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花生不大,也就两三厘米左右。它两头大中间肚子小,特别的饱满,但是并不完全的对称,总会向一边扭着。从它两个头上延伸出十根线左右,平行地包裹在花生浅黄色的外壳上。每一根线之间,棕色参差不齐地勾勒出了一块儿一块儿格子,大多是四边形,但是五边形六边形也有。外壳上淋着一层酱汤,也偶尔有一些黑色的斑点。
轻轻挤压花生,他们用力挤压花生壳,吱吱地滋出了汤水,伴随着外壳被碾碎的咔嚓声,像是轻轻地踩到了一个爆米花。手指拿开露出了一个小缝。扒开缝隙,里面漏出了浅粉色的花生。两粒组合在一起,头对着屁股,一个压着一个。外壳的内部还是格子状的,更像是一片片鳞片。拿起来一粒,拨开外面粉色的一层嫩嫩的皮,里面露出了硬硬的乳白色,颜色和质地像是一颗牙,只不过比较软,一头尖,一头圆。由于刚才挤压了外壳,所以这个花生一捏就变成了两半。从这个切面可以看出花生中间有一个中轴线,在切面凹了下去。圆头的那一侧里面还露出了一个白色的小苗,很硬。小苗从花生的中轴线两侧分了两个岔。
花生的外壳有一股清香,像是身处田野里的感觉,摸完了以后手上都是花生的味道。打开外壳,摁开的一刹那,味道变得浓郁多了,有一股更浓的粮食香扑鼻而来。味道很硬,像是有些坚果香。
花生放进嘴里,轻轻咀嚼,和牙齿碰撞,碎成了一个个小块。舌头有一点麻麻和干涩的感觉,即使嘴里很湿滑。继续咀嚼,小块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味道加重了许多。略微有点咸。咽下去吃后,嘴里还留有余香,舌头感觉被磨平了许多。
他还在健身房锻炼。炸裂的小臂和健硕的肱二头肌上面冒着汗珠,散发着男性的味道。他整个胳膊上青筋全都突了出来,像是一种天然的霸气纹身。作为一个黄种人,很难有人可以锻炼成他这样的了。
“周先生,请问你是如何锻炼成这样的呀?”电视台的美女记者问到。
“其实我在学生时代的时候,老是生病,身体十分瘦弱。我当时那小身子骨,瘦胳膊瘦腿,皮肤可白净了,哪里有现在这种糙样。哎,男人一开始锻炼谁还不是为了找个女朋友,练着练着就上瘾了。哦哦哦,当然健身饮食也很重要,多吃点花生增肌快。”
……
结束采访到家,已经八点半了。他推开门看着自己的妻子正在陪自己五岁大的女儿玩自己做的布娃娃。作为一个普通的健身教练,他每周靠着几个老客户挣点微薄的工资。如今他每天锻炼的目的其实就是想有朝一日可以多挣点钱养活自己的妻儿。
他慌忙的从双肩背里掏出了从健身房食堂里偷带出的剩饭,“今天有电视台的人来采访我啦!”
感觉自己词汇量很不够。尤其是描写气味和口感的时候。除了香和臭,酸甜苦辣咸之外,很难想到其他的描述词汇。感觉看的十分仔细,平常很难体会到这些细节,尤其是里面的小苗。
故事的主角健身教练就是花生。他外表很坚硬健硕,手臂的描写对照着花生的外表。但是他还要为自己的妻儿谋生路,妻儿其实就像是花生内部的两个果实,十分的细嫩,肉色的,需要外壳的保护。当初想到这个故事的动机就是想这个花生的形态像什么,然后就很自然的想到了男性的手臂。
描写的非常详细,尤其是“看”的部分,写出了非常多的细节。如果可以更详细地写出吃的时候的味道会更好。人物想象的部分想法很有意思,把花生和肌肉的形状联系在一起的想法很独特。虽然写的字数不多,但是最后一句“他慌忙的从双肩背里掏出了从健身房食堂里偷带出的剩饭”很生动的写出来了他们家生活的拮据,和上文那一句“多挣点钱养活自己的妻儿”一起刻画出主人公努力工作想更好地保护妻儿的想法。如果能更深入地描写男主的心理活动可能可以更好的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
建议有道理~不如说,写作者主要从花生形象出发去构想人物的,缺乏“精神/气质上的”定位~
联想人物非常恰当。花生剥去了坚硬的外壳之后就只剩下了柔软的内心;展现给外界的印象是强大的肌肉男,而留给妻儿的却是自己最柔软的一面。所以可能把花生比作这个人会更加恰当,而不是这个家。
对于花生本身有独到的理解,故事构思很符合花生,想象力很强。文章对比了花生健硕的一面与温情的一面,生动的将外壳与果实区分,让花生这个人物更丰满了吧。写的真的很好呀!!
把花生仁比作牙非常贴切!其他的描写也很生动形象,小问题“乳白色”能用“硬硬的”来形容嘛……后面的故事很有脑洞,花生联想到肌肉男健身教练也很合适,尤其是对于外表和内核的解释很到位,写的很强(๑•̀ㅂ•́)و✧
根据的成分以及气味(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来给故事中的人物增添特征是比较精彩的环节!!之前对于花生的描写运用了细致,准确的数据或者描述词在我看来也很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什么样子的吃的!
倾听日志——诡异的风扇
晚上睡觉特别热,所以开个小风扇。风扇比较劣质,可以听到里面摩擦的声音。周期性的摩擦声,隔半秒摩擦摩擦一次。这种摩擦声不是刺耳的,而是一种低的,很轻,像织布机那种声音,丝丝转个不停。平常听,没什么感觉,也没怎么在意吧。我心想晚上就静静地再听会儿,结果越听越觉得奇怪,越来越后背发凉的感觉,联想到是丧尸片里,进入一个破解工厂,周围没有灯,就只有一个破旧的风扇在吹,发出这种声音。其实就是自己吓唬自己。
哇捕捉一枚文艺青年!五感没有给我“用词捉急”的感觉,用词的确朴素,但因为观察比较到位,所以把个小花生写得蛮有味道!“淋”“漏”、“踩”“勾勒”、以及小牙、头对着屁股,都到位?
气味是不易描绘的。口感,我觉得每种入口之物在牙齿压磨之下自身弹性毕现,算是一种个性/气质吧,比如豆腐的无声无息塌掉、梨子的汁水四溢、其他某些食物的Q弹(顽强反抗)……
花生自身的气质没有融汇到人物的内核里,是可惜的地方。
倾听日志也有趣,捕捉了个细微之处。破解工厂可以多写几笔,视觉或者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