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稿:
池塘 · 冬
踏过一条熟悉的石子路,来到了池塘边。水被冻成了厚厚的冰层,上面覆盖着一小层积雪。北京的天是真的冷,于是我慢慢的靠近冰面的边缘,将一只脚放了上去,并且使劲儿的跺了几下,觉得冰层够硬后,我放上了另一只脚。
冰面上一直是有两个人在拉雪橇的,一个有些上了年纪的爷爷和一个小朋友,爷爷拉着坐在雪橇上的孩子在冰面上玩耍,显地有些许的吃力,但看得出来他们都很开心,很放松,仿佛一点也不担心冰面是不是够结实。
而我始终站在池塘的边缘,不太感去相信这个冰面。
但心中总是有一个声音,它一直在让我向前走。
在经历了一番挣扎之后,我还是决定迈步向前走,或许会有一种不一样的体验。
每走一步,都会听到雪被踩在脚地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没几步便到了池塘中央。
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冰面上有一个很大的正方形坑,是为了给里面的生物提供氧气的,其实我很想过去看看,最后还是没有这个勇气。
此时我的周围是很空旷的,仿佛这个池塘是一个与外界隔绝开的一个小世界,这个世界里有很多我无法触及到的地方,我的脚下究竟有多深,有什么生物,我无从知晓。足够厚的冰层将这个世界一分为二,我所存在的部分,只是其中最简单的一个部分。
或许冰面下的世界是很丰富多彩,很有活力的,完全与冰面上的不同,又或许鱼儿只是安静的待在里面,等待冰雪消融,可以重新浮出水面的那一天。
北京冬天的风刺骨的冷,但就在我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冰面突然发出了一声很沉闷的响声,我被吓到了。其实冰面上早就有了数不清的裂缝,可能是以为热胀冷缩,也可能是因为我对于冰面的压迫吧。
8人评论了“陈芯怡 倾听大作品”
发表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问题:其实我就是想写一些关于这个池塘的事,因为平时经常会在它旁边的石子路上散步,放松自己之类的。但就是不知道该写什么,不知道写哪个方面的事,所以就写了这个印象比较深的事儿。但感觉自己写的没什么头绪。
闪光点?
闪光点:很喜欢你的第七段。我觉得你对冰面的那种,似是而非的莫名的恐惧,与好奇的那种冲突的心理感觉写的非常好!
问题:我觉得你应该写的长一点!多增加一些你对这次倾听的所见与所感!
闪光点:可能是那种意境吧,当自己站在空旷的冰面的时候,仿佛在一个单独的小世界里,脚底有很深的深渊,给人一种脚下很空洞的感觉。
终稿:
池塘 · 冬
踏过一条熟悉的石子路,来到了池塘边。北京的冬天真的很冷,水面冻上了厚厚的冰层,上面覆盖着一小层积雪。一个有些上了年纪的爷爷和一个孩子在平面上拉雪橇,爷爷拖着坐在雪橇上的孩子,略显地有些许的吃力,但看得出来他们很开心,好像一点也不担心冰面是不是足够结实。
不知不觉间便走到了冰面的边缘,仅需一步就可以踏上这片平时根本无法触及的区域。在水面没有被冻住的时候,只能是在池塘的边缘看看其中的生物,无法真正走进它的深处,而现在这就是一个机会。
冰层上面有着一些零零散散地积雪,然而从暴露在外的部分可以看到有许多被冻住的气泡,都是一连串的。我无法看清它的厚度,也许是有足够厚的吧。
我有些迟疑地将一只脚放了上去,使劲儿的跺了几下,觉得冰层够硬后,我踩上了另一只脚。
然后我顿住了,只是呆站在池塘的边缘,不太敢去相信它,我也不敢再继续往前走。冰面下的世界是未知的,未知的深度、以及未知的温度。
但心中总是有一个声音,它一直在让我向前走。那种感觉就像是,小时候看到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时,总是想要跑过去看的感觉。当你真正看到的时候,或许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新奇的东西,又或许它只是普通的、有些令人失望。但是这都需要人们去探索过后,才能发现。
我开始漫步向前走。每走一步,都能听到雪被踩在脚底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这时,冰面上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周围很安静,只剩下冬日不怎么暖的阳光,和刺骨的寒风。
