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阐述:这次写作我不知道要怎么开头,写出来的句子感觉干巴巴的,没有逻辑,可能是因为感受一下子涌了出来,不知道要怎么描述。
- 放松:那是一个冬天,我洗完澡,把头发吹干躺在床上,打开空调。可以闻到家里特有的味道,我喜欢洗完澡头发干燥的感觉,我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感到很放松,全身都很舒适。
- 紧张:到了高中,要跑1500,每一次跑步之前,我都会感到十分紧张,因为我在跑步上比较拿手,有好胜心,所以我总是会担心我会跑到最后几名。跑之前,我感到腿上发软,感到有些痒痒的,使不上劲。全身都在出冷汗,有风吹过,我甚至会发抖。
- 喜欢的运动:我最喜欢压腿,压腿的过程中会有些疼,但过了那个劲之后,会感到腿上的筋被撑开了,有些痒痒的,很舒服。
- 疼痛:在教室里,空调的冷风一下一下的吹过我的头顶,脑袋里面像有一个电钻,一下一下的钻着我的脑袋,很疼。晚自习没人说话,我只能独自忍受着疼痛,看着眼前堆成山的作业,头更痛了。
- 生病:我在家里的床上,窝在厚重的被子里,感到很热,但身上出的却是冷汗,我迷迷糊糊的吃着母亲给我的退烧药,床头摆着父亲到的热水,我还挺喜欢被照顾的。
- 奇妙:记得初中时,我摔破了腿,医务室老师有事,我的班主任就把我带到她的办公室,亲自给我抹药,老师拿着镊子,轻轻抹在我的伤口上,有一瞬间,身体里不仅感到有疼痛,好像有一股水流在体内流淌,很奇妙,可能是我感觉到了老师对我的关心。
故事: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反正我是这样的——一听到音乐就想跳舞。
只要音乐一响起来,我身上的肌肉就像被控制了一样,情不自禁的舞动起来。
我很喜欢跳舞时候的感觉,感觉很放松,很舒服。尤其是按照音乐鼓点律动,踩在鼓点上的感觉很好。
跳舞时我会感受到这首歌的情感。我喜欢边哼歌边跳舞,让全身都动起来。
原初的感受往往是“非逻辑‘的,它的可贵之处也在于此。
严密的逻辑,是需要大量感受作为基础,然后经过思考提炼(从具体到抽象)。
”句子干巴巴“因为是干货鸭??没有修饰,是很朴素的感受。
当然,干货也可以生动耐读。那就需要更多细节。栗子:“好像有一股水流在体内流淌,很奇妙”这种就很好。我阅读时会努力去感受你的感受。
相比之下,故事就基本是概括。因为不是“某一次”,所以没有时间、地点、是什么音乐、你怎么舞动、心情如何……给人的感觉就比较浅。不是思想肤浅辣个浅。而是印象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