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眼罩戴好,世界随即拉扯着我陷入黑暗的漩涡。
与单单闭上眼是不同的,即使睁开眼睛也无法逃离的压迫感,因为没有一束光线可以穿过我的眼球到达视神经。
无光是进入梦境的前兆,但此时此刻我仿佛永远徘徊在清醒与昏睡的界限前,即使我毫无倦怠之意。
有风呼啸而过,紧贴着我的每一寸皮肤,灌入我的耳朵,直击灵魂深处,我的每一次呼吸和心脏的律动被无限放大。
恐惧伴随着黑暗一同席卷而来,我似乎置于没有光线到达的海底,海水阻隔所有感官,大脑中轰鸣的响声炸裂开来,传达给每一寸神经末梢,给我带来不切实际的失重感。我本能地伸出双手,迫切地想要触碰到一切攀附物,却讶异于所有的物体竟离我那么遥远,我甚至不敢向前挪动脚步。远处人群嬉闹的声音模糊不清,忽大忽小,与我四周的空间隔离开来——但不真切,也许有人向我致以惊异的视线,我瞬间有些不知所措,因为黑暗总能给人带来无限遐想。
我脚下的触觉被无限放大,甚至能感觉到贴在地板上的标志边角微微翘起,但却迟迟犹豫着迈下一步。
我都无法确认同伴准确的方位,当她握住我的手时——那温暖的、细腻、柔软的触感包裹在我的掌心,指尖传达的温度使我稍稍安心,但当我迈上台阶时,我按耐住想要将眼罩扯下来的冲动和对未知的恐惧。
听到她的声音我仿佛得到救赎,哪怕是忍俊不禁的笑。
灯塔永远是最可靠忠实的导向,但沉沦的船只能妄想出航。
碧蓝的海湾上最美的风景是对沉船最残酷的折磨。
因为它曾经归属于光明。
继续向前走着,混杂着塑料制品的空气中甜蜜愈加浓郁,勾起人心尖上的食欲,是这片黑暗对我的一点怜惜和悲悯。
时间到了,我摘下眼罩,深呼一口气——
光线即使在柔和也给我造成了不小的刺激,仿佛炽热的蒸汽扭曲而执拗地向上升腾,在接近天花板时被光源打成支离破碎的色块,扩散成光晕。
色彩和光明一同回到我的视野里,造成强烈而惊艳的视觉冲击,冰冷的海水被冲散,沉船在恍然几个世纪后被人们打捞。
【于是它发现一切都变得焕然一新】
作者阐述:说真的,我个人觉得一片黑暗的环境不能使我静下心来,反而言之,我会感到焦躁不安——你熟悉的一切变得陌生,曾经你所依赖的变成你的绊脚石。
我并不是个才华横溢的游吟诗人,也不是愤世嫉俗的有个性者——笔墨温柔是我不可能拥有的东西。
我一直不喜欢一些人,可能是因为我怀着与他们相反的观点却又不敢像他们一样发声,不能达到他们的知识层面,我觉得我已经有点神经质了…我是怀着对他们的愤怒和怨恨自己的无能在前进orz
回归正题,我感谢世界,但不一定爱它的每一面;当然一切建立在我爱它地前提之上,否则一切免谈。
我真诚地同情所有失明的人,这样说可能有些不礼貌…但可以的话,我希望我永远能够拥有光明,这是我的真实感受。
以上,是几乎与正文毫无关系地自我阐述,如果让你产生不适了就权当我在抽风吧。
谢谢观看。
写的好有诗意,我感受到了那种无助与恐惧,包括同伴的帮助都很真实。
很棒
写的好有诗意,我感受到了那种无助与恐惧,包括同伴的帮助都很真实。
很棒
很真实
这个……可以算是无效评论吧?
“恐惧伴随着黑暗一同席卷而来,我似乎置于没有光线到达的海底,海水阻隔所有感官,大脑中轰鸣的响声炸裂开来,传达给每一寸神经末梢,给我带来不切实际的失重感。”最喜欢这一句! 你对于恐惧的描写很具体,然后同伴那段也很真实。然后以大海作为背景很新颖!!
描写细腻,言语优美。细细品读,关于思绪的文字即如海潮般向读者涌来。色彩与光晕将意识与笔下融为一体,熠熠生辉在完美的畅想里。真实光景,声音的指引亦随着诗情流淌进眼眸之中,是您精妙的文笔与缜密的心思所塑造的界地。
存在的感官感受都细腻精准。但主观判断和抒情还是来得有些早了~我觉得写文儿时有时作者要把“我想要什么”扔开,就跟着“我感受到了什么”往下写,空间会更大。
最喜欢的是复明后第一句“光线即使在(再)柔和也给我造成了不小的刺激,仿佛炽热的蒸汽扭曲而执拗地向上升腾,在接近天花板时被光源打成支离破碎的色块,扩散成光晕。” 明明氨燃强烈的情感是来自于超敏锐的感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