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阐述:感觉文章里走路的那段儿就跟当时看见她的时候差不多。看到她的时候她给我的这种身份的感觉还是挺强的。以及写着写着好像就成了谁谁谁的一天了……
• 床
一个单人床,被子都摊开在床上,显得床好像很软(但其实是硬板床)床被两个墙角包围起来了,为了节省空间。
周围没有什么装饰。床是黄色木头,被子有很多格子花纹。
• 冰箱
小的方形冰箱,有点泛黄。冰箱里不是很满但口粮充足。有进口饮料,还有一些吃了一半的罐头。肉倒不是很多。
•每天⼊睡前最后⼀件事
就是瘫倒在床上躺着看手机
•受教育程度
应该是大学毕业生 是外地的211 毕业之后来北京四五年了
•喜欢的书、电视节⽬
她会看一些有关人生哲理的书吧 电影喜欢看温馨的那种
•怎样跟妈妈说话
有点应付差事的感觉。像朋友。
•最好的朋友
朋友是单位同事。以前的朋友都不再联系了。
•包
一个棕色的小包,材质看起来有点像皮的,双肩背。是单色的。看起来和穿的衣服一样“合乎礼仪”。
•精神状态/失眠原因
她有一个不能跟人说的秘密
•他/她最害怕什么?有过什么噩梦吗?
她最害怕失败 害怕在北京“混不下去”。梦见当初自己在大学时期的闺蜜,梦醒发现和他们的关系越来越远了,算是噩梦吧
•你见到他/她时,他/她正要去哪⾥?
她像要去约会。但寻寻觅觅穿过中关村广场 在新中关逛了一圈之后,终于终于找到了欧美汇的优衣库。她走得很急,不知道有事儿还是习惯了。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依靠的是本能、逻辑思考还是情绪?
她不是很理性诶!走路弯弯绕绕的不走直线 还不用地图 找个店铺也找不着。但她很明确她的终点是哪儿
•最难忘的事情
来北京—中关村—某个大企业上班的第一天
•周⽇下午他/她通常在哪⾥度过?
如果不是单位需要加班的话 她会在家看上一个电影
15、⾝体特征?
她160左右吧,不算胖但更不算瘦。长发快及腰了 棕色有不明显的波浪 有刘海儿
16、⾝体语⾔(表情/⼿势)的特征?
站定的时候会翘起一只脚,支撑在另一只脚上
表情有点呆呆的 平时动作有点乖
17、喜欢(讨厌的⾷物)?
喜欢面和羊肉泡馍(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她有可能是陕西人)还有白巧克力
18、最后,他/她的名字(出⽣⽇期)
94年 3月 金梧蓝
今天她26了……起床之前看看手机,领导发来的催工作通知,和来自妈妈的情感调查……她叹了口气,大约让床塌下去了几毫米。拉开那个显然不想被打开的冰箱,拿出了昨天晚上定的炸鸡和库存了很多天的果汁,她想起了7种和领导请假的借口,但都默默被自己驳回了。于是将没吃完的东西放回冰箱,在衣柜前她又找到了动力——一条很仙的蓝裙子,是她刚刚买的,只是为了开心。在镜子前转个圈,又卷了卷头发,背上她精致大方的小双肩背,就算即将要挤7点钟的四号线,她也很开心。
说来也怪,一起工作了一两年的同事,前几天突然问她生日哪天,猝不及防下她只好答了一个“上个月”。话一出口,就瞬间倍感轻松,好像关于生日的问题是眼前一座大山一样被移走了。可现在站在后背和后背、头顶和肩膀中间,她突然又有些后悔,仿佛一种叫做落寞的感觉突然迅速侵蚀她的心脏。嗨,管它呢!待会儿进了办公室就不这么想了……“海淀黄庄站,到了……”
坐在电脑前,对于之前可笑的想法只是冷笑一声,就换了一副知识分子的状态,时不时皱紧眉头,把眼睛倾向电脑,时不时又很悠闲,从上往下地透过快要从鼻梁滑下的眼镜看电脑,手像机器一样不停敲字。中午和同事点外卖的时候,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晚上也应该吃点儿好的才对,于是在与同事说说笑笑的同时陷入了沉思……
