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写作

车子奇

清晨的阳光明媚,空气清新。

车子奇好不容易约到了刘道文,周末到北京某座山上。

这天车子奇背了一个透气性极好的双肩背登山包,不过里面只有两瓶水和一包饼干,背起来没有多少负重感。他戴了一顶白色的遮阳帽,速干衣长裤都还很齐全。刘道文倒是更轻省,        腰包上别着一瓶水轻装上阵。

“hi”

“hi”

两人只是简单的打了一下招呼,聊了聊最近做的事情,便挑了一条山中的野路一起沉默的爬。

山体倾斜度不大,地也比较平。车子奇有些无聊,沉默于是很快就被打破了。

“你……你看过最近的那部……电影” 车子奇说话略有些结巴“《xxx》吗?”

“看过啊”

“那个,最后几个人一起出……出场的感觉很酷。”

“我也觉得是,但后面xx那段我觉得太不真实了。”

“后面xx不是……已经知道真相了吗,就直接猜出来了黑手是xxxx。”

“嗯,然后xxxx就……”

然后又是尴尬的沉默。

车子奇心情不是很好,前天刚和他妈妈顶嘴了,他才赢得了一个出来爬山的机会。现在又回忆起和他妈妈的争吵,一想便有一股气堵着,车子奇皱着眉,挠了挠头。

他们爬的路线很随意,不经意间就走到人行台阶上了。

“别在人多的地方走了,咱们从那几个石头上翻过去吧。”刘道文提议。

车子奇心不在焉的点点头。他从来没有真正“爬”过山,心里很乱。

两人的身手都很矫健,轻轻松松爬上了石头。石头后面没多远就是山脊,有一块巨石,下面是十几米高深沟。

“你先过”刘道文说。

“好啊,我……我也是这么想的。”

车子奇本来也想自己走在前面的,他很向往冒险,就像他看的大片里面的人物一样。他轻轻跺了跺脚,看好路线,率先爬起来。

车子奇走在前面,路越来越窄,他不得不每走一步都紧扶着右边的石壁。到最后已经走到头。车子奇看到了右上方的山顶,他还需要绕到石头的另一边,再爬上去。车子奇不敢回头,也不敢往下看。

“刘道文”他喊了一声。

“真么了”

“没事,在就行。”

车子奇全身心都注重于脚下和手。他想回去,但已经没有退路了,他必须爬过去,这是他给自己立下的志,不能轻易改变。他的手抓住石头另一侧,这一瞬间车子奇觉得自己的背包仿佛有千斤重。他身体极其费力而僵硬的移到石头的另一面,他身后就是山沟,不,不能想下面。车子奇缓慢的换重心,松右手,又走两步。当他两只脚又踏踏实实的踩在平地上时,他终于松了口气。他已经忘掉了自己身后的背包,就好像背包是他的一部分。

“嘿,帮帮忙,拉我一把!”

车子奇伸着右手,扶着刘道文也爬了过来。

缓慢而谨慎的,两人继续爬上了山顶。

坐在一块石头上,车子奇渐渐从紧张中缓过来。他大口地喝着手中的水,山顶还有些雾气。车子奇与刘道文一同吃着饼干,他们头一次开始聊自己的家庭。刘道文对家庭生活还很满意,他与父母关系融洽。车子奇没说些什么,他一直在听,一直在想以前和母亲的关系。说心里话,车子奇不想把家里面弄得那么的充满火药味,但他觉得心中始终有气难平。

刘道文为人很平和,他也很讲理。在家中总能够像对朋友一样和父母相处。

车子奇沉默了许久。

那天他们直接从台阶下的山。车子奇带的饼干基本都给刘道文吃了。回家后他向母亲说了当天的经历,那天晚上他们没有拌嘴。

周一第一节化学课,车子奇正常来到学校,背着一个瘪瘪的登山包,晚上没洗过头,踏进了北大附中的大门。

他全然不知,自己的经历早已被人“揣测”出来,且已经被人偶然“跟踪”了两天了。

 

