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问卷
1、床
靠墙有很软的床,不管冬夏都会盖着一床棉被,苏大夫出门前会把被子滚成一个肉卷堆在一侧,方便晚上回来睡觉时直接一掀便可以盖上。靠近向阳的窗户,在窗台上有不知放了几天的水,旁边有大大小小的药瓶和书本
2、冰箱
没有冰箱,他的饭大部分在单位(医院)中解决,苏大夫肠胃不好,只能吃热食,外卖和快餐就会让他疼得打滚。但是下厨很麻烦,使用微波炉加热还不如用医院的。
3、每天?睡前最后?件事
苏大夫会把这一天的收支记录在案,在手机上翻一翻自己最近在看的游记,上面是他喜欢的博主周游世界的故事,奇怪好笑的趣事恰恰满足了苏大夫空虚繁忙的内心。
4、中学毕业于
苏大夫一直也没有提过。听说是一所本地的不知名普通学校,三个年级挤在一个四层小楼里,总共也只有目前医院主楼那么大的占地面积
5、喜欢的书、电视节?
“孤独星球”出版的约旦旅行攻略,苏大夫买了英汉两个版本,他似乎很痴迷于那黄莽中神秘的宗教色彩。
6、怎么跟妈妈说话
苏大夫是常年在“刀口”上生活的消化科医生,忙碌时手机都不知道丢哪里了,但是每周四下午苏大夫都会趁和同事轮班抽出一点时间去父母家里坐一会。
7、最好的朋友
苏大夫话不多,为人谦虚老实又知识渊博,一个科的同事都与他关系不错。最好的朋友是同他一起在这个医院里工作但是身在牙科的老同学黄乐。黄大夫与他性格完全相反,是个自来熟,经常咋咋呼呼,和别人打成一片,要不是他是牙科“到处瞎搬”的砖,补牙拔牙矫正麻醉样样精通,甚至牙CT机坏了都是他修好的,他估计就要被主任踢回家了吧。
8、包
几瓶胃药,一个手掌大的线圈本,一支多功能圆珠笔和一盒烟
9、失眠时会
躺在床上,翻看自己之前的工作日记和读书时的笔记,听着现在已经当上人民教师的老同学录下来的网课催眠。
10、他/她最害怕什么?有过什么噩梦吗?
他经常会梦到自己在手术台上下错了刀,看着鲜血慢慢溢出将手术台染红一篇,家属几乎跪在地上扯着他的褂子,绝望的哭喊如潮水般撞击着他的大脑,最后他总是会在失重下揣起被子翻身起来
11、你见到他/她时,他/她正要去哪??
我在门诊大楼上往下望看见他正快步走进楼下的假山和黄大夫一起抽烟,嘴叨叨不停,大概是在吐槽自己的病人吧
12、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依靠的是本能、逻辑思考还是情绪?
苏大夫对这些事情已经习惯到麻木了,病人和家属失去了理智但是他不可以,他强制逼迫自己依靠逻辑思考和自己的同事解决
13、最难忘的事情
自己初二是因为胃病父母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打吊瓶,每个月都向单位请一次假带他来复查,这让苏大夫产生了以后学医的想法
14、周?下午他/她通常在哪?度过?
因为轮班的关系苏大夫与平常人有许多不同,此时他在医院里值班
15、?体特征?
一个中年人,没有精心的打理但是也会把自己基本收拾利落。对衬衫有说不出的执念,春秋天单穿,夏天挽起袖子,冬天直接当秋衣就好,反正外面还要套件白大褂就什么也看不出来了。
16、?体语?(表情/?势)的特征?
在听别人讲话时会不经意地频繁点头,内容正确与否在点头后才会思考。导致领导总以为他没有认真听,点头糊弄自己呢。
17、喜欢(讨厌的?物)?
喜欢旅游,但是一直未能实现。讨厌一直纠缠着自己的东西,苏大夫更喜欢自由安静地世界。
18、最后,他/她的名字(出??期?)
