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的自我评估 牟泽霖
一、我的写作观
1、说起写作这件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认为写作是……?它和生活的关系是…… ?
在我看来,写作是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我的过程,通过阅读他人的作品,作者的性格特点、价值观等可以从文字中流露出来。我认为写作和阅读不仅是与他人的交流,哪怕是没有读者,自己在阅读自己作品的时候也是自我对话和对自我的重新审视。同时与生活化的交流相比,文字经过了沉淀和打磨,更加精炼和富有美感。
我认为写作作品是一种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也高于生活。生活体验为作品赋予了真实性和感人性。
2、你认为写作可以习得吗?是否同意“写作是天赋的才能,所以没法教/学”?你认为作家是一种什么样的人?
我认为任何技能都是分为先天天赋和后天习得两个部分的。写作是表达内心的过程,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潜力成为作家。但这份内心如何能加以打磨和修饰才得以呈现在众人面前,捕获他人的芳心,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这些修饰的技巧是我们能够后天习得的,这也是写作课的意义之一。但至于如何敏锐的感知身边的事物,如何发现生活之美,我认为则更依赖于一个人的天赋以及他的童年经历了。
狭义上的作家是指上述的柔软内心和丰富技巧兼备的一群人,他们是职业选手-或许不是天生的适合写作(如果认为写作是私人的事情的话)-但他们的作品最能触及大众的内心,具有普世价值。但广义来看,我认为所有能成功表达自己的人都是作家。
二、我的写作史
1、 在自发/被外界影响(书籍/网文/电影……)/被考试强迫几种方式中,你更多是靠什么方式进入及学习写作的?
更多的是通过考试。写作不算是我的“本能”,我的本能是抒发情绪。但是考试给我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2、 你最得意的一篇作品(如果有),是何时、关于什么的呢?
是小学时候的一篇作品《我的小乌龟静静》,是第一次语文老师夸奖我的作品,并把我的习作放到网上,现在百度上搜我的名字第一条就是它。可能后面的几年不管我写了多好的作文,搜百度弹出的第一条还是这篇作文。也是有代表作的人了。
3、在这些文本类型里,你了解哪些?长于哪些?
给老师看的作文、日记、手机备忘录、手账、发朋友圈的话、网文、影评、为学校任务写的文字稿、独立写的小说、菜谱、情书、学科论文、说明书、回忆录或自传……(你可以扩充更多文本类型)
给老师看的作文:所有学生都很熟练,我不例外。
日记:很少,我只在老师要求的时候写过短短几个月。没有形成习惯。
手机备忘录:这个经常,几乎是每天一条。但大多数是自己的摘抄,自己的创作还是少。
手账:没有尝试过。但是收集过好看的胶带,没有配文。
发朋友圈的话:朋友圈的性质更适合发生活状态,后一步的思考和提炼更适合留在纸上。
网文、影评:没有尝试过。
为学校任务写的文字稿:这个经常写。其实我文笔不算太好,但老师一般喜欢交给自己宠爱的好学生干这种活。我初中时恰好是。
独立写的小说、菜谱:年轻的时候写过青春伤痛文学,都半途而废了。
情书:没有尝试过。
学科论文、说明书、回忆录或自传:有以后尝试的意向。
3、 如果可以拥有独属于自己的写作时间/场合,你希望那是在哪儿?何时?
在家,飘窗垫上,背靠抱枕,面朝阳台。
5 、在写作方面,你有(过)什么阴影吗?
目前还没有。上完这门课之后….可说不好。
三、我的写作方式
1、你能说出自己在写作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吗?
我尽量。优势是文笔还比较成熟,逻辑性较强,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劣势是有时会选择困难症,常常犹豫不敢下笔,另外新意也比较少。
2、你喜欢写什么、不喜欢写什么?
体裁上:喜欢写散文、小说;不喜欢写诗歌、戏剧。
题材上:喜欢写人物、事件;不喜欢意识流。
3、你有什么个人的写作癖好?