 

 

 

抬头  2020年6月13日 作于家中

5人评论了“人物写作”

  1. 木质床、厚厚的被子,应该是家长给他换床单,床单的颜色是单调的,没有花纹。

    冰箱

    一个比较新的冰箱,里面装满三明治……西式的冰箱

    每天⼊睡前最后⼀件事

    入睡前他会看手机,看看消息、看看自己关注的东西

    中学毕业于

    还没毕业(北大附中)

    喜欢的书、电视节⽬

    不太爱读书、很爱看电影,尤其是动作电影。

    怎么跟妈妈说话

    他可能与妈妈相处的不好,家里面火药味十足。

    最好的朋友

    最好的朋友在学校里,朋友不多,有一个交情很深——刘道文。他们经常一起聊 ,刘道文同样也喜爱在大自然中玩耍。

    土黄色的紧紧贴着身子的登山包,里面有一本用烂了的书,没有包书皮,两个笔记本,三四根笔的笔袋,旁边塞着一瓶农夫山泉。

    失眠时会

    他睡觉很死,极少失眠。他失眠时会趴在床上,喝大量的水。

    他/她最害怕什么?有过什么噩梦吗?

    他的生活很轻松,不习惯过度的负担,家里课桌上的书、纸垒的很薄。不好的梦对他来说就应该是和母亲顶嘴吧。

    你见到他/她时,他/她正要去哪⾥?

    他正要去上学,第一节可能上化学的实验课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依靠的是本能、逻辑思考还是情绪?

    大多数时间依靠的是逻辑思考,思考再三,最终得到一个结果。有时会凭直觉很快做决定。

    最难忘的事情

    那天语文公开课回答问题时,出现了一个常识性错误,班里面没人反驳,让学生和老师都很尴尬。

    周⽇下午他/她通常在哪⾥度过?

    他喜欢在家、他喜爱冒险、闯。他很少去公园只是只身独影的去一些地方、小时候常和他的爸爸妈妈去爬野山,喜欢去漂流,攀岩。

    15、⾝体特征?

    中等身高,他的两千米跑得一定不是很快,但也不会太慢。

    头发好几天没洗了,眼镜也油乎乎的。

    黑色的新买的耐克鞋,

    17、喜欢(讨厌的⾷物)?

    习惯的早餐:三明治;有时早餐是油条、油饼、豆浆。

    18、最后,他/她的名字(出⽣⽇期?)

    车子奇  (2003年2月19日)

  2. 主角的形象在文章里面体现的挺清晰的也意外的很和谐。
    车子奇这样的有些结巴的说话特点好像不太常见,这也从某些方面突出了人物的形象。不过我有些好奇这样说话有些结巴为什么还会和他妈妈争吵?当然这也有可能只是简单的顶嘴。
    读的时候里面有许多细节都很真实,有些细节也很有趣。比如说“车子奇带的饼干基本都给刘道文吃了。”既真实又有趣。
    爬山的那一段比较好的体现了那种想要表现的很勇敢但是实际上还是有一点害怕的心理。
    结尾从故事里跳了出来,有点惊喜,不过我不太清楚这样对于整个故事有什么作者想要起到的作用。
    另外,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想到这个人物在爬山时的小故事的(通常都不会想到这种有趣的小故事啊),以及为何要从侧面写他与母亲的冲突的。

  3. ??节奏掌控得好
    在车子奇翻过危险地带那一部分,气氛明显紧张起来,字里行间都让人揪心。和前、后的舒缓形成了对比。而经历过这个小小险境的车子奇,跟之前也似乎有一点点不一样了。为这篇营造的戏剧性点赞!!
    不喜欢结尾。感觉跟故事无关。
    也不喜欢开篇的xxx xx 。这些地方也是要写出来的,跟“车子奇的饼干基本都给刘道文吃了”一样呀。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