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习作修改版

朋友圈的雨

(第三人称视角)

“哗——哗——”

雨在不停的下着,敲打在树叶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这是一场大雨。

“明明已经入了秋,怎么还下这么大的雨?”她不禁抱怨,“也不知道儿子有没有伞。”

急急忙忙翻开微信,打开与儿子的对话框,慢慢敲出“有伞吗”三个字,等待着儿子的回应,随后又补上“这周回来吗?”几个字。应该在上课吧,大三了,挺忙的,淋不着的。心中安慰着自己,却又想到儿子已经好几个星期没有回家了,每次都以学习忙为由,“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那么忙”心里想着,嘴里就说出口了。

见儿子久久没有回应,她翻开了朋友圈来消磨时间,不过时一些年龄相仿的人发的一些生活日常,爱炫耀的人依旧在炫耀,转发公众号的人依旧转发着有噱头的公众号,发些花花草草的人也依旧发植物,偶尔校领导的几篇对现在教育发展的文章可能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了。李玉芬从来不是一个爱发朋友圈的人,发之前都会细细斟酌,她认为发朋友圈就像写文章一样,一定要写有意义的东西,那些没有内涵的朋友圈,她都是不屑的。

无聊透了……

“哗——哗——”窗外的雨似乎更大了,目光不禁被吸引,儿子还没有回复消息,李玉芬走到窗前,望向窗外的校园,没有人在外面学生们都在上课,校园里一片静谧。虽说入了秋,但树叶还未泛黄,还是一片碧绿,草地整整齐齐,好像是最近才被修剪过,植物被雨水冲刷后,更添一丝干净清爽。看到这里,李玉芬不禁拿起手机,“咔嚓咔嚓”地拍了好几张。

在发布的工作台纠结了很久很久,字字斟酌,想了很久,她终于打下:

“雨景,一片翠绿,给入秋的学校带来一丝丝翠绿的生机。”

深呼出一口气,慢慢按下绿色的按钮,屏幕中央灰色的圆圈转了几秒后,图片和文字就出现在朋友圈最上面。当真正发出去后,她就会立刻担心自己是不是出现了用词不当,语法错误。但立刻就有一同在学校工作的同事帮忙点赞,一定不会留言,这似乎只是维持这不算深的同事关系罢了,但还是给了她一丝丝安慰。过一会就会有老家的亲戚在下面留言,亲近的人会赞美她拍的多么好,但一些人会用尖酸的语气评价她在炫耀着什么,或是看不惯她文邹邹的样子。有时会跟他们唇枪舌战一番,因为这就是她发朋友圈的风格呀,可仔细想想,这些人真的了解自己吗?她只想单纯的把雨景分享在朋友圈里罢了。等着消息的时候,她开始翻起以前的朋友圈,看到以前的消息,每一条都是那么富有诗意,像是诗人,像是一个知识女性,可是,终究只是像罢了……

也许在中学时代的她还在幻想这自己可以在大城市里优雅知性的活着,所以书读的也不少,在家乡还算还是颇有文采的姑娘,但家中条件的原因,也没能支持她到大学深造。每每看到宿舍楼里朝气蓬勃的学生们,李玉芬心中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像是羡慕,但又有一点满足,“最起码是在大城市里呀……”。

“叮——”

李玉芬看到是儿子的来信,立刻离开朋友圈。

“有,这周要考试,不回家了。”

“知道了,要好好学习,别天天就知道玩。”

……

“回家记得说一声,我提前准备。”

“哦”

没有了消息,她把手机放下,去了宿舍楼的门口,学生们该回宿舍了,她必须去帮学生开门。那条朋友圈将静静地留在朋友圈中,被一条又一条新的消息覆盖,李玉芬小小的理想也渐渐被埋没在一件又一件生活琐事里,渐渐被淡忘。

 

2人评论了“人物习作修改版”

  1. 李舒泽——景云☁️

    作者阐述
    看到评价都觉得lyf这个人物的矛盾性,其实我就想写一个普通的人,她曾经也有梦想,但很可惜,没能实现,现在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虽然和理想差了很多,但生活也很平稳。选择这个故事也是因为这是一件普通的小事,可以能体现出lyf生活的理想与现实。
    反正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觉吧,就是觉得很可惜,希望自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就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当然只是借用了宿管阿姨的形象,没有真的觉得当宿管阿姨有什么的:-P(求生欲

    1. 再看一遍(似乎没怎么改动?),依然脚着有味道~给景云点赞
      不过,那些梦想是年轻时代的,现在对她意义还大吗?现在让她纠结的,会是什么呢?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