(例如:起或不起提纲/边写边改或者写完再改/自认为写得很慢/不修改完美绝不示人……不做对错判断,只是自我认知)
非常容易纠结,会反复修改和“往回看”,会担心读者发反应不好。另外我很喜欢列提纲,甚至会把每一段所占的大概行数提前划好线。还有写作的开始的时候特别喜欢凑到整点在开始写(比如11:56打算开始写作的话就会等到12:00再落下第一笔)。
4、什么情况下,你愿意把自己的写作和他人分享?你讨厌怎样的作品分享方式?
我比较纠结。我一般不喜欢自己朗读自己的作文,这样别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自己的身上,会很紧张。我最喜欢让别人读我的作文,自己偷偷看其他人的表情。 不喜欢自己朗读。
四、和写作相关,我的生活方式
1、你喜欢读书吗?你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什么类型的书会让你敬而远之?
我很喜欢读书。主要喜欢的类型:
- 1) 深沉文艺类:比如加西亚马尔克斯;钱钟书;余秋雨;想文艺的时候来一波。
- 2) 休闲娱乐类:包括部分课本、高考的名著阅读范围;毕淑敏;东野奎吾,最常读的一类书。
- 3) 发泄情绪类:《霸道总裁的契约妻》……
2、你会他人分享你的阅读体验吗?如果有,是怎么分享?
比较少。有的时候会茶余饭后和家人讲一讲,
3、在文艺和娱乐的大范畴里,你喜欢什么?
(例如:画画/电影/评书/看综艺节目/网文/漫画……可以具体说)
我其实娱乐生活还挺少的。不怎么去电影院,也不太追剧。会看一些悬疑小说和推理类综艺。
你是喜欢欣赏,还是也会创作?
我更喜欢欣赏。当然我也喜欢创作完之后自我欣赏。
- 4、 作为一个人类,你觉得自己长于什么?短于什么?
我善于使用工具、语言交流、用两腿直立走路之类。
短于—鉴于自己做人类的时间还比较少,没有经验,还在适应中。
五、我在创写工坊里……
1、参与这门工坊课,你有什么期待?
希望能够感受一下写作的乐趣,不带目的性的写作什么的。
希望自己对于“大框架”的写作不再有恐惧心理。能够做到一次性写下大约2000字以上的文章作品。
想象类的文章,在构思架空世界、人物设定的时候能够更加注重逻辑线和时间线,这方面不要出现大的bug。
更加具体的,高质量的完成每一次的任务,反复修改,尽量完美。倾听日志每周的字数不少于800字。
2、参与这门工坊课,你有什么焦虑或担心?
害怕自己的作品不被他人接受。创意写作不像考场作文,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几乎是把自己的内心敞开了给别人看了。
还有就是,可能受到完美主义的影响,完成一件作品时在快要收尾的阶段会拉的特别长,出现拖延和焦虑的情况。导致作品的结尾卡壳、写不出来。希望自己能够更好的平均安排写作的不同阶段所要花费的时间。
3、你有什么写作或交流方式上的个人癖好,希望在这门课上得到支持或帮助?
暂时还没发现。我希望不要有被点名必须要发言的时候。
我很喜欢free writing和倾听日记的环节,这能让我收集更多平时生活中的小脑洞、小灵感,利用他们作为写作素材。我也很期待能够用自己的作品和班上的其他同学相互品评、交流,甚至结识同好。
工坊学习计划
1、写作观念建设
你有没有想过,围绕“写作是什么”这个话题,自己还有否好奇或者愿意深入了解的?
