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森林 场景写作

 

未成年影子的低语

“我”从未如此切实地触摸到过颜色。它甚至浓烈到和空间的概念搅碎在一起了。鲜艳的朱红色如同葡萄酒中的阳光一般,炽热得有些发烫。一路向着穹顶淌去,直到它渗透进洒满了细砂的群青当中。我沿着其间的缝隙慢朔,又被叶片折射的光挡在外边。那是巨大的壁垒,雪白地像一个个岛屿,耸立在无光的海洋当中。“我”知道,它的内部会是我们的,我们的避难所。

 

原住民提拉的日记

 第一百零二篇

今天的天气非常的好,阳光如常地照在干枯的落叶上。我的脚随着我的移动,发出清脆的声响。我的金色还是非常的漂亮,我的剑也是一如既往地锋利。但我还是擦拭了它。除了我和另外三个人以外,其他同胞今天都在睡觉。他们分别负责建造、维修、和采集。我负责巡逻。从大殿中出来以后,我一共驱逐了十只白鹿鹤、三只翼狮、二十三只小动物和一只鼠雀。我没有在其中找到上次偷吃果子的那只。但它一定吃了。不然还有谁会让果子变得那么干瘪呢?

 

(两页纸夹层间的话)

我不想提这些琐事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记录这件事。但不能让其他同胞看见。提拉,你不能让其他的同胞看见它,这样的经历只能是你的。你是清醒的。

(一串串划痕,辨别不出内容)

今天那位“魔法师”又来了。我遇到他的时候他在第三十七个殿前转来转去,敲敲打打。我把他带到了第十九个居所,给了他一些果实,各类都有一点。他像那些动物一样,把果实都磨碎了搁到他的身体里面,美其名曰“进食”。我发现他又有些不同。他眼角的那道疤痕消失了,眼睛也变成了绿色。但和他之前把外壳变得皱巴巴的那次相比,这次的变化不是很大。他又忘记了他之前来说过的事。却还是叫我“圣人”。他记得我吗?“魔法师”有点笨。他不厌其烦地又问我那些问题,我也还是说我不知道。之后我又问了他关于上次说过的“眼睛”、“崇拜”的这些话题,他也一一说给我听。(一团黑色的笔迹,辨认不清)

我还是将这件事写下来吧。接下来,“魔法师”又问我关于外面的世界的事。但他的话又和以前不同了。他又说外面的世界比我所居住的地方要美好很多,有“城市”、“酒”、“鞋匠”、“女人”这些新奇的东西。他一定是知道我的生活有些无聊。这点上他真的很不错。上次我问了他以后,他虽然用那些“神圣”、“珍惜”这样的话对付我,但他肯定还是认真地为我想了的。他还说,如果要出去,那就需要用很多树枝来和他换。这让我有些犹豫。这算是破坏吗?明明守护这里是他最先教我们的。但现在他已经破了例了,我也实在是想见见那些新东西。。。这件事不能让同胞们知道。

 

“魔法师”总对我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要求。有时我不知道他究竟是在对我说,还是在对他认识的另一个人说。我今天对他说,他是我的“父亲”,他立刻就发着抖打断了我。

(整张纸的最下角,小字)

 

我看见我金色的剑尖切下了那一小段树根,赤红的血液从其中流出,顺着我的剑滴落在我的手上,树根掉在树叶间的一片阴影中。陌生,冰冷。

 

旅人魔法师的叙事

(纸页发黄,用墨绿色的笔迹书写)

那是天堂!

今天,顺着鼠雀的地下王国的道路,本人找到了记载中的地点,红森林。那是一片巨大的区域,树木的树干是深红色,至少有三百丈高。叶子是白色的,落到地上以后会变红。各类新奇的生物在树枝间活动。但它们的活动也如此庄严肃穆!那是多么美丽的生物。从羽毛到鹿角都发着微光。

本人在其中还遇到了一种雕像一样的人。那是圣人的面孔。他们友善好客,提供了一种白色的果实,非常的甜,有些黏腻。这些人不需要进食、不需要繁殖,也不记得任何圣人的事迹。到天堂其实是一种返璞归真吧?本人回答了他们的问题,但本人不确定他们是否该接触凡俗的概念。树木的枝杈如同记载的一样,是做魔杖的最好的材料。因此,防止居心叵测的人接近这里仍旧是必须的。本人向质朴的圣人们表达了希望他们守护此地的意愿。望后人也遵守此道。

 

P.S 知道天堂不需要进食以后,就突然有些想念故乡的火鸡腿了。

 

 

冰川中天使的祈祷

 神啊!可以原谅我吗?

