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体验——巧克力派

一、五感

1、视觉

圆锥形的深褐色的巧克力丁,上面有融化的呈液状的巧克力糊 杂乱无章地摆放 厚厚的巧克力层 浅黄色的饼干底 花瓣形的边缘 三角形 被切过的 被锡纸托住的 裂痕 饼干碎

2、嗅觉

远远的浓厚的巧克力味 苦的 香的 甜的 淡淡的饼干味(平淡的)甘甜的 不同面气味调不同:俯下去,全部巧克力味 从底下闻,纯饼干味

3、触觉

黄色:粉屑 干干的 油油的; 液体:粘稠,拉丝 坑坑洼洼的 巧克力层:软的,可凹陷的  掰下来的时候:上下层不整齐

4、味觉

很多层的

大部分是软的 小部分是有点硬度的  

从上面咬去是甜的 香的 苦的 齁的 厚厚的舌苔感 令人厌恶的

从侧面咬去是无味的,甘甜 面包 撕裂感 有嚼劲

大口的时候是苦的 齁的

底层的皮:发霉的味(发酵过的味道)

巧克力丁是先甜后苦的 有股药味

中间是咖啡味的 清苦 软腻的 泥状

棕褐色皮是最无味的

饱腹感

 

二、作者阐述

  总结完巧克力派的特点,我第一个想到的人物形象就是陪酒女或者妓女这样的角色。正面看着是光鲜亮丽、娇媚动人的,散发着迷人的浓香味。但细看她的表面也是有妆容的残缺,细闻她的香水味也是能闻到苦味的。

  她有很多层,最外层是包装好的美人外表,中间是她内心中复杂、不知道是明是暗的咖啡味泥层。细细品味起来是清苦的、柔软的。在最底下,是甘甜的淡黄色面包层。那是她身体里最薄也是最纯净的一处地方。如果不挖掘,是会被尘封下去的。

  所以我尽我最大的努力,希望可以描绘出这样一个复杂的女性。只是没有亲眼见过也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生活,文笔难免有些稚嫩,希望不要太假。

 三、小故事

  绚丽的灯光和嘈杂的音乐声让她有种想撞墙的冲动,好声好气地哄过眼前这个啤酒肚顶天的老大叔后,她终于脱离了那只咸猪手。

  水龙头里的水哗啦啦地流着,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依旧那样光彩照人。紫色亮片裙若隐若现的是那她曼妙丰满的身材,浓艳的彩妆在古铜色皮肤的衬托下更显得妩媚动人。她深吸了口气,一股浓厚的香水味扑鼻而来。都在场子里呆这么久了,这气味居然没散掉。她又深吸了一口气,甜的,香的,诱人的。后味确是苦的,淡淡的苦,令人难以察觉的苦。“哼。”她冷笑着,把刚刚的小费从两胸夹缝之间取了出来,从容地放进了钱包里。

  一出厕所门,她迎面就撞上了一个厚实的肩膀。“让一下。”她没好气地低头说道,眼睛盯着反光的大理石地砖。“你是……”被撞的男人开口了,她见怪不怪地抬起头,难不成又是一个她接过的客?

  她对眼前的这个男人可是真没什么印象,她皱着眉头盯着他的胡茬想。对方不大不小的眼睛也滴溜溜地盯着她:“你不认识我了?是我呀,咱俩初中的时候坐前后排来着啊!”

  她懵了,仔细地在脑海里捕捉回忆的痕迹。难道眼前这个一身休闲西装长着胡渣的男人就是当初在她身后经常捣乱的臭小子?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头发,记忆中他总爱时不时揪她的头发,拿她的黑皮肤开玩笑,说她是皮蛋转世。但关键时刻他从来不掉链子。比如自习课睡着的时候他会在老师巡视的时候及时把她叫醒;有作业没完成的时候,也总是抄他的;肚子疼的时候,他还会帮她接热水。

  莫名其妙地,她心里的坚石开始融化,变成厚厚的、柔腻的岩浆,淌过那片干枯、黑暗的地带。些许的纯真也在被慢慢地唤醒。

  “哦,是你啊。”她微笑着,感觉脸上的粉有点掉落。男人也笑了,摸了摸头。

  “真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你。

  “是啊,我也没想到。”

  “你怎么在这啊?”