一般来讲要给一个东西下定义还是很难的。我觉得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个话题的最好方式就是多写作,习惯性的写作,在过程中慢慢了解。对于多写这件事情,我是责无旁贷的。
2、写作能力建设
你想要在哪(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例如:想象力、对文字的掌控能力、写人物的能力、把握节奏的能力、写长(短)一些的能力、突破类型或文风局限……
我很希望提高自己的:
- 想象力 能够天马行空的想象。总觉得随着年龄大了越来越被禁锢在固定的模式里。
- 决断力 能够从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准确的判断出一个最有价值的,并且说写就写。这是我认为自己最应该在课上加强的能力。这个更具体来说,就是“舍得”,自己要能够在众多素材中忍痛抛弃绝大部分,同时对于已经选定的思路就一条路走到底,不要顾左右而言他。不要当渣男。
- 文学积累 这个更不必说,是一生的功夫。我会尽量做到阅读班级内每一位同学的作品,以及其他班级的好作品,这也是一种很有效的积累和自我提升。
3、写作心理建设
你有没有想过去改善自己的某些写作心理?例如不敢下笔、不愿与任何人分享、追求完美但却总是烂尾、担心自己没有(缺乏)才能……
不敢下笔(之前已经说过)。另外希望自己考场心态(在限定的时间内写出作品)的能力能够加强。烂尾也在之前提到过了。
- 你如何准备未来把写作用于个人生活中
之前说的,因为我学理,会用于写学术论文和事件纪录。也希望能够通过写作、阅读自己的作品和自己融合的更好。学会自洽。
短期来讲,让写作成为自己高考时候的加分项。
长期来讲,让写作成为自己的生活美学的一部分。另外以后教孩子的时候如果能自己写故事讲给娃娃听,当个酷妈妈。
整点起笔哈哈哈
霸道总裁哈哈哈哈……
其实(说正经事),敲敲敲喜欢你对于写作的理解!!!就是“自我对话”和“重新审视”这几个字。感觉好棒~
其他的,就一起经历好了,不过点名发言是有可能的,但如果不想说也可以告知山精哒~以及学习自洽是一生的事情,荣幸创写课被纳入您的人生规划~
谢谢您!我很喜欢在自己知道问题答案的情况下被点名发言的。您可以在我回答完问题之后露出迷之微笑,并且煞有介事的点头,我会极大的提升自信心~
已经做了初步的修改,主要是把自我“计划”的部分做了具体化~很高兴能收到您的评价,更高兴我能有修改的机会~期待您的reply。
本精来reply了~本精不想提问以表达“当众考一考你的水平”的意思~平时偶尔问个啥,说不出来也没啥的,据实回答就行~更希望讨论多一些,双向/多向的,然后大家通过讨论激发新的想法、而不是互相表态“我知道的最多”。
不当渣男很赞了。
想当酷妈妈更赞。我现在是个不算酷的麻麻。希望你超过我~
当然!我尽量~
倾听作品构思:
主题:流浪猫和废弃管道的相依为命
前半段恐怖/阴暗,后半段治愈。
主题可能是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之类。
对象:废弃管道。猫为第一人称视角。
构思:
1.静物描写:管道是被废弃在小区里的暖气管道,当初是被用来供暖的。猫是黑色的,毛色油光发亮,有一双绿眼睛,气质有点像唐泽雪穗那一挂。