 

我割下了我的翅膀,但我的羽毛变成了雪白的落叶。

我掏出了我的心脏,但我的血液化作了赤红的枝干。

 

我糅合一只只走兽来温暖,

我雕出一个个形象来守护。

 

这片骨肉所种出的森林之所以生长,是因为您的圣灵在其中祝福。

这座生命所架构的殿堂之所以矗立,是因为您的力量在其中加持。

 

可我的躯体依旧如同寒冰,

可我的皮肤仍是覆满霜雪。

 

每日我的瞳孔映出的是无数鲜花的凋谢。

每日我的足尖触碰的是亿万居民的亡魂。

 

茫茫的大雪中连羽翼都无法疼痛,

皑皑的冰川中连心脏都失去悲伤

 

神啊!可以原谅我吗?

 

8人评论了“红森林 场景写作”

  1. (故事逻辑) 是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红森林的状态和变迁。
    按时间顺序排应该是祈祷-叙事-日记-低语
    也就是说,祈祷中天使(可以说是)创造了红森林和其中的各类生物。
    后来它被一个冒险的魔法师发现并记录在了自己的笔记本里。当做给后代的遗产。
    然后一代代的魔法师都会尝试寻找红森林,找到后都会与其中的雕塑人进行对话。
    这里叙事中的记录就是其中的一个魔法师留下的。
    叙事中这个人的孙子(也是一个魔法师)贪图红森林的有神奇功能的树木,自己却又砍不下来,就哄骗拿着金剑的雕塑人去砍。而雕塑人提拉也这么做了。他对魔法师抱有信任是因为他并没有“生死”的概念,每次沉睡的时间也很长。所以他将一代代的魔法师误认为是同一个人(这也是魔法师外貌变化的原因)。提拉之所以在日记中记录很多日常“擦剑”、“找偷吃果子的鼠雀”其实是为了掩盖他砍树的罪行。他砍下的那根树枝上的影子就是低语一部分的叙述者。

  2. 作者阐述
    这个场景其实是一个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构思的大作品中的一部分。而且比较靠后,所以玄(中)幻(二)的成分会多一些。
    本身那部作品的主角是影子。冰川中的天使也是比较重要的人物。这里的主角是提拉。
    大概就是想描述一下这样的一个永生的森林中的人物状态。雕塑人们虽然有“圣人”的外表,被魔法师当作崇拜,但是他们其实一无所知,一切的语言、概念都是由魔法师和鼠雀们赋予的(也就相当于大部分成分都是这些东西做的)。所以他们的内心也会有黑暗的部分。这也是“提拉”身上正表现出来,也即将在更多的雕塑人身上表现出来的。
    “那是巨大的壁垒,雪白地像一个个岛屿,耸立在无光的海洋当中。“我”知道,它的内部会是我们的,我们的避难所。” 算是对白色的叶子的抱怨,也是对红森林的古往今来的总述。
    aaa真的好中二。。。

  3. 啊啊啊啊好高大上!影子的低语很强诶,因为看不懂,还有天使的祈祷听起来很惨,为啥要祈求原谅。以及提拉他有点。。。健忘。

      1. 我想他们采集果子是为了招待客人(但目前应该只有魔法师一个人)。驱逐其他宝宝是因为魔法师开始给出的价值观和某种领地意识(?)

    1. 谢谢小可爱!(雾)
      很高兴你也get到天使很惨(大雾)其实他很惨的原因我目前也不太清楚。因为是还没太成型的另一个故事的人物。。。
      提拉他不是健忘。他只是无法区别不同的人(因为对他来说都是同样的物种,他也没有生死的概念)。就像我们每天早上都在窗前看到一只鸟,却没有在其他地方看到过,自然就会认为每天的鸟是同一只一样。cla!

  4. 其中的美把我摄住了
    那种你的作品一直带有的(从13种方式到倾听大作品)的闪光、璀璨、细部极其精确的美。
    赞美这样一种想象的方式,自由而美~~丝毫不觉中二。
    不过,好的故事不应该还需要这么多额外解释的。故事内部应该能够自圆其说。
    这种用不同文本形式互相呼应、制造张力的方式好棒!创写课还有一只学姐也善于这么做,她的文本呼应会做得更学术,她叫毛欣然。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