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妍——妍妍,该起床啦。”我一惊,脑子清醒了一半,不情愿地睁开眼睛,看到姥姥的脸。强烈的光线从阳台窗户射进来,我马上眯起了眼睛。脚下早已被踹开的毛巾被和怀中凉爽而有质感的荞麦皮枕头使得困意席卷而来,我迷迷糊糊地“嗯”了一声,把头转向另一侧。
“妍妍,第一天上幼儿园,可不能迟到呀。”姥姥声音好像有点着急。幼儿园!我脑子中有根弦突然被拨动了,满脑子都是“上幼儿园”和“睡觉”在相互对抗着,口齿不清地嘟囔了一句“我不想上幼儿园”。
半小时后,我被姥姥套上衣服,半领半拽着出了家门。我把右手举到肩膀高度,紧紧攥着她的左手食指。姥姥说爸爸妈妈都出差了,好几天之后才能回来。我环顾四周,都是些不认识的人,现在这个世界我只认识姥姥,但姥姥要把我送到幼儿园去。幼儿园里的人,我也一个都不认识。我感到害怕,于是站住不走了。
姥姥往前迈了两步,发现我不动了,转身蹲下来。现在我跟姥姥一样高了。她问怎么了,我说我不想上幼儿园。她又跟我重复什么第一天上幼儿园,不能晚。我看看左右,心里没底,觉得好孤独啊,突然鼻子很酸,眼泪随着“啊——”的一声喊叫就出来了。
姥姥半气半哄地把我抱起来,我坐在姥姥的胳膊上继续哭。
“到底怎么了嘛。”姥姥问我。
“我不要去幼儿园”,间隔着带着哭腔的吸气,“爸爸妈妈不在,我又没朋友……”
视野从行人们的大腿上升至肩膀,但我毫不在意眼前的变化,只想用哭喊发泄自己的恐惧。我用力挥舞着手臂,希望姥姥能抱我回家,可是姥姥什么也没说,反而更快地往前走。
到幼儿园大门的拐角处,我心里越来越慌。还有几秒我就要被送进幼儿园了,送进我一个人也不认识的陌生的地方。我好害怕呀!什么也顾不上了,我伸出双手扒住幼儿园的铁门。姥姥把我往下拽,往下扯,可是我就不撒手,铁门哐啷哐啷地响着。手掌感受到铁凉丝丝的,十指攥得生疼。我把所有的恐惧都交付给了眼泪和大喊大叫。
“妍妍不准哭了!再这样我找老师来了!”透过喊叫声我听到姥姥严厉的口吻。
老师?老师!姥姥说她要找老师!我的下一声呼喊不及发出就突然卡在喉咙里,只剩下急促而不规律的呼吸。我无力地放下扒住铁门的手,脸和手因为哭喊而感到发麻。姥姥把我放下来。
门里面一个阿姨走过来,蹲下安慰我别哭,然后牵起我的手,带我走了进去。我没有回头。
2006年9月1日 周五 晴
今天是妍妍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日子,不过从一开始就并不算太顺利。
早上七点半我去叫她起床。昨天夜里起来给她盖上的被子又被踹开了,怀里的枕头倒是一直抱着。我叫到第三回时,她终于有了点反应,小眼睛眯成一条缝,蹬了两脚被子,把枕头搂得更紧些,翻了个身背对着我。
我有些恼了,如果第一天上幼儿园就迟到,算什么样子。
“妍妍,第一天去幼儿园,可不能迟到呀!”她的小嘴动了动,模糊而拖沓地说了一句“我不想去幼儿园”。
今天早起确实让妍妍不太舒服,但日后得天天这样呢。
无论如何,半小时后我们出发了。今天她的小手把我的食指攥得格外紧。我当时还想呢,兴许是有点紧张吧,不碍事的。
走到一半,我忽然感到她往后拽我,转身发现她止步不前。我问她怎么了,她又重复了一遍:“我不想上幼儿园。”我想,大概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个过程,于是我搬出不能迟到的道理又说了一遍。谁知她短促而用力地吸了两下鼻子,突然哇的一下放声大哭,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之前在家从没见过她哭成这样,我想,兴许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缘故吧。
