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问卷:
1.床
床品,包括周围的环境都是非常温馨的。床不大,是不到一米八的单人床,放置在由墙和储物架(格子状)从两面围起来的空间里。被子有时是淡紫色、有时是淡黄色……总之都是比较浅的颜色,像宾馆里那样展开平铺在床上,大小正好合适。枕头是比较硬的,照例是用淡色的枕套套着。在布置房间时特意地把床安置在了离充电插口很近的地方,便于手机在旁充电。
2.冰箱
比较矮的冰箱,只有半人高,但并不会总是发出噪音。上面贴着很多有自己喜欢元素的冰箱贴。
3.每天入睡前最后一件事
刷微博
4.中学毕业于
北师大实验中学
5.喜欢的书、电视节目
喜欢看各种各样的网文,但是要求却很高,没有最喜欢的那一个。家里没有电视,但是会在有时间的时候用笔记本电脑看一些新潮的剧,看完了基本上就会很快忘掉,同样也没有最喜欢的那一个。如果对这方面提问的话,本人应该会给出“小时候都是有的,但是长大了就没什么这种感觉了……”的回答。看东西的速度很快,不过不能记很久,也基本不会移情。
6.怎么跟妈妈说话
经常聊微信,有时打电话。并不跟父母在一起住,但是经常联系。彼此间有什么好玩的事都会分享一些,虽然经常收到父母发来的老年文章但是还是会高兴地回复(挽尊)
7.最好的朋友
有很多很要好的朋友,如果被这样提问的话,或许会没法说出最好的朋友究竟是那个人的。自己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8.包
包不多,但是都是很干净、比较可爱的包。经常背的是一个白色的、皮质的小小的双肩背包,两个拉链上各挂着一个挂饰,一个是布制的花,一个是像小型玩具一样的小狗。经常打理自己的东西,同样也希望自己的包能够保持基本的干净,如果总能让它看起来比较新当然就更好啦。
9.失眠时会?
玩手机。活动不固定:看小说、刷微博、看视频……
10.她最害怕什么?有过噩梦吗?
最害怕家里的老人身体不好。有过在公司里的上司要自己在一个晚上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噩梦,和朋友在夜市等地方时遇到自己中学时的老师的噩梦……
11.在见到她时,她正要去哪里?
回家。
12.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依靠的是本能,逻辑思考还是情绪?
对于工作和个人生活分的还比较清楚,工作时努力去依靠逻辑思考,在过自己的生活时依靠本能更多。
13.最难忘的事情
高考结束的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虽然很累但是还是和朋友们出去玩了很久。走了很久的路去买东西,一路上和朋友聊天,觉得好久没有这么高兴过了。
14.周日下午她通常在哪里度过?
咖啡厅或者是家里。
15.身体特征
身高中等,160出头。不胖不瘦。不管是身高、体格还是外貌都很普通。皮肤比较白,单眼皮。
16.身体语言(表情/手势)的特征:
讲话等时候有简单的身体动作,但是并不夸张。
常常是“对发生着的事情感到好奇”的表情,但是看到自己很感兴趣的东西时会不自觉地笑起来。在家里的动作和表情的表现会更自由一点,高兴的时候偶尔会像小孩一样和枕头等等东西说话。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像发蔫的菜一样没什么精神也没什么动作。
17.喜欢(讨厌)的食物?