  “啊…………和,和朋友一起来的。”他干笑了两声,眼神有点乱。

  “哦……”

  一阵沉默。

  她嘴里含糊,心里却跟明镜是的。在这里呆了这么久,怎么会看不出来这又是一个来场子里耍野的货色。那些儿时的回忆在脑海里戛然而止,她对自己的头发也感到有种莫名的厌恶。刚想说出寒暄的话也被硬生生地憋了回去,笑容也逐渐僵硬。

  “这儿是我的场子,既然是老同学,一会儿我请客。”她熟练地恢复了自信的语气,不等对方反应,转身踏着高跟鞋“噔噔”地往回走。

  她远远就听见音乐里的歌手还在好死不死地唱着,五彩的灯光还在打着。心里火热的岩浆冷却成了说不出温度的岩层,生硬地将她那片仅存的净土永远地封存在了那层迷惑诱人的外表之下。

9人评论了“食物体验——巧克力派”

  1. 关于巧克力的味道就很真实了,另我觉得作者对巧克力派的理解好到位,人设细致,就很厉害。
    还有还有我本来以为女子会勾起回忆叙旧来着,转折就很出乎意料。
    没太看明白“来场子里耍野的货色”是什么啊,是说男子没钱,看她是同学就来白吃食物吗(感觉哪里不太对的样子)。

  2. 日尧—季晓康

    对巧克力派的味道描述的很详细,把每个不同的部分都分别进行了品尝,这样能更好的去感受巧克力派。
    故事写的也很好,人物的形象、性格很丰满,也很贴切巧克力派。

  3. 巧克力派本身就是一个自带矛盾点的食物,“她”就算在风月场所里为人服务,但浓妆掩盖的外表下也还有着纯洁的心。分别这么久还能认出来,看来对方一定是心中意义非凡的那个人。本以为可以找回自我,但没想到他也和那些顾客无异(所以说男人到这里来就基本不可能正常啊 orz),转折很耐人寻味。我想,在两人的相遇中可以再增加一些戏剧性,这样之后的反差效果会更好。

    1. 塑料瓶里的矿泉水——潘岳

      嗯嗯嗯嗯,谢谢你的建议!其实我也觉得这个设定有点老套。我的灵感来源于很多电影里面关于KTV、夜总会的场景……毕竟我真的没去过真正的风月的场所……当时想到这个人设就特别为难,觉得特别贴切,但是又担心自己写不出来。这个真的是我想到的最自然的场景勒(大哭

