,等着出脚的人失误。我才知道我的技术漏洞没有底,我的每一脚球都不听话地飞起来,导致接球者很不方便;而且力量很弱,球速明显的慢,球经常就被截下来。一下子打击好大,没有想过我球技好烂。所幸还好,我体力不错,所以在圈中当猴还应付得过来。

 

教练

教练暴露在外的皮肤很黑,衣袖处明显的肤色差,一看绝对是常暴晒在阳光下。教练不是很高,完全不是国外足球运动员的身材,有些奇怪,一见面就能判断出是足球的教练,可能是因为足球给人下肢带来的特殊改造吧,和所有短距离爆发项目一样。

教练很逗,总是抓住每个人的笑点。开玩笑的时候没人能不笑,就连认真的总结我们的问题时,也总是让我很想笑,我硬是严肃,紧皱着眉,但偶尔还是会破功,笑出来。还好,教练并不因此批评。

但他严肃的时候挺可怕,到球队的第一场训练赛就把我批了一顿,也有可能当时年纪有点小,还很怕老师说,就把一切的说教归结于批评。我记得,第一场比赛我就补射进球了,原本想,整个训练糟糕的技术、糟糕的表现总算有一点彩了。可一下场,教练就把我们叫到他站的球框边,一个个的说场上问题,到了我,直接就是“球场上的机会不是等出来的是跑出来的……”其他的也记不清了,就感觉,这句话直接的扎到心里,剩下的模模糊糊。

当天晚上,回家一路上都心情复杂,妈妈开车接我,问我踢球高兴吗,我说高兴。然后自己就没有再说话,一直在难过自己的表现,又累又在想余下的很多作业,加上教练的训话,心态在崩溃的边缘。

 

队长

球队里,她年纪最大,大了我五届。所以在我入队后不久,她就毕业去美国念书了。我对她的了解不多,平时见她,不穿球服,不觉是会踢足球的,不是因为体型或是别的,因为她说话声音不是很大,不是很快,感觉很稳当,不像是喜欢这样身体冲撞的人。

她在球队里踢后腰,而且竟然同我喜欢一支足球队。她喜欢的球员是拉姆,说起来他俩的踢球风格真的有点像,都是球队里的组织者,没有花哨显眼的动作,但可以送出致命的传球。

她是我认识的人里唯一一个坐在汽车的后排还系安全带的人。

 

门锋——守门员

有关守门员,回忆有点多。门锋虽然是球队的守门员,但她常常想要踢前锋。在书院杯的赛场她甚至上演了梅开二度的好戏。

第一次见到门锋,是我在上体育课,在操场跑圈,看到球场里有女生在踢球,门锋在守门。我看的她穿的球衣,加上前几天球队其他学姐的描述,判断她是球队的守门员。

下了体育课,我跑过去找她询问,那时我还不怕尴尬,好像也没很常听尴尬一词。门锋看到一个陌生人提问,估计有点不明所以,感觉冷冷的回了我一句“是啊。”我不知道怎么把对话进行下去,“哦”了一声,跑开了。

后来,出去踢比赛,因为对手太强,整场都是我方后卫和门将的表演。我记得,一脚球从我头上飞过,力量好大,球速好快。我回头,看球越过后卫,往球门的左上脚飞。我想,这球又没了,估计又进了。门锋很神奇的一个侧身扑救,跳的很高,身子完全伸展,把球挡了出去。所以,这样无缘由的我被圈粉了。

门锋高三那年,几乎不出来踢球了,也很少看书院杯,记得只有决赛的时候她来了,给她的书院加油,和很多很多逃出预科来看比赛的备考生一起。

毕业后,门锋成了球赛的组织者,不厌其烦的联系场子,看大家的时间,所以才有了最近几次的球赛,或者准确的说是聚会。

 

用脑子踢球的队友

不是说其他人踢球不带脑子,只是她的球路和我们有时不太一样。在我的印象中她是球队里选择射门距离最远的人。我常听她说“那球早该打了。再带,后卫上来了,角度全没了。”

我听说过她的一脚奇怪进球,见识过一脚。好像她们夺冠的那届书院杯,其中有一场是她开出的边线球还是脚球,直接的挂角的向门去了,本来好像这样直接进不算得分,可偏偏门将扑球碰到了,还没扑出去,所以竟得分了。还有一球是校队训练,中场稍微靠前的边线球。她直接选择打门了,当时我踢后卫,球就在旁边飞过,我一回头,球已经进了,精准的左上角。

她毕业后,回学校,还和我们一起训练。她来的训练好不一样,我们直接打出了简单直接的配合,高效的进了好多球。她们毕业后,总感觉配合和有效传球少了,进攻的目的性弱了,往往的围在门前狂轰乱炸,都被另一方的铁桶阵挡出来。

 

小花——被我烦透的队友

连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被叫做小花。小花这外号好像蛮常见,而且往往的没什么特别缘由。

