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称:琼斯镇(jonestown)
2、地理位置:奎亚那国西北部的农村
丛林地带
3、大致面积:3800英亩
学校(小学)占地11.53英亩
4、存在的时间/历史沿革
(人类世界)
1974年建立,由教徒集体开发。
1978年11月18日,琼斯镇及其附近凯土马港的飞机跑道以及圭亚那首都乔治敦合共918人死亡。
此后无人居住至今
5、建筑特色
没有任何通讯设备,学校建材主要为木质,是村里次于教堂外最好的建筑
整个镇子的路面为土地,没有地砖。
民居为木房,较破旧
有许多丛林
6、内部格局
村落集中在镇子的两头
教堂在中间
学校在教堂旁边
学校:大厅占据两楼高度,为整个镇子最高建筑
可以从西侧的小门进入大厅,一路往下到第一层(第一层有部分在地面下方)
大厅旁有各种小教室,非常破旧。
大厅被三面包围,是木栏杆,非常高,像马戏团关大象的很坚固的木栅栏。唯一一面只有一个小木门可以进去。里面非常空,地面是木地板。
门旁边有楼梯可以上到2楼,身高1米4的人在二楼刚好可以探出去头,栏杆到那个位置为止。
大厅地板上有涂鸦,是畸形的十字架,在地面画了很多。
7、文化
全村人为人民圣殿教信徒
人民公社性质
8、出没的人(居民、职员、其他……)
黑人 农民 有历史原因造成的长久的内心的自卑性
黑人孩童 学生 在被洗脑的环境下长大
琼斯 白人 “慈悲”的领导者
琼斯的孩子 任意和女教徒进行性行为生下的孩子
(自然界)
5、地貌/地质构成
丛林平原
土地贫瘠,应该是黄土(无法考证),坚实,不方便种植部分作物
离水源较远,土地构成难以挖深,不易挖出水源。
6、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7、季节性变化
湿热为主
降水多
冬天不会很冷
夏天极其闷热
8、植被 动物 习性
绿色植被丰富,野生动物较多,无攻击人习惯
9、发生过的大事
1978琼斯镇惨案
10、它外部世界的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地理……)
美国对于黑人的歧视在好转,但仍存在此类现象
奎亚那整体经济较落后,丛林开发量较少
奎亚那那时为社会主义制度
11、其他
1.琼斯获得过马丁路德金奖
2.琼斯获得信徒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呼吁”黑人白人平等,已达到洗脑的目的。
3.案死亡人数说法不一,约莫在915人附近。仅有4人生还。(第一张为实景)
曾经把来访议员炸死,但故意放走了一些人。
4.要场景细节参考《逃生2》,改编自惨案的恐怖游戏(第二张)
酷~但感觉这个场景的功用性已经很清楚了(因为有实际发生的惨案),给创作留下的想象空间不太大?
不会……吧?因为学校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整个惨案甚至说那个村子,多半没有学校……但还是很好奇那里的孩子们的想法生活,所以这是我自己加的?
但那儿的建筑风格估计差不多,我还是觉得孩子们一定有一个就算不是学习啊也要被洗脑的地方,所以就设定为学校了。
注意:惨案生还者仅有四人,两名年轻男性与两名老人,其余全部死亡。
杰西卡
距离惨案发生还有20个小时。
“主啊,我渴求从明天起,能过上富足的生活。”在仅有她一人的教堂里,卡拉跪在地上,双手合十,虔诚地说道。她面前的圣母像上有血的污渍。
“卡拉,你已经旷掉萨拉老师的两节课了。”突然被拍了一巴掌,卡拉回过头,说话的是自己的好朋友,杰西卡,村里为数不多的白人。
“嗯,但是琼斯神父说遇到困难的话,只要去虔诚的祷告,现状就一定会变好。”
“琼斯琼斯琼斯,你个被洗脑的傻子。”杰西卡一把拽起卡拉,拍了拍她的膝盖,卡拉的裙子已经脏到靠近就会闻到阵阵的臭味儿,不过因为整个村子都是这样,人们也没空去在意了。
“你怎么好意思……”卡拉生气地甩开杰西卡的手,她们几乎每天都要为这个白人神父争吵。“你是白人所以才不能体会!琼斯神父是那么好的人……”但她们从来没有因为吵架而决裂过。“唉,说了你也不懂,回学校吧。”
距离惨案发生还有16个小时。
“那个……是不是,萨拉……老师?”杰西卡拽住了卡拉,指着那个一层特地被开出一个四方形空间的大厅,小声说道。
“什么玩意儿?”
