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想要镜子,于是他凝视,他的世界从此变得好看了。
小廷是个小神仙,他生活在云彩上。
但小廷不是一个很厉害的神仙。他在仙界既没有父母亲戚的背景,又没有强大的法力。从他有意识开始,他就在仙界最西南角的一片大云彩里过着一个人的生活。神仙不需要吃食也不需要睡眠,太阳东升西落,每天似乎没什么事情要干,因此小廷总是很无聊。
大云彩里有一些仙界的话本,里面讲了仙界和人界的事情。小廷把它们翻来覆去看了上千遍。话本里的仙界跟他每天待的大云朵似乎没多大区别,但人界就不一样了。各种花草树木、鸟兽鱼虫、还有情感丰富的凡人们,看起来特别有趣。最开始,小廷只是揪一点绵软的云朵捏成话本里形容的花草树木的样子,自己和自己玩。可是这么玩了百十年早就腻了。云朵捏出来的东西都是一个颜色一个触感,特别不真实。于是后来,小廷很想自己去人间看一看。
可是去人间好难。偶尔来巡逻的天兵小哥告诉他,去人间不但得有足够的法力护自己于分界线中的狂风暴雨中周全,还得有玉帝大人亲自给出的令牌——要知道这年头人仙关系紧张,一个搞不好就容易发生毁灭凡人价值观的事故。
某次小廷实在太无聊,第1387遍翻看《人间名器大全》时,注意到了一种名为“通天鉴地镜”的神奇宝贝。说它是宝贝不太对,它其实是一种锻炼方法。以仙界基石——云彩作引,选取一片特定云彩,聚精会神地连续凝视个九九八十一天,便可拥有一双可以上观宇宙、下入地心的眼睛。那眼睛就像一面大镜子一样,可以反射出世间万物的样子。但是这秘法用处不大,修炼成功后只能看不能听、不能插手看到的事情也不能改变看到的东西。
小廷歪歪头思考了一下。这锻炼条件对于凡人来说难于上青天,得到的成果又如同鸡肋。可小廷自己就在青天上,八十一天对于百十年的无聊时光来说算不上什么。况且那可是人间,万千美丽景色、江河湖海汇聚的人间啊!
心动不如行动。小廷决定试一试这个通天鉴地镜。于是他选择了大云朵最最顶端的一小团,按照话本上的指示把它揉搓成一个圆球,摆到了面前,双眼紧紧盯着它。
长时间机械地做同一件事情,小廷的思绪容易飘到各种各样的地方。他没见过的事情可多啦。不仅是整个人间,他甚至还没有见过自己的样子——他的鼻子挺拔吗?嘴唇是什么颜色?眼睛又是什么颜色?眼睫毛长什么样子,眉毛又是什么形状?所有的这些,他全都不清楚。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廷对通天鉴地镜的期待也在日渐增长。
终于,九九八十一天到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片云彩突然被仙界五彩的光灼烧出了一个大洞,洞中黑漆漆一片,什么都没有。可是光是从哪里来的呢?小廷左看看右看看,想要找到神光的来源。谁知小廷长时间看哪,哪就出现洞。一时间大云朵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黑窟窿。原来“通天鉴地镜”练就的是小廷的眼睛!小廷心里想着自己的眼睛长什么样子,立马就看到了自己的眼睛——和他原本的样子没什么变化,但像是罩上了一层晶莹剔透的玻璃窗一样,里面关着的是闪闪发光的星河。
小廷又想到了他住的地方,于是他看到了整个大云朵:和他想象的一样,是洁白绵软、大团大团的。他还想到了整个仙界:原来他住的是一个小小角落,离大部分神仙们住的地方有十万八千里远。那边金碧辉煌仙雾缭绕,还有漂亮小仙女在吹拉弹唱……小廷咽了咽口水。
最最重要的是,小廷看到了人间。他看到大片嫩绿色与深绿色相间的森林,看到庄严肃穆单色调的沙漠;他看到视野范围内一望无际的海洋,看到田间汩汩小溪;看到波光粼粼的锦鲤在水中摆尾,看到成群结队的火烈鸟在跳求欢舞。他还看到了凡人。他看到小男孩追着小女孩扯她辫子,看到老爷爷老奶奶互相搀扶着走在夕阳下;看到一身黑色的男人对一袭雪白的女人打开一个小盒子,盒子里射出的光芒让他不禁眯了眯眼;看到躺在病床上、面色惨白的女孩正读着书,膝盖上卧着酣睡的猫咪。
他的世界从此以后变好看了。
作者阐述:刚刚拿到这几个词的时候还是比较懵,因为组合在一起看局限性还挺大的。总之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大概也许说出了小神仙的欲望是怎样的,不知道对于读者来说好不好理解。。
故事是完整顺下来了,但似乎有些“顺拐”,黄桃酱觉得吗?
想要…… 就得到了,读(山)者(精)看到最后不禁想问:那又怎么样呢?结尾有种“未完”的赶脚。
补充:这三个词的展开,是在表述一个人的动机-行动-结果之间的“微妙”呼应~从中让我们理解一些关于人事的思考(主旨)。如果这个呼应是如此的直白,也就是说动机驱动行为-然后就顺理成章得到结果,故事欠缺张力,那么给人思考的空间也就没有什么了。也就是“微妙”那层的深度就被剥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