2.发展1:最初的那两年,管道温暖呈乳白色,雪穗最喜欢冬天在那里小憩。当然是偷跑出来的,雪穗被一家富贵人家很娇惯的养着。管道的气质是稳重的、温暖的。
2.矛盾1:但变故发生,小区拆迁,管道因为没有用处被废弃,但体型巨大免于被拆卸焚毁。雪穗也被送到了保安室,但很快,保安室也不在了。于是命运同时发生转折:暖气管道-废弃管道;家养猫-流浪猫。
3.发展2:于是猫和管道时常聚在一起,管道成了雪穗最好的避难所,遮风挡雨,日复一日。雪穗对人类社会很是有怨气,但经常收到管道的开导,管道很默默地养活了包括雪穗在内的一众小鸟,小植物,小落叶。
恶人是一定会有的。小的烧烤摊贩喜欢捉住流浪猫狗宰杀并当作牛羊肉串售卖,从而获得利润。尽管雪穗已经瘦骨嶙峋了,但皮毛兴许还能卖钱。于是狩猎和杀戮开始。
4.矛盾2(高潮部分):捕猎队开始追杀雪穗了。尽管雪穗很聪明, 但有一天他们拿着电击棒追逐;雪穗逃到了管道里面。他们的手伸不进去,毫无办法。怒极,拳脚相加在了管道上,它被踢得坑坑洼洼,遍体鳞伤。但雪穗一点伤都没受。
开始雪穗实在是太饿了。它猜到了那份食物可能是一个诱饵,但它还是忍不住吃掉了一些。它被抓了起来。但它不想死在那样的肉串店——它想死在管道里面。它抓破了自己的皮毛,肉翻出来,漂亮的毛色不复存在——人们于是终于放弃他了,他彻底失去用处。
5.发展3: 雪穗踉跄的走到管道里面,冰冰凉的,它躺着却很安心。它死在了管道里面。中间靠上的那一截,心脏的位置。
6.结局:管道被封死了,不为人知的带着一具尸体。
PS:比较仓促的构思,还没有经过细细的咀嚼。希望能够在下节讨论课上汲取新的灵感。
1) 我会坚持想要的点
老师的评论有启发到我了,可能想表达出那种生命的野性和韧性。我希望能重点对比世态变迁后两个对象生命状态的变化。希望把文章写的有张力,不追求恐怖。
2) 我可能遇到困难的点
害怕把“雪穗”描写的太突出了,但其实我的写作重点是管道。通过管道对猫的照料、引导突出他的性格特点。希望不要把重点写偏。
阶段性总结&作者的自我评价
倾听着学校里的这段废弃管道,写了一个有点阴冷凄凉的故事,但其实最初选择它是因为曾经有过温暖深刻的记忆。高一的时候和刚认识的两个小姑娘,大家彼此熟悉又有些生涩的阶段,因为一次偶然的少女幻想相约来到这个管道旁边的凉亭里吃午餐。当时正值冬季,整个天台毫无浪漫可言,只剩下我们仨和看着格外阴冷的管道遥遥对望。几个人嗦粉聊天,倒是颇为开心。好像就是从那时起,人们一旦一起干了件什么蠢事,关系就迅速的变得活络起来。
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选择它的。所以怀抱着这样温暖的记忆,和对它客观、冰冷的认知交杂在一起,果然产生了颇为奇妙的化学反应。从倾听日志到《觅》,有读者的评价觉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我写的时候没有太多这样的感觉。我一直相信《觅》所想表达的内核是温暖纯真的,其中所流淌的也是一种相濡以沫的美好情感。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觅》确实倾注了我很多心血,开头的几天迟迟不敢动笔,茶余饭后放在心里一遍遍的磨,最后两天才起笔,所以最后也是卡着点写完的。我写的时候其实是没有经过太多的挫折,好像文章已在胸中,我只是顺一口气把它写下来。第一遍是给我妈看的,她看到最后主人公死的那段哭了,我心里还觉得奇怪——明明是挺美好的小故事啊?