终于,五点半的时候,她从e世界的广场走出来,像快要迟到一样地走路,像要甩掉跟在身边的人影一样。虽然她并没有想这样做,可她几乎是走出了从单位到新中关最远的路程,像是在躲避她身边的什么人影。不过她就算多走了这么远的路,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不知道生日这样意义重大的一天该吃什么好……终于,她抬头看见右手旁一个肉夹馍店,身体就不听使唤地转了过去。她不知道为什么,之前一直觉得自己的家乡和生日一样不需被别人知道,就以“它有点土”为对自己的借口,一直没有和这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任何人提到过,想要抹去自己身上全部属于自己的印记,以融入大家。但今天很奇怪,今天她突然又喜欢起了自己这个有点酷的家乡,她点了一碗特意加了很多辣的油泼面,吸溜吸溜地吃了起来。在她的脑海中,她抱着家乡特有的巨大的碗,发出了吸溜吸溜的声音。然而她还是用手挡着自己的蓝色裙子,时不时将卷好的长发往后背梳一梳。尽量放慢速度去享受,但还是以令人感到空虚的速度吃完了一碗面,又速速上了路。
好撑……她的胃已经很久没有获得过这样的殊荣了。那在胃里燃烧的辣,比她还是个黄毛丫头的时候可差远了。那时候和然然和汪汪一起吃饭的时候,每天夜里都在大学宿舍旁边的羊肉串店里留下很多光荣的战绩——“冰峰”饮料和啤酒瓶可以堆满一墙角,而竹签子一把握起来多得就像一棵小树。最重要的是,每天都会对一些好无厘头的事傻笑着,好像有没有明天已经无所谓……余光里很多人影都超过了她,她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又走神了,于是加快脚步,走到了蛋糕店前……
买了一个很大的蛋糕,拎回家,在不低的回头率的回家路上,她还是很开心的,却又有点不舒服。她好想把手伸进蛋糕里抓着吃,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但终于,她有了这个机会!在很狭小的公寓里,她坐在沙发前的地面上,放上了抽屉最底下——大学时候的录像带。一个个夜宵的笑点、一次次把妹妹骗哭,还有那次给妈妈的生日惊喜……所有哭笑不得的记忆都如潮水般涌入脑海,让她用抹着蛋糕的手捋了好几次头发帘,却丝毫没有察觉。
终于,她决定了,她要用那个同事送的相框,装进家人和朋友的照片……可朋友,也不再联系了……那就,装好爸爸妈妈妹妹和姥姥姥爷吧!在床头放着,因为他们才是永远都会在身边的人,和她现在除了换一套大一点的公寓外唯一的奋斗目标……
也是一个在社会上为了生活而 奋斗的人,为了生活而融入城市,放弃一些原来的习惯这点很真实。
对家人的怀念可能是一种对于紧张的生活的逃离这里吧,我觉得这才是一种正常的心态嘛。
只不过说,再怎么为了生活,总是不忘本的吧
这写的比我有深度多了……
不过我觉得这有点回答了在肖文博同学文章下面的小思考,我觉得设定目标可以让每天的生活更有意义
为自己而活,为了自己的目标去奋斗,每天应该都会过的很精彩!
“她抱着家乡特有的巨大的碗,发出了吸溜吸溜的声音。然而她还是用手挡着自己的蓝色裙子,时不时将卷好的长发往后背梳一梳“这些小细节体现着作者对人物的理解~
第二个自然段被问生日扯谎的情节很赞。不过这个问题里包含的负面情绪或者说问号在后面的讲述里并没有被推到极致,所以结尾的“愿景”我会觉得有一点突然。感觉这篇更像自然流淌的生活,而非截取几个片段去表达什么。所以人物是她自己、又像是一个群像最前面那个实体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