最开始见到小花应该是,等看明德舞蹈节表演的队里,我和小花都是为了去看门锋跳舞。当时还没在训练中见过小花,也不认得她,忘记和她有没有对话,可能有吧,因为觉得她有点凶。

入队的第二年,小花常来俱乐部,和我一样也是兴趣所致的蹭训。之后,和她一起出去踢球赛,看她的书院杯比赛,不过那都是很后来的事了。

偶然,和她熟络了,多是微信聊天。发现她好能聊而且打字速度好快。然后,就越来越熟,我发现和她在一起很开心,她大概是我认识的所有人里最爱笑的。

关于她,不知道要怎么写。

只有吧,和她一起踢球很开心,所以她高三那年的体育课,我总是空出时间跑过去。我记得很多她罚的任意球撞到门柱,和她的助攻、进球。我最喜欢自己的一粒进球,就是来自她的助攻。

初二放学,经常和她一起走去地铁站。最后一次应该是,书院杯闭幕式,她拿了MVP的小金人,还和她开玩笑说,签了名送给我。我希望有一天也可以和她踢的一样好,拿个小金人吧。

小花和我乘的地铁反向,我看她在两层玻璃门的那头,低头看着手机。她的车来了,她上了车,应该没有挥手,我还能透过窗看到她。

然后,我的车来了。

两辆车开走了。

 

瓜皮——一个励志故事

面对在足球里受挫的人,她总是讲她的励志故事。

瓜皮很高,刚开始踢球时,就像所有大个子球员给人的印象一样——不灵活。她开始时踢的很不好,从后卫去打了门将,估计内心很受挫吧。

后来,不知道是不是有段日子就没踢球了,再被招进球队,为了救急守门员的空缺,然后她竟一下奋发而起,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逆转。一段时间的苦练后,她的技术、速度、身体对抗都很棒,成了球队主力,也当了书院球队的队长。

书院球队里的队员都叫她瓜皮,因为她给自己理发(技术emmm欠佳),发型很像西瓜头。我觉得她很暖心,努力协调自己球队中她因为综合考虑没让上场的球员的情绪,经常自己也是很纠结。

可能是因为最初踢球给我印象是“笨手笨脚”,所以打破影响后,我觉得她踢的球最出其不意,球路奇奇怪怪,根本猜不透。敲圈遛猴时还经常脚后跟玩花样;边路过人时有时还把球挑起来,尤其对我,好像是在证明我个头矮。

和瓜皮的回忆大概就这些,她确实是我见过足球技术长进最快、最大的。

 

白菜——我的队长 (我的球队 和我)

去年书院杯,和白菜熟起来,因为去了她的队里。所以她是——我的队长。

说起来觉得自己的处事很不好,因为去年和她们一同踢球,很开心。她们每个人都很好,对书院很认真,对我也很好。我却背叛似的最后没有选择和她们继续一起踢球。我只能玩笑说,我“转会”了,为了最初的承诺和自己的热爱。但她们永远是最温暖的队友,她永远是我的队长,我现在仍然觉得很抱歉。

我的队长是个很直接的人。书院杯小组赛,我们的形势很艰难,她作为队长很急,晚上给我打微信语音。直接就说我踢球很独,赛场上不传球,想问我的看法,问我对于不传球的看法。我就和她讲我的看法,然后真的开始想我在赛场上对于球的每脚处理,我应该让球队的利益最大化,也应该是负责任的。

书院杯让我和她很迅速地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放学一起走去地铁站,平时一起练球、练配合,想战术。和她一起踢球的那段日子,我觉得是她的足球颠峰期,是我处理球方式的成长期,也是我踢球的低谷期。

我开始思考我踢球的问题,然后就真的觉得我带球太多了,像是一个人的足球,不是个球队,然后开始迷失,我要怎么踢球。

 

临别印象

记得最初看到她们的照片,那是在组队不久拍的吧,身穿着各样的衣服。最后,我不记得有没有一齐穿起队服训练。不过那个集体不必统一服饰才显出整体。

我记得我们一起穿起队服比赛。那是我最激动的事情,看着队服,觉得好漂亮;20号,嗯,不是最中意的,但是属于我的号码。

我们会训练到天黑了,操场的探照灯也灭了。夏天的傍晚也是凉凉的,没有了训练开始时的暑热。

在黑暗里,我看不清她们的眼睛,听见她们的喊话,“去看看,操场上还有没有没收的球”,“嘿,接球”,……

在黑暗中,和她们围圈,最温暖也最光亮。

队长一声,一二三

不是父母敕令时的一二三

我们一起 会一起喊加油

然后在黑暗中,找手机、开手电,互相借着光、换鞋,然后球队就分散了。

分散到各处了。

 

 

他们都是球队大巴中的客人,我也是,暂时的搭乘。只是我的终点距离远一些,所以有幸认识了这么多爱踢球的不一样的乘客。在这样一个没有书院杯的年份里,总是有些缺失,借着这样的机会,写一段回忆录。球队是这样的,在我眼中是这样的。

 

MK

1人评论了“回忆录(终稿”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