我抱起她,一股脑往前走。她在我怀里抖动着,鞋使劲揣我新买的衣服,双手好几次打到我脸上。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总得把她送到幼儿园。
终于走在幼儿园门口,我松了口气,总算到了,把她交给老师就好了。她突然猛地扒住铁门,拽得我一个趔趄。我连忙“嘘”让她安静下来,但她没听见一样不管不顾。我试图把她扽下来,但她抓得太紧了,我又怕伤着。
街上的人都往这边看,呵,现在想起来可真尴尬。
真没招了,我只能试着说:“再哭我叫老师来了啊。”
出人意料的是,妍妍突然不哭了,只是断断续续地啜泣着。她的小手无力地耷拉下来,垂在我的后背上。我没想到这句话竟然这么管用。
我的心一下子软了。我不知道妍妍从哪得知的“老师”的概念,或许对老师的畏惧是小孩子的本能和天性。她好像认清楚她必须上幼儿园,突然明白无论自己如何哭闹都必须做出这样的选择,意识到她必须在这一条路上走下去,于是平静下来,一声不吭。
我突然很心疼。想起她路上说自己“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又没有朋友”,想来也真是难为她了。
幼儿园里头走出来一位年轻老师,二十几岁样子。我感到不好意思,连忙赔个笑。那老师也微笑着向我点了一下头,俯身去安慰妍妍。
我看着她被幼儿园老师领进楼门,没有回头。
希望妍妍接下来在幼儿园顺顺利利的,能交到好多朋友。
今晚妍妍估计是累了,睡得挺香,希望别踹被子。现在快2点了,我也该去睡了。
萍
作者按:我在幼儿园的三年都是姥姥接送。幼儿园那点事儿后来好几次被姥姥和父母拿来当作津津乐道的谈资,尤其是我在第一天的“反抗”,我也由此得知了些许当年的“盛况”。我想我这经历实在是很奇特的,也实在是该记下来的。
我和姥姥的视角完全不同,我也试着把自己置身于幼年和姥姥的位置看事情。姥姥有深夜写日记的习惯,所以下篇我用日记的方式呈现。
描写很形象,我家原来离幼儿园很近,上小学时每天路过那里,都会看到这样的剧情在上演,表现形式也特别,有童趣!有亲情!有爱!
对称性很强,每个细节都有对比,而且两方也都有细节上的不同,生动且细致地将姥姥和“我”的心态和动作体现出来了,并展示出了两个行为方式背后的成年人和小孩子的价值观。现在看体会和小时候真的不一样,更能理解姥姥对“我”的爱了。
每个时代大人吓小孩子的东西都不一样但是老师一直都很好用,就跟老师说请家长一样哈哈哈。
细节很多,描写也很生动,看来这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姥姥和你看见的是同样的事,想的却是不一样的事,把小孩与大人的思想进行了对比。
从两个视角看到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又彼此有着照应,小小的孩子只能看自己所看想自己所想,姥姥要考虑的事却多得多。小孩子的心理写得十分真实生动,姥姥的心理感觉也很贴切。
老师简直是吓唬小孩万金油了,心疼妍妍小小年纪就懂得害怕老师了
二十几岁的老师加“阿姨”搁现在可是要遭到毒打的哈哈哈哈哈
山精倒是觉得两个视角不用一一对应。或许姥姥一路上也在间或想着午饭、买菜……妍妍也在想着路边的花、新皮鞋硌脚……
讲述上有在注意细节,比如“视野从行人们的大腿上升至肩膀”考虑到了小朋友的生理视角✌️ 还有,那个结尾“我没有回头”,短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