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体验——奥利奥

一共三层,上下两层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中间的那层像一块圆圆的、厚厚的白饼,上面有着一些棕黑色的渣。

上下层上面有着很多像花一样的小图案,围成了一个圆,圆的正中心有着一个椭圆,里面写着“OREO”。上下层都有些残缺,不是完整的圆。中层比上下层略小一点。

 

中间的一层闻起来有点像奶油,不过味道稍微淡一些。

上下两层几乎没什么味道,使劲闻有一点巧克力味。

 

上层摸起来有点硬,但是稍微一使劲就会断。用手指使劲搓会变成渣渣,越搓越细,感觉比沙子稍微轻一些。

中间那层摸起来滑滑的,很软,但是捏完后会粘在手上。

 

听:

嚼起来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有点像石头被压碎的声音,只不过要小上很多很多。

嚼着嚼着就没声了。

 

吃起来还是挺甜的。

上下层嚼的话会越嚼越细,嚼到最后,上中下三层会混合到一起糊到牙上。混合后的味道有点像味道比较淡的巧克力加了糖。

 

拟人小故事:

还记得四五年前当我上高中的时候,班里有一位同学,他叫王xx。他平常就大大咧咧的,有很多朋友,大家都感觉他“没心没肺”似的,似乎没有什么事能让他摆出苦瓜脸。我当时的一位朋友是这样评价他的:“他是我见过最乐天派的人,总能把身边的人都逗笑。”如果让我给别人讲王xx的搞笑故事的话,我能讲出来很多,不过这件我几乎快忘记的事情却是我最想说的出来。

那是一次月考之后,我们几个人一如既往地考的不太好,其中也包括他。不过没多久,在他的带动下,我们就一起聊起了其他的话题,心情也逐渐变好了。放学后,我们就各自回家了。我因为不想回家听我妈唠叨我,顺便散散心,于是我就在校园内瞎逛了起来。逛着逛着,我突然看见了学校路旁的凳子上仿佛坐着一个人,我走过去想看看是谁。走到了近处,看清了那是谁之后,我愣了一下。

“那不是王xx吗?他咋呆滞地盯着前面的沥青路,眼圈有点发红啊?这真是他吗?他咋还哭了呢?”,我心里这样想着,对着他连说了三四次“哈喽”他才回过神来,盯着我看。“你在这干啥呢?你没事吧?”,我有些疑惑地问道。

“唉,我心情不好,明明复习了半天,咋又考这么低呢,唉……”,他抹去了眼泪,吸了下鼻子以防鼻涕流出来。

“啊……那个……没事,下次努力……”。

“我作为一个钢铁直男,哪会安慰人啊,这可咋整啊”,我心里默念道,“真没想到他也会哭……。”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个傻*,我逗你玩的,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你都信。”就在我想该如何安慰他的时候,他突然开始嘲笑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刚刚就看你还没走,想逗你玩,哈哈哈哈哈哈……”

“*,你演技可真好,我差点就信了。”,我不禁爆了粗口,装作早就看穿了一切的样子。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在他的笑声中,我转身走了。

“他说的是真的吗?”,我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太阳已经快要落下,街上很安静,我不由自主地想了起来。

那时,我想……也许是吧。

现在,我想……也许不是吧。因为,我也在偷偷抹泪。

 

作者阐述:

看到奥利奥饼干,我就想到了那种外表看起来很坚强,但实则内心很脆弱的人,并且他们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软弱”。他们只会自己一个人默默哭泣,发泄自己内心的悲伤,只要有其他人在的时候就会假装无事发生一样。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认为他根本不可能会崩溃,以至于他就算跟别人表达自己内心的忧郁之后,别人也只会半信半疑。

最后一句我想表达的是说文中的“我”在四五年之后也体会到了王xx的感受,从而与他产生了共鸣,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我没有想出合适的剧情,就只能在阐述里解释一下了。

文笔不好,写的有点乱,请各位大佬指点。

 

8人评论了“食物体验——奥利奥”

  1. 描写奥利奥的时候语言很细腻,描写的很到位。故事联想的也很不错。但是在描写触觉的时候,能否找一个比沙子更容易让别人感受到的比喻。(奥利奥碾碎只有几粒,而我感觉几粒沙子太轻,无法让人比较)。我觉得你可以说:比沙粒更小,更细腻。

  2. 五感都描写的很详细,其中“触”上下两层饼干或许还可以从过刚易折的角度解读一下。故事联想也很符合奥利奥的特征。
    P.s. 四五年前上高中?

  3. 你好呀! 我是爻缘的杨铠玮。我感觉你的故事非常吸引人,尽管是瞎编的,但是很有创意,让我的眼眶都有些湿润了,这是只有亲身经历过类似的事情的人才能写出来的味道,所以,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非常的欣赏你,觉得你的文章非常有特点,很动人。尽管文笔并不十分的细腻,但是文笔不好,情感来凑啊!
    欣赏你!

  4. 比喻很恰当。我从你的故事里真的联想到自己曾经就有这样的同学,看似很乐观,但是实际上将自己的负面情绪都藏进的了心里。

  5. 日尧—季晓康

    倾听日志:
    昨天是中秋节,本来我都准备睡觉了,结果我父母突然叫我到楼下赏月。
    晚上十点多了,小区里也基本没什么人在遛弯,很安静。快要走到有游乐设施那边的时候,我突然听见有小孩在唱歌:“大风车吱呀吱悠悠地转……”。走到近处,我看见了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女儿在一起玩,我们一家三口就站在那附近抬头看着月亮。不一会儿,那位父亲和他的女儿就开始玩“抓人游戏”了。女儿在前面跑着,父亲在后面追着,小女孩还把我们仨人当成掩体躲避她的爸爸。那位父亲丝毫不顾自己的形象,弯起腰来半蹲着跑,边跑还边和女儿一起开心地大笑。我看向了我的母亲,我们俩都不禁露出了笑容。
    几年前的我就跟那个小女孩一样,一直哈哈大笑着玩耍,我的妈妈也不顾形象地陪我一起玩,那段时光是我最无忧无虑几年了。现在我和我妈根本不可能像他们一样旁若无人地在一起闹了,因为我们都会觉得尴尬。在我看来,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地失去了童真,只有在接触小孩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来我们“幼稚”的那一面。
    我想,十几年后的我,也会追着自己的孩子边跑边傻乎乎地笑着吧。

  6. 山精倒是觉得饼干被碾碎后有沙的质感,就是碎渣子感,这让我感到人物挺贴切。
    故事有点儿鲁迅的味道~建议XX改成具体的名字。人物需要名字。XX太伤读者的阅读欲望了。
    倾听日志建议多写-谨慎评论。现在观察不足,议论发得早,有些空洞。小女孩有羊角辫吗?粑粑的高矮胖瘦?月亮的样子?……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