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能够记忆起来的事情,已经是发生过事情里面很少一部分的了。突然一想,最先想起来的就是我学书法的经历。这篇回忆录写了很多个我练习书法的第一次,这些和后面练习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
——————————————————————————————————————————————————
第一次感觉到书法就在我的身边,是小时候的一个好朋友,家长是书法老师,去他家玩耍的时候,能看见一张很大很大的桌子,朋友告诉我,这张巨大的桌子,是他父亲练习书法,进行创作的桌子。桌子上还有两个笔架,从大约直径一厘米的笔到直径六七厘米的毛笔,一字整齐的排放在笔架上。桌子上还摆放着一些书,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些书是字帖,只是看见书上底是黑的,字是白的,觉得很是新奇。墙上都是一些作品,我能认出来,是行书和草书。当时觉得书法很潇洒很帅气。
再长大一些,三四年级的时候,身边的小朋友都学习了“特长”,大多都是钢琴,唱歌,素描什么的。而我,选择了我从小觉得很帅气很潇洒的书法。这可难到我家长了,那是的书法课外班没有现在的多,但也不知道选哪个好。我的妈妈就去问了那位家长,他给推荐了一个老师,于是我妈妈就让我去了。
记得是一个夏天,我走进了老师的教室,正式的开始了书法学习。教室里面听不见什么嘈杂的声音,只有一个音响,在播放一些古筝的音乐。就算是在心烦的人走进也会变得心平气和,会忍不住放慢自己的动作。第一节课,老师带我认识了“文房四宝”,镇纸,“水滴”一些写字时候要用的物品。老师带着我看墙上的字,篆隶楷行草,都是老师的作品。老师让我在篆书隶书楷书之中选择一个,作为今后学习的书体。当时看见了曹全碑的隶书,很秀气圆润,自己很是喜欢,就选择了这种书体。我记得老师最先教了我写自己的名字。老师说:“你们学习书法,最需要的就是写好自己的名字,这是基础。”从名字开始练起,后面写笔画,练习简单的字老师写一个字头,我在旁边照着写。看着我自己写的歪歪扭扭的,再看看老师的,感受到了极大的差距,心中渐渐烦躁。下课前,老师点评的时候说,这需要多练习,就能写的好看。
在最开始的三个月中,老师每节课写三四个字,算是字头,我就看着老师的字模仿着写。笔画和基本的字都练习了,老师便让我开始临帖了。我的第一本字帖就是曹全碑。那时才解决了我小时候的那个疑惑,字帖都是石碑上的字,把石碑上的字拓印下来,那就是黑纸白字了。刚开始拿着字帖很是有兴趣,但当自己临帖的时候却不是那么有趣的事情了。要把字帖上的字放大,笔画结构也要按照字帖上的来。这个难度比之前就大了很多。我不知道怎么写,很紧张,整个字就放不开,格子很大,但我写的字只占到了格子的中间一小半,笔画也很虚。第一次临帖的过程很不顺利。
渐渐的,也到了年底了。这是我学书法之后过的第一个春节。老师让我们写春联。春联的红纸和宣纸不一样,笔在红纸上滑过会更加粗糙,不好写。红纸也不吸墨,墨蘸多了,会不好晾干,墨少了,会看不出来写的什么字。没有格子,只有烫金的翔龙图案。大小和左右都不好对齐。对于我而言,难度不知比临帖大了多少。现在宣纸上练习了很多遍之后,就开始在红纸上写。写完看自己写的春联,感觉和外面买的很不一样。可能没有外面的好看,却也有满满的成就感。那一年,从来不贴春联的妈妈,也把我写的春联和福字贴在了门上。
第二年的初春,我迎来了第一次比赛。在这之前,老师教我折纸,要留白,根据字数来叠格子。学习怎么落款,怎么盖章。老师也模拟考试,给我们出了一道题。但当我真到考试的时候,却感受到了考试的紧张。这跟我平常在学校的考试又是不一样的。我看了看身边的同学,深吸了一口气,平静一下心态。便去取了宣纸,开始了按照老师教的做。选择了四尺对裁的宣纸,上下留边,多留下两个格子要落款。看一个字写一个字,怕跳过一个字我就前功尽弃了。落完款,就剩下盖章了,看好正反,和落款大约有半个字的空格,小心的盖上了章,有拿废纸轻轻按了按,不让印泥蹭到纸上。把作品交上去的时候,看着自己的作品摆在前面,终于放松了下来。
这一次次的第一次,构成了我学习书法的难忘瞬间,现在回忆起来,很不一样。
我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能够想起来的事情并且也算是我回忆里很珍贵的一部分。我想写的就是回忆我和书法的经历,最开始想写的是这些年我学习书法的心态感情上的变化。其实我也没有找到一个清楚的主题表达出来。现在再看,我可能会想要表达在学习书法的这些念里面,书法教会了我什么。
写作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回忆那时候的我,想起懵懵懂懂的我,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我重新收获这些即将被我抛掷脑后的美好回忆。困难就是在于我并不知道我想要表达什么,写的没有重点。
满意在于我把事情描述出来了,bug就是没有想好表达的主题。
我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是对书法的喜爱和对学习书法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的怀念。让我产生共鸣的一段是模仿曹全碑的一段,我原来上书法课的时候也是这样把字放大就不会写了,但周围同学都写的很好,导致我一度认为是自己不适合,所以很遗憾的放弃了。不足的地方是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或者得与失不是很清晰,也许可以再多一些过渡或栗子
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学习书法的过程的喜爱与难忘。最后比赛的部分产生了共鸣,因为我虽然没有参加过书法的比赛,但是在在其他的领域的比赛中,我也会无论练习过多少次,最终都会非常紧张。不足应该是可以将自己准备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写出来?
感觉的出来书法对你来说真的很重要呢,可是感觉描写的有一点点平淡,愿意在多写一些遇到的趣事么,很生活很平常的就可以呀
“我可能会想要表达在学习书法的这些念里面,书法教会了我什么”同意?
我们参与的事情都在帮助塑造我们
学书法和学其他技能/课程比,对你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当初没有学书法,你还会是现在这个你吗?
作者想要表达的应该是自己与书法的经历。我没有练过书法,但是我觉得我对你这种执着认真的精神有一些共鸣,我小时候学下棋也是这样的。感觉可以把书法对你深层次的意义凸显出来作为主题
我也练习过书法,不过那对我来说是放松的快乐,以至于现今的字难看,一个人的执着是成就事情的必要条件,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