苏大夫全名叫苏一天,十分简单的名字
人物故事:
手术室外的灯重新亮了起来。病人已经被推到门外,苏大夫收拾好自己的橡胶手套脱下一次性外套,已经累的不想再收拾刀具了。膝盖已经站得酸麻,他蹲在墙角,血液顶的他大脑发胀,头皮发麻。他使劲用手搓脸,让自己清醒一点,目光从指缝中向外望去,看见了同事正在清理方才患者处理下来的胃。
呕。苏大夫做过的胃切除手术他数不过来,可即便他是消化方面的专家,见到这种场景他也会产生恶心的心理,刚刚在手术台上游刃有余的气魄全无,他捂住小腹,老毛病,又在隐隐作痛了。苏大夫心不在焉地收拾好自己用过的刀具,大步走出了手术室,“哒哒哒”的脚步声紧随其后,声音越来越大,不听都知道这是他们科的实习生小王。“苏老师,请问……”小王还没开口,便被苏一天蜡黄的脸色吓得说不出话,回过神来时又急忙询问,”苏老师您脸色不太好,还是去看看病吧?“
“没什么,不用操心,你有什么事问他吧,我有点急事。”苏大夫摆摆手,指向不远处的同事。说实话,其实苏大夫挺烦这种一直揪着他不放的小年轻,活力四射的,也不让他自己好好宁静一会。他急急忙忙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抄起胃药就着热茶咕咚咽了下去,在桌前缩着吹了一会暖风才缓了过来。这要命的胃疼是小时候苏大夫患胃病留下的病根,当时医疗条件不好,想苏大夫一样患病的人可能要一生忍受这种时不时突发的痛苦。苏大夫也是因此才选择学医,不让后人也经历这种犹如“慢性自杀一样的痛苦。苏大夫缓过来了,手便不像刚才一样安分地按着肚子了,他悄咪咪地摸进了身旁朴素的公文包中,头和肩膀压得很低,提防着附近有什么人要经过这里,看这个动作也知道,苏大夫想抽烟了。
”苏大夫!辛苦啦,换班。“门突然被拉开,苏大夫吓得都要从椅子上弹起来,原本伸在包里的手本能地缩回来却又把书包也带了下来。幸亏开门的医生在印象中对苏大夫的评价一直是忠厚老实,也没多大猜疑,拍了拍苏大夫冒着冷汗的后背,向他挥挥手,”拜拜啦。“
对,今天周四。苏大夫凝了凝神,反应过来了。想到他终于可以回到父母家里吃一口暖和和的热饭苏大夫便三下两下收拾好东西直冲回家。
父母的家和自己的家是不一样的,对苏大夫来说更有一种家的感觉,仿佛自己又能回到小时候,受到父母无限的关爱,无忧无虑的活着。苏大夫一进门鞋都不脱就倒在了沙发里,温暖的橘色灯蒸融了他身上的寒气和焦虑,母亲端着热气腾腾的粥笑眯眯地走过来,把粥放在了圆桌上,桌旁父亲闭目养神,听着收音机里的评书眼都不睁便说到:”回来啦?”“嗯,回来了。”
长大的鸟儿总要脱离父母的怀抱,恋恋不舍离开父母家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回到家打开灯,不大的房间几乎被一张床填满,他坐在床上,整理好自己今天的花销,有点无所事事。被子被尽心卷成肉卷放在一脚,轻轻一拉就可以入睡了。但是苏大夫似乎没什么心情入睡,奇怪,明明早上还累得像一只狗,现在思维反而活跃起来。正当苏大夫想通过老办法,听自己的老同学念经般的上课催眠时,电话响了。
“喂?我就知道你没睡。”电话另一边传来了熟悉的声音,是他的老同学黄大夫,也是和他一个单位,口腔科的医生。
“干什么?大半夜的。”苏大夫不耐烦地说道,又随手点了根烟。“高中同学聚餐,你去吗?”电话另一头传来一阵键盘声,这个蒙古大夫又在打电脑游戏了,怕是玩到了关键时刻,连平时的废话都省了大半。
“应该在”金贺饭店“周六晚上,还有咱班主任也去,你说这都多大年纪了,还活蹦乱跳……不对这话说的……哎你刚刚是不是有点头了。”
“……”苏大夫点点头,但发觉对方好像看不见自己点头并且刚刚嘲笑了自己,便郁闷地吸了口烟。
“那就当你去啦……哎哎哎别打,好疼疼疼疼!”对面话还没说完便传来一阵咆哮和鼠标拍桌的声音,苏大夫翻了个白眼直接挂了,在日程表周日晚上那一栏写上“聚餐”,心里还不忘吐槽黄大夫:赶紧死了才好!