喜欢喝奶茶,讨厌吃大部分做法的鸡蛋。
18.名字和出生日期
沈小晓,出生于1995年1月5日。
这里是问卷二
1.照镜子
会对着镜子整理外表,如果工作有间隙,有时会去整理一下头发,简单补个妆。
2.个人头脑风暴
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沈小晓清楚地意识着,或者说是告诉自己。
3.座右铭
很少想到相关的事,如果有的话会是“如果要做什么的话从现在就开始!!!”之类的现实意义比较强的,被本人认为能在一定程度上治疗拖延的座右铭。
4.内心最在意什么: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5.生命中十大经历
喜:考上了一个不错的高中和大学;悲:从初中开始偏头痛,虽然肯定不是一直那样,但竟然已经将近十年了;转变:曾经是很喜欢感受环境的变化和体会他人的感受的人,但她自己也没有察觉到,上了高三以后就很少用心去体会身边发生的各种事了。奇妙:抽奖极其难以中奖,本人认为很奇妙。
沈小晓不高兴的一天
今天沈小晓觉得自己很倒霉。
早晨用手在闹钟旁边摸索无果,还是挣扎着起来了。
找到架子上的手机,先要翻开微博,不过很快就扔在一边了,因为今天喜欢的明星又没有发东西。
“要吃一顿好的早餐让今天运气变好一些。”这样想着走到冰箱边上,打开门才发现那里已经没什么东西了。
拿到手机和钥匙,出了门。电梯里有一只狗,沈小晓看到它才稍微感到被激励了一些,问了牵着它的大爷之后拍了照。
吃了早餐,到公司。上午十点半,沈小晓正在茶水间里放空自己。“昨天才刚把收件箱里面所有所有的东西做完,为什么今天又有这么多?”她对着墙自言自语,注意着尽量不让别人听到自己的话。
点了咖啡外卖,对着办公桌上各种自己喜欢的小摆件给自己暗暗地加油打气。
三个小时过去,她仍然在电脑前睁大眼睛敲键盘,努力让自己的大脑保持高速运转。手机屏幕亮了,“到底看不看?”大学时为了让自己高效学习而了解的许多名词和理论在脑袋里流过去,但也仅仅是流过去,“我都已经工作—连续地—三个小时了!”她想。
是闺蜜—也是她的同事,问她要不要订外卖。当然是答应了。在令人不耐烦的工作中等待着,但外卖竟然也迟到了。沈小晓这时才明确地发现,吃了好吃的早餐运气也没有变好。
剩下的时间,一直到下班,沈小晓觉得自己就只是身体在工作,已经失去灵魂了。“这是高中考试的感觉。”她对这种状态产生了明确的认识。
晚上七点,正是晚高峰的时候。沈小晓在半个多小时前曾经为了今天自己坚持完成了工作而振作一点,但是半个多小时都不来的公交车渐渐把兴奋浇灭了。那辆双层公交姗姗来迟时,车内已经塞满了人。沈小晓抓住有人下车的空当跑上去,便任凭自己在人群中不由自主地移动。
公交车上,颠簸和拥挤让手机屏幕里偶像的脸变成重影。所幸天色愈晚,人渐渐变少,等到窗外能够清楚地看到路灯一个个地往后撤去时,终于能下车了。沈小晓急急地跑下车去,差点忘了拿自己的包。
沈小晓终于回到家里,暖黄色的吊顶灯亮起来。坐到床上,她只是把目光投向对面的墙壁。“外卖迟到,公交不来…虽然说总是说自己运气不好,运气就会真的变差,但是今天运气是真的差!”沈小晓把头埋进枕头里,“来一点好事吧…”她想着。
手机振动,是新浪微博提示她自己特别关注的明星发微博了。输入手机密码,火速查看。
“说运气不好那都是真香,今日我活了”她悄悄地发了一条微博,好像把之前的吐槽全忘了。
作者阐述:其实自己一直比较喜欢写“人设”这类的东西,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也是比较顺利的。看到问卷的时候,就想到了要把这个人物塑造成为一个比较普通但是生活的很简单、快乐的人,不过因为自己有一些像是笔力还不够等等的问题,还有一些细节没有交代清楚。我想如果问卷中提供的人物的“生活碎片”能够很好地在故事中表现出的话一定会是完整性更强的文章吧。
关于沈小晓:沈小晓是我按照“想要写一个简单、普普通通、生活的开心的上班族”的想法来写成的,而我想我理解中的,一个人物的“普通”应该就是她能够在行为、想法这些方面上是和她生活的环境中的其他人比较接近的。例如沈小晓,把她放到她的公司部门或者朋友圈中,她会和周围的人有比较多的共同点。另外,为什么她会是一个简单、普普通通、生活的开心的人呢?我想这应该是因为她生活在一个很温暖、安稳的家庭中,接受她的父母对她的教育——这样的一个人,她的父母做着工资中等的工作,不能说是人们常说的“成功人士”,也并不对沈小晓有“光宗耀祖”这类的期望,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开心的生活就已经非常好。在沈小晓小时候,父母是有很多时间能够和她一块玩的。沈小晓的学生时代,看到那些学习非常好,非常勤奋的同学也会很佩服或者说是羡慕,但是她的心中似乎没有很多那种要不断在拼的动力。沈小晓会主动去学习一些东西,但是像她那样仅仅是觉得“好玩”而学习虽然在现在已经能被看作是兴趣的表现,但是在小学和初中(以及那个时候人们的意识中)都没有被认为是很优秀的学生。
超真实啊,看到了很多现实中真的会经历的事,因此就会感觉比较理解这个人物心里所想了。人物的乐观、简单、还有点小可爱小调皮,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了。主人公似乎能表现出来很多种性格,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也就很大了。感觉 欹青也是一个一样乐观可爱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