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和它的物件与草木

作者按:这房子是我出生时候入住的,我年龄有多大,它就有多大岁数。今日一思忖,才发觉原来这些物件都已有这么多年岁,原来每盆花草都有自己的历史。

阳台的窗户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是要从底部推开的,当然还少不了可以上下移动的纱窗。窗框是富有年代感的蓝色,白色的天花板边角处有些裂痕和灰黑,中间镶着一盏废弃多年近乎被遗忘的灯。

左边有个比较大的“古老”的折叠式晾衣架,总是有五颜六色的衣服,挂在比它们更花哨的小衣架上,旁边靠着一个几年没用过的铁梯子。这两样东西在阳台都有十几年,称得上老物件了。儿时我喜欢跑上跑下,或者爬到晾衣杆上去,直到奶奶怕我摔下来而禁止才算尽兴。

阳台的三面都是玻璃窗户,被蓝色的十字形窗框分成几大块。沿着窗户底下有一圈窄窄的小平台,小时候我喜欢坐在上面,但现在对我来说太矮了。

阳台上有两把比较低的椅子,靠背和扶手形成半圆形,垫着颇为素雅的靠枕。上个寒假的一个下午,我坐在那里花了几小时读完一本英语书的最后几章,阳光晒在身上,配上一杯茶或柠檬水或随便什么的,真是惬意和闲适。但大多数情况下,这椅子常常属于奶奶和妈妈,我呢,只有呆在屋里学习的份。

阳台最右边是一棵叶片很大的巴西木,似乎很早就长到了屋顶那么高。不知道如果没有天花板,它会不会继续长出去。

有一棵奶奶养了多年的茶花树,每年花开的时候,奶奶就兴奋地拍照片发到群里,虽然她总是对不上焦。

大概五六岁的时候买了一只乌龟,我总是把它拿出来放在阳台地上看它爬。有一次不知怎么的爬进了花盆与枝干的缝隙,任我们怎样寻找,从此销声匿迹,再无着落。我一度怀疑它是从窗户掉下去了,但至今还是未解之谜。那时候实在是太小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家长把我糊弄过去了。

记得几年前带回了南方老家的两株兰草,很是娇贵,触碰修长的叶子久一点都可能让它局部变黑。从湖南到北京的颠簸运输,加上京城的气候,一株兰草因水土不服干枯了,但另一株在阳台上长得更大了,每年都开花呢。

对了,奶奶种着一盆火龙果,大概是哪次从水果摊买来火龙果,一时兴起种下黑籽的。奶奶一直对其关爱有加,叶片确实日渐肥厚,只是不知猴年马月能结出小火龙果来。

葱姜蒜、绿豆黄豆,经常会被奶奶从厨房“搬家”到阳台种下,几周后再在餐桌上被奶奶极力推荐给我们。还有好几棵植物,叶子宽窄大小薄厚各有不同,有的枝干带刺,有的细小的藤曼攀着插在土里的筷子旋绕向上。这么多次见,我还是叫不出名字。

小时候好像对喷壶总是很感兴趣,经常不知疲倦地接水、洒水,接水、再洒水,颇为自得其乐,知道奶奶边说着别把植物泡坏了,边从我手中把喷壶抢过去。

嘿,乐趣总是比物质重要的嘛。

5人评论了“阳台和它的物件与草木”

  1. 又是盆栽,又是梯子、晾衣架,感觉阳台好拥挤的样子。
    你似乎很喜欢待在阳台,几乎跟每个物件或绿植都有过互动,观察也很仔细。

  2. 通过你在阳台和各种物件的玩耍中可以体现出来一个小孩对世界的好奇与好动。你对阳台的好多细节记忆得都好清晰啊,把那些有乐趣的事情都展现出来了。

  3. 蓝色窗框爱了(不管是哪一种蓝!)它在我对你家阳台的印象勾勒中占了重要的分量。
    看完隐隐感觉奶奶是家中的女将军,把一方水土掌控得井井有条。

  4. 以及这题目,让我想到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赞这个题目,偏重结构,看似琐碎,跟文章的行文和内容很呼应?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