我记得自己当初写作品构思的时候说“想把羸弱的生命在命运的洪流里挣扎的那种蛮性表达出来”,这话其实挺狂的。但我确实这样做了,我从一个活了十七年的人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我把自己对于命运的理解,对于时间的理解全部放在了这篇文章上。有些话平素我是不敢对人说的,但好像塑造两个角色,经由他们的嘴说出来就合理很多。读一个人的文章就好像是在和她进行精神上的一场对话,这话是真的。创意写作好像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它给人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那些古灵精怪的狂想都能从这条缝里流出去。写作就是表达,这个道理,我在过去的八周中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
我是一个特没自信的人,初中班主任在毕业的时候送给我的四个字叫“兢兢业业”,其实我还挺受用的。这一回在这个班里当了一次学姐,好像写作的水平也还可以——我的毛病很快就被惯出来了。
在芒星班的下半程时间里,我希望自己能往回收一收,多和班里的同学交流、学习。对于写作技巧方面,也该好好琢磨一下了,不能总是这样的野路子。
收集评价:
1. 曹慧青 母亲 女 48岁
欣赏你的作文不是第一次了,但是这篇文章还是惊到我了,题材,描述方式,语言都十分老练,最重要的,情感表达含蓄却有力量。从中我读到了猫咪的无辜,管道的无奈,弱势群体对温暖的渴望、寻觅和彼此相惜,深深的同情和感慨,尤其是接近尾声部分,不忍细读,眼睛湿润,可能这就是一个文学作品的感染力。
如果说有缺点,就是个别描述可以更加精炼,目的性更强。
2. 牟世忠 父亲 男 48岁
怀着震惊与欣喜读完这篇美文,很高兴也很惊讶地看到笔者作为中学生有这样的视觉、观察和思索,这是我们那个时代所没有,或者我作为典型理工风格男没有接触过的.文笔细腻,每一句都很精彩值得再三品读。
第一句话就激发人的内心里读下去的兴趣…”有一只毛色漂亮的黑猫颇为有趣。似乎这家人的尊贵富庶尽数体现在这只猫身上了”,描述得够深刻而尖刻……猫的视角看事事变迁,代入感很强,刻画得深刻且触动人得感悟……”养尊处优的女主人仿佛是在一夜之间迅速的苍老了起来。家里开始充斥着争吵声和女人孩子的哭声,而男主人再也没有来给我添过猫粮了。我从来没见过女主人那样撕心裂肺的哭:我只见过她拿着逗猫棒和我玩的样子”……对于“猫生经历”描述得很形象,读起来很有意思,仿佛是现在纷繁社会的某个小鲜肉、小明星的人生写照.
“小区里活得最久的老猫向我警告虽然调皮小孩很可怕,比他们更可怕的是偶尔会来这里捕猎的一群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不属于这个富庶的小区。他们从四面八方的街坊摊贩中汇集而来,贪婪的定期来抓捕流浪猫狗据为己有。稍漂亮些的,会被包装成纯种猫快递到各个城市的宠物店中售卖;稍微次一些的,只能宰杀后把肉和皮毛分别低价卖到烤串吧和饰品店里面”……似乎对于猫的世界、猫的产业链很熟悉,真不知道笔者是不是贩卖过猫。
我不明白笔者为什么要把美的东西撕裂给我看到。猫的境遇和结局,让我的心狠狠地扎了一下,同时也引起了我更深更远的思考…不知主人公猫如果有来生,她还会不会这样过……也许“流浪猫”是值得学习的,最起码有独立自主、应对恶劣环境的勇气和基本能力,虽然辛苦但是生存能力更强.
美中不足,也许结尾可以不用那么直接和沉重,可以留有一点遐想空间。实在不忍看到和想起那只可爱的有故事的猫离去,建议也有照顾一下读者的心境。
3. 秦亦初 朋友 女 16岁
哞哞这篇小文,读完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语言流畅!给人一种平实但是不乏细节与生动的感觉。在不以个性化和标签化的风格打招牌的情况下,竟丝毫不让人觉得平淡,滑腻,刻意或堆砌。我以为这是极不易的,因为需要较高的文字功底。
第二者便是其视角切换写法的巧妙。不禁让评者想到《穆斯林的葬礼》,二者都是在每个章节(或段落)都切换一次,不同之处在于霍达切换时空,而牟切换视角并保持第一人称。此种写法避免了某种程度上第三人称交代事实和心理时杂乱且冗长的难题,为读者提供多个想象空间和思考角度,让阅读过程更加津津有味,提升文字的可信度,增加两个命运之间的碰撞感,增加代入感和参与感。