又过了一会,灯灭了,一切变为平静,明天又是重复却又充满惊喜的一天。
7人评论了“人物习作”
发表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
我看到的申熊最佳
1、照镜子
苏大夫不爱打理自己,但也会保持必要的干净,镜子对他来说只是在简单洗漱后检查自己是否利落的工具。他会照着镜子,一只手放在下巴上扭自己的脸,从不同角度看看自己有没有没剃干净的胡茬,头发是否平贴,衬衫的领子有没有从外套里掏出来然后出门。
2、个人头脑风暴“我是一个…… ”
我是一个不停用同一速度同一路线不停在转的时钟
3、座右铭
没有什么文艺的句子,苏大夫自己编的“健康活着。”
4、内心最在意什么?
在手术过程中因为自己的失误让患者忍受更大的痛苦
5、生命中十大经历 喜、悲、转变、奇妙……
苏大夫小时候患过的慢性胃病使他的家人一直在不停请假陪他跑医院,这使他选择去当消化外科医生
他是文艺的,平静的,乐观地在生活中辗转着的平凡的人。
他害怕痛苦,也害怕别人痛苦,是个“硬汉”能默默的承受许多。
我从字里行间读出了朴实的闲趣,和宽阔无垠的精神追求,在忙碌的生活中仍能在一定程度上“无欲无求”的出尘气质。
不过我觉得他说不出“我是一个不停用同一速度同一路线不停在转的时钟”,这是自嘲吗?
现实中没见过
他是文艺的,平静的,乐观地在生活中辗转着的平凡的人。
他害怕痛苦,也害怕别人痛苦,是个“硬汉”能默默的承受许多。
我从字里行间读出了朴实的闲趣,和宽阔无垠的精神追求,他在忙碌的生活中仍能在一定程度上“无欲无求”的出尘气质,这很令人佩服。
不过我觉得他说不出“我是一个不停用同一速度同一路线不停在转的时钟”,这是自嘲吗?
现实中没见过
?评论
手术室外的灯重新亮了起来。病人已经被推到门外,苏大夫收拾好自己的橡胶手套脱下一次性外套,已经累的不想再收拾刀具了。膝盖已经站得酸麻,他蹲在墙角,血液顶的他大脑发胀,头皮发麻。这种熟悉的眩晕感三天前刚刚经历过,苏大夫觉得自己迟早要被这种循环往复的日子累死。他使劲用手搓脸,将被帽子压乱的黑发重新整理,好让自己清醒一点,目光从指缝中向外望去,看见了同事正在清理方才患者处理下来的胃。
呕。苏大夫做过的胃切除手术他数不过来,可即便他是消化方面的专家,见到这种场景他也会产生恶心的心理,刚刚在手术台上游刃有余的气魄全无,他捂住小腹,老毛病,又在隐隐作痛了。苏大夫心不在焉地收拾好自己用过的刀具,大步走出了手术室。“哒哒哒”的脚步声紧随其后,声音越来越大,不听都知道这是他们科的实习生小王,朝气蓬勃的小伙子总是对未知的知识充满了好奇,每天一个问题如打卡一般艾特着苏大夫,风雨无阻。“苏老师,请问……”小王还没开口,便被苏一天蜡黄的脸色吓得说不出话,回过神来时又急忙询问,”苏老师您脸色不太好,一定是最近太忙碌了,还是去看看病吧?“
是啊我什么时候不忙呢?苏大夫暗自里吐槽着,“上班,吃饭,上班,吃饭,睡觉,迎接美好的下一天”越是简单的作息实施起来就越简单,洗脑也越彻底。
他已经不把这当回事儿了,只有缺乏磨练的年轻人才会在担任这种脱发工作时还担心自己的身体,像自己这样的老同志早已放弃了。说实话,其实苏大夫挺烦这种一直揪着他不放的小年轻,活力四射的,也不让他自己好好宁静一会,但是也不愿意打消年轻人的积极性,亲爱的小王同志又是一个情商不高,不会看人脸色的钢铁直男,所以让苏大夫总是非常无奈。想到这里,苏大夫突然油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来自“经历过风雨的前辈”的自豪。
“没什么,不用操心,你有什么事问他吧,我有点急事。”苏大夫摆摆手,指向不远处的同事。
他急急忙忙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抄起胃药就着热茶咕咚咽了下去,在桌前缩着吹了一会暖风才缓了过来。这要命的胃疼是小时候苏大夫患胃病留下的病根,当时医疗条件不好,想苏大夫一样患病的人可能要一生忍受这种时不时突发的痛苦。苏大夫也是因此才选择学医,不让后人也经历这种犹如“慢性自杀“一样的痛苦。
