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的路灯基本是通体灰色的,走上前去比较,大约有一个半至两个我的身高的高度。
当然,这是不准确的。它的高度对于不善于估计的我来说成了谜。
像许多生物用脚站立那样,它的最下部有灰色的底座。灰色的,正方形,四角用螺母一样的东西紧紧地镶嵌着。向上看,灯身是清一色的圆柱,从下到上分为两段,上窄下宽,一看上去就能让人感觉到,它是比较稳固的。人的造物大抵都是这样,披着颜色单纯的外衣,长成规则的形状。
灯身顶着最上面的灯,灯长在灯身上。在中心的部分有一个像圆锥一样的突起,是白色,像小型的科幻电影里激光的发射塔。而我无法知道照亮黑夜的灯光究竟是不是这样来的,我很少见附中的夜景,因而也很少知道了。可以确定的是,在夜晚的某个特定的时刻,这盏灯就会发出光晕,如同通常的大学校园,却又要比那明亮。
观察着,有一片黄色的落叶飘过,慢慢悠悠地打转、下落,经过路灯身边,而未曾接触它。
秋天里路灯的一天,要看很多这样的叶子下落。它站在那里一定有时百无聊赖。那时候它的生活几乎就只剩下看这样的叶子飘落。
靠近它,触碰它,我喜欢它的沉默和规律。它一言不发地伫立,总在特定的时候亮起,乃至于规律得要在记忆中褪色。但是用手指碰到它却又只剩下一点点透入身体的寒意。沉默的家伙,你会温暖吗?或许你要用夜晚的灯光回答我。
它让我想起雨中伦敦街道上的红色电话亭,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中深夜敲键盘的人,在乡村度过一生的老人,一个总在阳台上看城市夜景的人。
街边的一盏路灯,它能给行路人提供光明,可自身却总是暗沉的。在我看来这像是一种不和谐的怪异,仍愿那些给别人带来光明的家伙们,自己也是明亮的。
6人评论了“与路灯静默相处的13种方式”
发表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作者阐述:在走近这个路灯的时候,只是感觉它很普通,颜色和形态平淡。看着它,也会想:从这里能看到什么呢?但是循序渐进地去了解它,乃至于进入它和我的世界,从底部到顶部,从外表到内在,就有了一种和一个普通的陌生人交谈后了解了那个人的故事——出身、快乐的时光、背负的东西、对生活的感慨……路灯的存在在这个时刻好像就已经不再是物体,而成了一种有生命的、生活在情景里的,却又并非是人的存在。我觉得在我这样看到了路灯的时候,它也一定看到了我吧。这次选择了路灯,看到了它独特的世界,又感觉无论去倾听世界中的哪一个存在,只要认真地聆听、尊重它,大概就会听到属于它的故事。
来给我的“笔友”评论啦哈哈~喜欢你用看待一个生物的角度去看这个路灯,路灯和你之间好像有一种淡淡的情感维系着似的,读起来非常温暖。最后一句结尾我也很喜欢,意味绵长~
哇,很喜欢你和路灯的那段对话,感觉一切都有灵气了起来,最后一句感觉写的非常深奥,我有点没懂哈哈哈。
看这篇很像是在看一篇短文,对灯的描写很细致,在看的时候就能自己在脑海中勾勒出灯的大致形态,由灯而引发的一系列思考和最后自己情感的抒发都值得细细回味。
写的很好啊,把路灯写成一个人物,描写也很具体、很有画面感,加油啊!
隐隐感觉懂得你在说什么。很多以实用为目的的人造之物都是这样,不那么丰富和有趣,让我们似乎不太好接近它们。我感觉,也许经历过灯亮与灭,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