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的自我评估——张芸镜

关于写作的自我评估

一、我的写作观

1、说起写作这件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认为写作是……?它和生活的关系是…… ?

写作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这里要感谢初中老师,在再需要应试的时候也没有逼着我们写过没有灵魂的东西。我认为写作是一种记录自己生活中好玩的事和自己奇思妙想的方法。它起源于生活,但又比生活有趣那么一点。

2、你认为写作可以习得吗?是否同意“写作是天赋的才能,所以没法教/学”?你认为作家是一种什么样的人?

我认为写作手法当然是可以学习的,但在生活中发现可写的事的这种奇妙品质并不可学。作家是一群感情比普通人细腻上许多倍,或许会比较敏感,善于发掘生活的人们。

 

二、我的写作史

1、在自发/被外界影响(书籍/网文/电影……)/被考试强迫几种方式中,你更多是靠什么方式进入及学习写作的?

开始是因为自己好玩的想法想被记录下来,所以就自己经常写点小日记,编点小故事什么的。初中时候老师会要求每天一篇日记,开始的时候觉得烦,但后来就发现其中乐趣,也是支持我后来继续写作的动力之一~

2、你最得意的一篇作品(如果有),是何时、关于什么的呢?

实不相瞒,就是上次创意写作的“梦“。做了那个梦有一年了,一直深深的记着梦里的画面怕自己忘记,因为实在太美了。终于有机会把它完整写出来的时候,好像终于松了口气,因为那个画面终于不会在我的脑海里慢慢淡去了。

3、在这些文本类型里,你了解哪些?长于哪些?

给老师看的作文、日记、手机备忘录、手账、发朋友圈的话、网文、影评、为学校任务写的文字稿、独立写的小说、菜谱、情书、学科论文、说明书、回忆录或自传……(你可以扩充更多文本类型)

我比较了解作文日记手机备忘录文字稿。其中日记,手机备忘录是我比较经常记录日常想法的地方,日记是会记下来每天结束之后仍旧没办法忘记的高光时刻,手机备忘录则是随时随刻的一些小美好。

你可以举例说明(嘿哈)

比如有的时候坐在学校树下面安静的空地的时候会有一种很舒心的感觉,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在繁重的写文书任务中逃走,去操场的假草坪上躺着,听着一首很应景的歌,这些时刻都是手机备忘录里的常客。

4、如果可以拥有独属于自己的写作时间/场合,你希望那是在哪儿?何时?

我希望在充满阳光和咖啡香气的咖啡厅里安静的角落,最好是刚开始的下午,时间感觉总是过得很慢。这样就会任由自己的思维慢慢自由的随着这缓慢的空气发散,而不是急燥的想要赶紧写个“东西”出来。

5 、在写作方面,你有(过)什么阴影吗?

小学的时候不会写考试类型的作文,被妈妈强迫着坐在桌子前面一句一句的编,然后经常是妈妈说一句我写一句这样子(捂脸

三、我的写作方式

1、你能说出自己在写作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吗?

优势:剧情,内容比较丰富;比较具有创造力;细节比较到位

劣势:逻辑性不强;有时候对情感把握不到位;主题不明晰

2、你喜欢写什么、不喜欢写什么?

喜欢写有意思的短篇小故事和剧情丰富的大故事,喜欢记录自己心情和美好瞬间。

不喜欢写游记和说明文。

3、你有什么个人的写作癖好?

(例如:起或不起提纲/边写边改或者写完再改/自认为写得很慢/不修改完美绝不示人……不做对错判断,只是自我认知)

写完之后假装自己失去记忆,把自己设置成不同人的身份,然后回看很多遍,检查自己叙事有没有很清晰,能不能让别人理解,逻辑对不对,会不会看起来很奇怪。

4、什么情况下,你愿意把自己的写作和他人分享?你讨厌怎样的作品分享方式?

当那个人的三观和我很相似,或者有很有趣的构思。我的作品把我自己深深感动,或是有意思到我自己都想笑。我讨厌研讨会或presentation那种形式。

四、和写作相关,我的生活方式

1、你喜欢读书吗?你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什么类型的书会让你敬而远之?

喜欢。喜欢对感情描写细腻,让人感到治愈,让人心理上感觉舒服的书,也喜欢情节有趣设定清奇的书。有时候如果书里有一个很饱满的人物也会很吸引我。敬而远之的是那种文笔较硬,逻辑不通顺,或者一直在说理的书。

2、你会他人分享你的阅读体验吗?如果有,是怎么分享?

有的,就是会讲一下那本书有趣的地方,比如好玩的情节好看的插画等,吸引他们去读。有时候如果在书里看到一句特别特别有感觉的话,也会很珍惜的拿出来跟朋友们分享。

3、在文艺和娱乐的大范畴里,你喜欢什么?

(例如:画画/电影/评书/看综艺节目/网文/漫画……可以具体说)

你是喜欢欣赏,还是也会创作?

我比较喜欢电影,综艺节目和网文。自己会尝试着写一点点,但往往总被情节圆不下去和总也想不好的人物设定强行结尾。一直有一个很想拍电影的梦,感觉有一些想法特别特别像变成视频的形式,但是感觉自己技术不够高,也不想毁了创意,所以暂时没有创作的想法。至于综艺的话,我认为好的综艺常常能让我学到道理,这是我很喜欢综艺的一个原因。

4、作为一个人类,你觉得自己长于什么?短于什么?