”苏大夫!辛苦啦,换班。“门突然被拉开,苏大夫吓得都要从椅子上弹起来,拍了拍苏大夫冒着冷汗的后背,向他挥挥手,”拜拜啦。“
对,今天周四。苏大夫凝了凝神,反应过来了。今天是每周一次的“回家“时间,想到热乎的饭菜和香气扑鼻的暖粥,苏大夫三下两下就收拾好东西直冲回家。
父母的家和自己的家是不一样的,对苏大夫来说更有一种家的感觉,仿佛自己又能回到小时候,受到父母无限的关爱,无忧无虑的活着。苏大夫一进门鞋都不脱就倒在了沙发里,温暖的橘色灯蒸融了他身上的寒气和焦虑,母亲端着热气腾腾的粥笑眯眯地走过来,把粥放在了圆桌上,桌旁父亲闭目养神,听着收音机里的评书眼都不睁便说到:”回来啦?”“嗯,回来了。”
熟悉的问候,这份温暖也是苏大夫在这枯燥的循环中最期待,最喜爱的。就像上学的学生盼着的周末一样。
迎来周末的欢乐时光,也意味着离周一的繁忙生活不远了。苏大夫恋恋不舍离开父母家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疲惫和孤独又涌上心头,黑压压的云遮住了月光,公交车在跨江大桥上行驶,粘稠的黑水从桥下穿过。车上面没有几个人,都是缩在外套里抱着书包靠着车窗休息的人。
苏大夫已经顾不得嫌弃颠簸使他的头总和车窗磕在一起了,他只是凭着多年来重复车程的感觉,在恰好到家的站点睁眼下车,动作自然流畅,丝毫没有任何慌张。说来讽刺,这是他坚持十多年所练就出来的神功。
寒风吹散了苏大夫的睡意,他低头看了看表,刚好十点整。秒针还在哒哒地转着,重复着同样的轨迹,一圈一圈地转着,什么时候才是头呢?
他回到家打开灯,不大的房间几乎被一张床填满,他坐在床上,整理好自己今天的花销,对,只是花销而已。苏大夫一直没有记日记的习惯,没什么好记的每天,每周,每月干的事情几乎没什么区别,他有时甚至觉得那些心灵鸡汤里写的“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它不一样的美丽“都是胡扯。
光是让他和小王说话就已经能让他心神交瘁了,哪里有那么多时间观察生活?
被子被尽心卷成肉卷放在一脚,轻轻一拉就可以入睡了。但是苏大夫似乎没什么心情入睡,奇怪,明明早上还累得像一只狗,现在思维反而活跃起来。正当苏大夫想通过老办法,听自己的老同学念经般的上课催眠时,电话响了。
“喂?我就知道你没睡。”电话另一边传来了熟悉的声音,是他的老同学黄大夫,也是和他一个单位,口腔科的医生。
“干什么?大半夜的。”苏大夫不耐烦地说道,又随手点了根烟,黄大夫这人总是看起来不着调,半夜打来的电话一定是有什么事情早上忘了说现在才想起来的。
“高中同学聚餐,你去吗?应该在”金贺饭店“周六晚上。”电话另一头传来一阵键盘声,这个蒙古大夫又在打电脑游戏了,怕是玩到了关键时刻,连平时的废话都省了大半。同样是医生他怎么就那么闲?
“……”苏大夫看着手上的烟慢慢燃着,心里大概在思考怎么把聚餐的时间挤出来。
“啊对对还有咱班主任也去,你说这都多大年纪了,还活蹦乱跳……不对这话说的……哎你刚刚是不是点头了。”
“……”苏大夫点点头,但发觉对方好像看不见自己点头并且刚刚嘲笑了自己,便郁闷地吸了口烟。他这老毛病都被这些老同学吐槽了十几年了。
“那就当你去啦……哎哎哎别打,好疼疼疼疼疼!”对面话还没说完便传来一阵咆哮和鼠标拍桌的声音,苏大夫翻了个白眼直接挂了,在日程表周日晚上那一栏写上“聚餐”,心里还不忘吐槽黄大夫:赶紧猝死了才好!
又过了一会,灯灭了,一切变为平静,时间还在滴答走着,明天又是重复却又充满惊喜的一天。
加的内容,在点。虽然这种加法还是略嫌简单粗暴了一点点。
看着看着有了池莉小说的赶脚。尤其“粘稠的黑水”??
已经有小说的感觉了。
感觉“这不是在说我嘛”,不敢被累死、只敢加倍热爱生活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