  4. 塑料瓶里的矿泉水——潘岳

    2019.9.15 倾听日志
    “你说他怎么可以这样,又不回我微信了!”
    面前热腾腾的蒸汽模糊了我的视线,但我都能想象到她脸上的妆因愤怒而破裂的痕迹。
    周末我好不容易想吃顿火锅,却被她拉来吃串串香。虽然同样是开顿荤,但从她约我时拒绝我爸请我们吃饭的念头就可以看出,我要是被她简简单单地拉出来吃顿饭就好了。
    闺蜜的基本作用就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拉来倾听自己的窝心事,你听完我的,你再说你的,互相宣泄。为了这近十年的革命友情,我还是抱着享受美食的心态来了。
    一句话概括,她和她男朋友又闹矛盾了。
    她们本是同桌,却在高二分班的时候天各一方。为了能和她男朋友选上同一个选修课,她放弃了前一年辛苦奋斗的一辩手的位置和今年参加全国辩论赛的资格,和男朋友相约一起上英语演讲。但因为系统原因,男生的系统里没有那门英语,所以他决定选别的。我的朋友就十分生气,要求她们再一起选别的课,可关键时刻他又不回她的微信,她就十分恼火。
    “他总是这样,总在关键时刻不回我微信!每次都有各种理由不理我,每次都是我上赶着找他,他就知道学习,一点也不在乎我。你说我现在连我喜欢的辩论也为他放弃了,他现在还……”
    女人这种生物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她很少能就事论事。她会越说越委屈,越说越心酸,越说越想起以往的伤心事。在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声音会变形,眼泪会止不住地流,理智也会完全丧失。
    “他要是再不回我微信,我就跟他分手!”
    我放下筷子,单手托着下巴,凝望着她泪光闪烁的大眼睛:“那就分吧。”
    她死死地盯着我,一脸楚楚动人的可怜样。
    “对,我就跟他说你要是再不理我咱俩就完了。反正我有的是人追,换一个分分钟的事情。”
    她皱紧眉头,打字的时候好像要把手机戳穿一样。
    “行了,可以吃饭了吧。”
    “诶你看,我一这么发他就理我。不行,我得出去发,这儿信号不好。”
    我还没反应过来,她就朝门口跑去。就这样,我开始了漫长的对桌子的扫荡之旅。过了很久很久,在我快吃撑的时候,她小步地跑回来。
    “行了,解决了。”
    “嗯?”
    “我去选历史了,他去选电子编程了。你看看,他又开始说什么刚刚是他妈找他,叫我别激动。你说他烦不烦?”
    她撇了眼屏幕,转向直视着我的眼睛说:“你说我到底原不原谅他?”
    不经意间,她嘴角有抑制不住向上扬的冲动。
    “我觉得你已经原谅他了。”
    “嘿嘿,是哦。吃饭吃饭。”她兴奋地抓起筷子,在锅里捞来捞去,嘴像失去控制一样咧开。
    爱情这东西碰不得……这是我最直接的感受。
    它虽然能带来最原始、最真实的快乐,但总是伴随着最令人头疼的痛苦和最需要忍耐力的磨合。两个人为了一段关系而顾全这个、顾全那个,总会有一个人自私一些,总会有一个人需要多付出一些。多付出的人虽然心甘情愿,但总不能做到甘之如饴。一段感情的破裂会终止于自私的人的得寸进尺,也会终止于多付出的人的一次“无理取闹”。
    但人们明知道会有那么多痛苦与磨难,却一辈子拼命地去争取,一次又一次地重蹈覆辙。大多数人都活不明白,不知道爱情到底是什么。找到的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维持现状,没找到的就这样憧憬未来。我总是想不通,人类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折磨自己是为了什么呢?

    1. 柠檬牛奶—余越

      这个倾听日志我喜
      (怎么说呢,在觉得爱情这是反复无常的小屁孩之外,仍是被喂了一口狗粮呢(笑
      (以下纯为理论)
      恋爱中的人啊,可能就像是脑里被什么修改过了吧,
      眼睛自带滤镜,耳朵自带隔音,整天提心吊胆的感觉,还让旁边人跟着着急
      谈恋爱感觉确实虽然过程可能很甜蜜,最后也可能不是善终
      但本身应该并不是折磨(的吧),可能心里面觉得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最好的,而且还知道这个人也这么想你,
      就觉得挺奇妙的啊(又甜又蠢玛丽苏的感jio)
      不要太悲(顺毛)
      有些事情可能就是知道最后是折磨,但还是去了,这样的勇气本身就让这个人在发光了鸭
      (据说“浪漫”romantic由法语衍变过来,本来描述的是地位不算高的骑士和尊贵的妇人之间的不可能有任何结果的爱情)

  5. 简直有种想替巧克力小姐姐谢谢你的冲动~你好理解她~
    五感看似写得散,原来是在帮助作者一步步理解她的人物。
    氛围环境(比如小姐姐的紫色裙子、场子里影影绰绰的香脂酒气)设计得好,真的起到烘托作用了咔。
    建议:给小姐姐和小哥哥起个名字。对。再短的故事片段,人物也值得拥有名字。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