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习作 修改版

白鳞,1997年1月1日出生,到今天已经21岁了,他出生的那一天,正值元旦,他是家里希望的出生,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个新出生的小生命上…..

世事不由人,21个年头了,上天也从未对他播下一粒希望的种子,唯一的一件事,就是他来到了中国的首都——北京,自从从铁道中学毕业后,同学们有的还是回家耕地,有的是无所事事,有的去到了不同的地区,极少数的继续上学,白林和他的好朋友王博,一起来到了北平之城。在这里,他们的生活却也变得更加的艰难。学识少,有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满怀希望的他们本以为这个这所称城市也会理所应当的接受它们,但是……每天在城市中来回奔波,各处询问,都没能找到适合他自己的工作,他能干的工作也很少,只有买水果什么的……

那天就是他的生日,他自己拿招聘的海报做了一个纸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闭着眼睛,自己对自己许下一个愿望,希望可以找到一份新的工作。

也大概正是他的这个愿望,让他在不久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他们可以上岗的工作—在公交车上当乘务员。

至于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份工作……也许正是后面发生的那些种种对社会每个人的责任心而使吧。这份工作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看的观点也不同,且说白鳞,他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在这里,干的出色,可以保障每一位乘客的安全。

第一天上岗的他,激动地很早就起了床。穿戴好一切,挂上腰包,戴上帽子,再一次看好所有的准则要点,面对着镜子,看着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吃一顿饭了,脸庞的颧骨已经很明显地露了出来,为了保持精气神,刚刚挂了胡子,剪了头发,显示出了一大股精气神。他又重新说了一遍应该说的话,给自己一个坚定的眼神,"你一定能做到最好的,加油!"

来到公交总站,他们一个接着一个的上了不同的车辆,开始迎接新的一份工作。他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标准的站立位置,又紧张地念了一遍该说的话,等待着第一批乘客的到来。

"欢迎乘坐86路无人售票车,请您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不要忘记刷卡。"接着,走到车厢后部,看看后部又没有安全隐患。就这么不断地,在每一站重复着……我见到他时,已不知是他哪一天的工作,也或许是教我根本看不出来,不管是刚任职,还是有数月之余,他都一点都不厌烦,认真地完成着工作。

他的手握住那冰凉的柱子,站在狭小的空间里,双腿调整了调整位置,绷直地站在那一片小地方,眼睛直视着前方,偶尔会调整一下衣饰,摸一摸腰边跨的喷雾剂。然后就那么笔直地站着……

但那眼神中的光,对生活的渴望,内心的那一把还没有被吹灭的火,都在他的一举一动中,散发着光芒。

他重复不断地做着工作,终究保持着那份初心。他真的不厌烦吗?也许并不是,但是,永远保持初心不正是最重要的吗。

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他回到宿舍,爬上那个冰冷但又充满希望、温暖的床,开始记录一天的生活……

随即进入了梦乡……

又开始新的一天……

2人评论了“人物习作 修改版”

  1. 作者阐述:因为当时见到这个乘务员已经是好几个月前了,但是因为他的独特,我记得很深。后来前几天在地铁上时,又看到了一个乘务员,一下子就联想起了他,感觉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平常的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不如意的人。

  2. 1、关于人物为什么这么在意这份工作,作者在故事中跳出来给了一些解释。但是,因为看不到人物自身的动机,这还是会让人感到有些空洞~白鳞为什么会有社会责任感呢(大多数人在社会中的基本目标是生存以及保全自我,对他人和全社会的责任感可以算是一种品质了吧)?
    2、有社会责任感这种精神方面的品质,需要用具体情节去展示,会比作者直接解释一波更有说服力。比如,去写他帮助老人被讹(为了他人利益,损失自己的利益)、或者女朋友让他换工作但他为了这种责任感不换结果女朋友走掉了…… 需要发生一些事,把人物放到事件里去考验他。所谓“空口无凭”。
    3、以及,第三人称的作品中突然跳出“我”,会让人感到有一点突兀。第三人称是所谓“上帝视角”。如果是第三人称讲述里出现了第一人称,那需要让读者知道这个“我”是哪儿来的、是旁观者还是什么人。如果是第一人称讲述,那么“我”为什么会知道白鳞的过去就会成问题。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