至于故事本身,虽说评者深知是一个不以大起大落的情节抓人而以回味无穷的情感动人的小故事,但个人认为二者的遭遇和经历(包括心理)是表达情感的主要载体,其精致度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让我来执笔修改这篇小文,我会首先专注于增加猫和管道二者的成长(或者说转变),尤其是因对方的出现而发生的。举个栗子? ,微调成这样:
管道一开始很自卑,因为所有的猫狗人都在自己身上随意踩踏、划割、击打,从未被平等地对待过。它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认为都是因为自己没有心脏,没有心跳,如同所有冷冰冰的金属们,都是一样的待遇。它看到那些有心脏的生物都能经历关心和被关心,十分羡慕。
直到一只小黑猫的出现,他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也能给一个有心脏的生物以安慰和关照(取暖),并且即便是有心脏,有情的外衣下也很可能是无情甚至丑恶(男主人在外花天酒地)。
它发现自己和小黑猫之间有了奇妙的“羁绊”,产生了某种纽带。在一次小黑猫的逃亡中,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沉重凶猛的击打落在了它身上,但却保护了小黑猫。它并不觉痛苦,并且感受到这一声又一声的锐器击打,就是自己火热的心跳。
可就在它感知到自己拥有了心跳的同时,小黑猫已永远的失去了心跳。
如上,小黑猫也可以有类似或不同点转变(或成长)。这样稍作减添,可以使故事的情感更具有层次、冲击力和回味。(而且悲剧感不减反增)
并且,评者发现作者有很多妙极的前后呼应,比如小标题的心脏与文中的心脏,以及小标题的风和结尾的风。不过好像只是存在,没有更重的分量。尤其心脏这一意像在猫处体现不足;风这一意像只在开头结尾出现。
以上只是评者阅读后一些不成统的思考,可能对作者的主题和情感有认知偏差。且这个故事真的感动到了评者,才有欲望执笔做一点点从个人审美角度出发的小改,仅是作为参考,希望可以对作者有所微助。
最后我回归一下画风:哦哦哦哦太强了不愧是我的近身之人啊哈哈哈嗝!观察情思如此之细腻,句读行文如此之飞扬,情节回味无穷又暖又治愈又感伤,写法如此独特精妙,太棒了aaaa!!!我飓风赞美!在我心里她们班她是第二没人能是第一!!!
4. 刘畅 朋友 女 16岁
闪光点:
1.文章的结构很棒,每一个部分的第一人称的指代是在来回切换的,第一人称可以满足读者的情感诉求,缩短与读者的距离感,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和思绪去辨别到底“我”是谁。而且倒叙的写法能让读者感到一下子恍惚,又一下子回过神,很有意思。
2.全文的细节描写都太到位了,一个个细节构成的文章会给读者营造出很细致和丰富的画面,不论是感触还是客观的描述都很棒。
3.风景的描写和事情的发展结合的太棒了,特别最后喜欢猫猫回来的那段描写,营造出的氛围很微妙,也不能完全算是反差,太巧妙了。
建议:
如果附加上小标题会不会更好一点呢?作为读者,读前面部分的时候感到恍惚过度,甚至误以为有两只猫猫。小标题上加以引导的话,会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吧~特别是人称、代词的转换上,比较容易把读者搞晕哦
5. 赵一鉴 老师 男 25岁
写在前面:题目再想一个么要?感觉这两个和文章都对不上号。
闪光点:
文章的叙述比较有趣,能够通过时间与视角切换比较自然地推进剧情。
问题:
文章的逻辑与起伏:
1、 初始的对管道的描写并不能帮助我构建出管道的形状与功能,直到在我上网看创作的来龙去脉时才明白为啥能钻。
2、 大概管道千千万为啥是这个,我感觉需要一个理由,一个可以说服读者体会到这个管道特殊的点。
3、 主人公(管道)只有功用上的变化,没有内心的转折(冷漠到温情,无法理解到共通),设置转折点?
文章主题的明确:倾听大作业是字面意思吧,需要在文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么?大概文中的心跳声或者说是风声没有很突出的体现出来,叙述基本上以观察和内心活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