“就是那个……那个没穿上衣的……哎,他摁着的那个,是蕾西吗?不是这是在干嘛……”杰西卡捂住自己的嘴,对于卡拉想直接从大厅过去出校表示了拒绝,狠命地摇着头,拉着不明就里的卡拉缩在大厅的视线死角里。
“不是,你有病吧……”
“有病的是你吧。”一个小男孩儿从身后使劲儿拉了一下卡拉的辫子,大声嚷嚷到,“老师一天都没来上课就你一个人傻呆呆地坐在班里,饭都吃不上上什么学啊。”
“但是琼斯神父……”
“那个啊,”男孩儿嗤笑了一声,蹲下来凑近卡拉的耳朵,小声说道,“我听我爸妈说,他就是个老色鬼!还他妈的神父。”
“你怎么也这么说!”卡拉推开男孩儿,使劲儿打了一下男孩儿的脑袋,“神经病。”说罢也不顾杰西卡的恳求,拍了拍衣服,从一楼大厅的围墙外离开了。
距离惨案发生还有14个小时。
在田地无所事事呆坐的卡拉看到了碰巧经过的萨拉老师。“老……”杰西卡扑过来按住了她的嘴,但萨拉还是看见了,冲卡拉招了招手,跨过枯死的庄稼走了过来。“卡拉,我听说你今天还去上学了。”
“是啊……你们怎么都没来……”
“快跑!”一把撞开萨拉伸过来看似要把卡拉拉起来的手,杰西卡二话不说牵着卡拉狂奔了起来。“你个笨蛋!”
“不是你他妈有病……”虽然嘴上这么说,卡拉还是卯足劲儿跑了起来,后面的男人也一改刚才的和善。眼看就要被追上,卡拉本能地绊了杰西卡一下,把他推向了萨拉。
距离惨案发生还有11个小时。
在大厅找到杰西卡时,天已经黑了。
卡拉偷偷推开西侧的小门,往下走了几步,来到了那个诡异的大厅。大厅被三面包围,是木栏杆,非常高,像马戏团关大象的很坚固的木栅栏。唯一一面只有一个小木门可以进去。里面非常空,地面是木地板。
杰西卡躺在里面,已经昏了过去。“杰西卡,杰西卡,”卡拉小声地试探着,边哭边爬上了二楼,“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你能不能不要死……”她顺着小木门旁边的楼梯爬上2楼,身高1米4的她在二楼刚好可以探出去头。
她看到了大厅地板上有涂鸦,是畸形的十字架,在地面画了很多。跳下去多半会死,这么看着杰西卡估计也会死。卡拉跪在楼梯上,在寂静的大厅里哭了起来。
距离惨案发生还有9个小时。
浓重的血腥味。还没来得及睁开眼睛,一股恶心感便从胃部冲上了喉咙口,卡拉忍不住的干呕起来。
睁开眼睛,她发现自己正身处大厅地面最大的十字架的中心,四周满是死掉腐烂的牲口。
“这是……什么……”再次眨了一下眼,腐臭味消失,地上压根没有什么东西,杰西卡正在一旁关切地看着她。“你还好吧,”她拍了拍卡拉的脸,“趁现在还来得及,咱们赶紧走吧。”
走什么?卡拉本来想问她脑子又出了什么毛病,却不自觉地站了起来,跟着她一路从大厅拐出去,偷偷摸摸地进入了旁边的森林。
距离惨案发生还有1分钟。
卡拉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只觉得面前永远是一样的风景,而杰西卡和自己居然一点疲惫的感觉都没有。“喂,咱们到底在干什么……”
回应她的是音爆声,整个地面在震颤着,村子的方向发出了刺眼的白光。两个女孩儿穿过树林拼命地跑着,白光在她们身后慢慢消失,第一次,她们踩上了人为的公路路面。
太阳升起来了。
距离惨案发生还有8个小时。
卡拉醒了过来。面前的杰西卡正跪在十字的中央,在一群牲畜中间,双手合十,虔诚地低着头。
“等等,杰西卡,对不起,你别走……”卡拉伸出手,却穿过了杰西卡的身体,她看着面前的女孩儿攥着那个木制的十字架,把额头抵在了上面。
“卡拉,”她回过头,看着她笑了起来,“我原谅你了。”
回过神来时,卡拉发现整个大厅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和动物们腐烂的肉。
作者阐述:能死在前夜,其实某种意义上是救赎。但是杰西卡……明显不是真的,那么从何时开始是卡拉自己的幻象呢,也需要更早,也许更晚。
幻象的说法并非无从考证,曾经也有说法说琼斯镇的人们因为各种什么什么环境的影响导致普遍精神出现问题(具体我也不清楚)看下来认为外界影响产生幻象是最扯的解释,所以就用了。
这次有点受《逃生2》的影响,是一部非常棒的恐怖游戏
大厅是线索,是犯罪发生,是忏悔的地方。当然也有可能是臆想的地方。(<_<)
作者的这个幻想的结尾十分的新颖。我觉得可以在文章的最前面用一些环境描写来打一个最后幻想结尾的伏笔,比如描述一些神奇的地方,惊人的相似,或者非物理的环境,这样最后看到“伸出手穿过卡拉的身体”这块儿不会特别突兀。和宗教神父这些联系的事物我猜是想预示着救赎?比如文中经常出现十字架或者双手合十这种,看到作者阐述里说到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文中的“腐肉”代表的是什么呢?我猜会不会是反应人本身的肉体已经腐烂了?期待作者答复
赞同楼上建议~
卡拉死了吗?怎么能看出来(facepalm了
诡异大厅的氛围在慢慢出来?,倒计时的写法也非常有戏剧性?,但是对于卡拉的心态我不太清楚……她会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吗?发生的一切似乎她只是被动的经历者。
如果杰西卡是幻象,那就很有趣了,首先我觉得在经济落后文化也落后的地方一个小孩子给自己幻想出一个同伴还挺可信的~但是,为什么杰是白人呢(因为一种对“平等”的幻想吗?)在卡拉的语境中,白人应该是疏离、高高在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