此时我的周围是很空旷的,仿佛这个池塘是一个与外界隔绝开的一个小世界,而我终是走进了这个小世界。这里有很多我无法触及到的地方,小世界的表层只有冰面、积雪、和我。然而我的脚下是一个我未知的世界,它究竟有多深,有什么生物,我无从知晓,它与我是分隔开的,我们之间只隔着一层冰。然而就是这足够厚的冰层将这个小世界一分为二,我所存在的部分,只是其中最简单的一个部分。
到了池塘中央,我停住了。我觉得再往前走也没什么意义了,其实我的内心还是有些忐忑的,我无法消除自己内心的恐惧感,害怕它会承受不住,害怕我的一个动作,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我不太敢继续往下想了。
或许站在冰面上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吧,让人觉得自己脚下很空洞,仿佛下面就是深渊。
或许冰面下的世界是很丰富多彩,很有活力的,完全与冰面上的不同,又或许鱼儿只是安静的待在里面,但,等到了春天,冰雪消融的时候,一切又将会浮出水面。到那时,冰层下的小世界便会呈现在我眼前。
一阵刺骨的寒风唤醒了我。外面太冷了,还是回去吧。
就在我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冰面突然发出了一声很沉闷的响声,我有些慌了。我缓慢的沿着原路返回,眼睛死死的盯住脚下的冰面。
其实冰面上早已经有了数不清的裂痕。
作品构思:
这是在一个冬天,家旁边的一个池塘结了冰,我尝试着走上冰面,去体会那种平时感受不到的感觉。它仿佛把我带入了一种境界当中,让我踏进了一个很特别的世界。然而,一阵刺骨的寒风唤醒了我,唤醒了我依旧很害怕的内心,于是我往回走。最后回荡在耳边的是那声沉闷的声响。
倾听阶段的阶段性总结:
(1)因为平时经常会在池塘边的石子路上散步,特别是心情不好,或者作业写不下去的时候,就会去那边看看周围的环境和水面。或许也是因为在这里可以真的静下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吧。
以前自己只是单纯的到池塘旁边走走,没有太留意过自己内心的所想的东西,对这里的认识也只是很表面的。对于我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挺奇特的,特别是当自己记录下来之后,更能回忆起当时的那种感觉。我感觉我好像离“它”更近了。
(2)我觉得我会更加留心身边的一些事物,会用心去感受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我一开始对于自己的认知是非常不善于写作的,但是现在我发现如果静下来写自己内心真正所想的,是可以写出一些东西的,不要总让自己觉得写作很难,不然就真的是写不出来了。
(3)比较期待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活动。
四份评价
作者自评:闪光点——可能是那种意境吧,当自己站在空旷的冰面的时候,仿佛在一个单独的小世界里,脚底有很深的深渊,给人一种脚下很空洞的感觉。问题——其实我就是想写一些关于这个池塘的事,因为平时经常会在它旁边的石子路上散步,放松自己,就是可以将自己放空,能想象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但就是不知道该写什么,不知道写哪个方面的事,所以就写了这个印象比较深的事儿。但感觉自己写的有点迷迷糊糊的。
同龄人:感觉会写这种类型的人很少,很有特点,特别是关于“小世界”的想象,,不足的地方是文章大多都是直接描写整个事情过程的,可以添一些别的东西。
性别不同的人:闪光点是中间有一段写的很好,读到小世界的地方让人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可以想象出很多有趣的地方。不足之处的话就是没有太明确要写的东西,要是主写一个点的话可能会好些。
年龄和我差3岁以上的人:文章通过丰富的场景描述和生动的内心活动,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将“我”对另一个世界的探索和对未知领域的恐惧描述的真实形象,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而文章的结尾处的留白,在引人深思的同时,也略显单薄,使得中心不够突出。
前三份评价都举爪赞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