我认为我长于社交和想像:在陌生的环境里交道新朋友似乎从来不是我害怕的事情,有时候需要出一个想法或者创意,我也不会感到很困难。

短于恒心和信心:我很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但总是缺少坚持做下去的恒心。同时,我有时候对自己总是不太自信,总是因为各种原因的不自信而错过很难得的机会。

 

五、我在创写工坊里……

1、参与这门工坊课,你有什么期待?

首先,希望能听到更多有趣的想法。这门课里,不止有我在创作,还有很多有才华的人,这让我时常很期待。同时,希望可以写出让自己或者让大家觉得有意思的作品,分享有趣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2、参与这门工坊课,你有什么焦虑或担心?

怕有时候会想不到好玩的东西可写,或者一不小心写的很无聊。我对自己作品最大的要求就是要“有趣”。如果写出不有趣的作品,我可能会很沮丧。

3、你有什么写作或交流方式上的个人癖好,希望在这门课上得到支持或帮助?

我写作的时候喜欢沉浸在里面,这个时候希望不要有人跟我说话让我“跳戏”,交流的话喜欢简明扼要的那种我需要改什么,而不是宽泛的“缺乏深度”一类的评价。写作的时候逻辑总是不大通顺,希望同学们和老师可以帮我理理逻辑。

 

 

 

工坊学习计划

1、写作观念建设

你有没有想过,围绕“写作是什么”这个话题,自己还有否好奇或者愿意深入了解的?

我最想要了解其他人写作的时候心里是怎样想的,我自己在创作的时候一般不太列大概,完全是按思绪走,脑子里像在演电影,希望知道别人写作的时候脑子里会有什么~

或者别人会基于什么进行创作。我个人会基于现实为底,然后疯狂想像,但我知道有人会基于一个很有道理的“想法”,这让我很好奇,完全凭空的写作会是怎么做到的~

2、写作能力建设

你想要在哪(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例如:想象力、对文字的掌控能力、写人物的能力、把握节奏的能力、写长(短)一些的能力、突破类型或文风局限……

我想拥有自己的文风~这个愿望已经有很久啦,我总是会不经意模仿别人的文风,以至于我现在还没有自己的文风…

3、写作心理建设

你有没有想过去改善自己的某些写作心理?例如不敢下笔、不愿与任何人分享、追求完美但却总是烂尾、担心自己没有(缺乏)才能……

主要是懒得下笔或者烂尾吧,经常因为怕烂尾而不敢写。我时常有奇奇怪怪我自己认为很有趣的想法,但老是由于懒得下笔就任由他们从脑子里溜走了。我想事情的时候时常是“顺序”,也就是很多时候写到一半还不知道结尾会是什么。这就时常导致我“烂尾”:(但我又真的不会先想到结局后编故事,这对我来讲有点没意思。。。

4、你如何准备未来把写作用于个人生活中

例如“我觉得能应付高考就可以了”“我想拥有自己的文风”“如果能突破瓶颈,我觉得自己更更上一个台阶”“或许未来我会试试小说诗歌”“或许明年暑假我会在LOFT连载我的游记”“通过写作发现自己的更多可能性”……

我希望可以自己开一个公众号,记录我每天的奇异想法和写的小故事。现在的话是在微博里面~

4人评论了“关于写作的自我评估——张芸镜”

  1. 梦那篇很硬气!
    这股气质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写作习惯是很好的习惯了(也许就是作为作者自然养成的ba)
    喜欢你对作家的理解,我脚着还得加一句,就是能耐住寂寞(跟自己的人物共舞)……
    完全不用担心什么。有意思的人写在厕纸上的都会有意思~~一起开始啦

  2. 曼达林---张芸镜

    对象:中关村大厦上的天台栏杆,上面有很多手爪印
    主题:不同(大概会挑选几个)人们心里堆积的压力,焦虑
    构思:“我”是天台上的一个栏杆。天台仿佛是所有人发泄的地方。打电话,抽烟,摊牌。比如有一个白领,他天天来这里抽烟,烟头堆了一个角落。比如从农村来打工的年轻人,背后一整个要支撑,家里打来一个个电话像一座座山压在他背上。比如有一对办公室情侣,被发现后在天台上的对峙。“我”的想法?
    问题:还是同一个问题,怎么写才能让这个主题不落俗套,或者说怎样写才能不让这篇文章变成单纯的“倾听——想法——再倾听——再想”呢?多个故事线会不会显得好乱?
    感兴趣的点:都市压力,对于小故事非常感兴趣

    1. 唔,这的确就是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了~
      曼达林的意思可能是,不希望只是纯粹的记录。那么,
      可能需要一个“主题”,让故事有推进的力量~一开始,可以没有明确的主题。但希望有个模糊的方向感,边写边往某个方向摸索
      真的需要去想,所谓“压力”是个什么东西?带着压力生活的人们前路会是怎样的?……

  3. 问题:
    真的有这么一个花瓶吗……
    以及,
    花瓶自己的“瓶生欲望”是什么呢?带着它的温度去写,会不会有可能避免俗套呢?(否则,所谓“旁观者的眼光”已经把主题都定好啦,写不写的很难出新东西)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