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

《线》

——————————————————————————————————————————————————————————————————————————————————————————————————————————

“我们会不会有一天就永远不说话了啊。”
我以半感叹半提问的语调吐出这样一句话。
“啊,你觉得会吗。”Y反问我。
其实我很想说“不会吧。可三个字这就要从牙齿间隙蹦出时,又突然变成了别的样子———“可能吧”。
我猜Y一听便可以听出这是违心的假话,但假里面又掺了点真。毕竟以前别人问我这个问题时我也坚定的说过“不会的。”可后来真话没成真,半真半假的话倒成了真。

“我希望不会啦。”他说。我也希望如此。

印象中R不是这么回答的。
小学毕业典礼上伴随着歌颂母校的大喇叭声,我满脸笑意的冲身边稚气未消的小姑娘R大叫“你觉得我们会一直做好朋友吗!”我以为她一定会爽朗的回答“会的!!”但她竟平和的说了句“可能吧。”礼堂里的灯光肆意闪动,我的耳边却一直在回放这句“可能吧”。
可能我们会一辈子做好朋友,也可能慢慢就淡了。当时我花了大约2分钟才捋清楚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在此之前我从没思考过这种可能性。

五年级时老师带全班临摹学校藤蔓架上的紫藤花,我在素描本上涂改了快一节课,却实在打不出草稿,橡皮快要把那页素描纸擦烂。我顺着惯性转过头看R眼下的纸,紫藤花在她的笔下显出紫色的身躯,一刻一刻披上夏日的衣冠。
我知道R从来没学过画画,可她好像天生就有画出灵动线条和熠熠色彩的才能。她看到我的目光,闪动了一下眼神,轻轻的捏着笔在我擦出毛边的素描纸上画上了几笔,这结构就对了。
我顺着R起的草稿,模仿着她画布上的颜色,一笔一笔的用彩铅涂上颜色。尽管我几乎是照着她在画,可在是成两张成品实在天差地别。
好像她的画是有浪漫灵魂的游吟诗人,而我的画则是一肚子酸涩枯水的流浪汉。
可她竟然说:“你的色感真好!颜色用的好丰富哦。”我不清楚自己的画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动人,但我坚信她的夸赞是发自内心的。

因为她是我遇见过最真诚的人了。

在毕业典礼结束后R对我说,觉得我们很像。其实她不喜欢别人像她,因为她像自己是最独特的,跟所有人都不一样。
“你记得吗,两年前体育课跑400米的时候,我崴了脚你就慢慢的和我一起跑完了最后100米,即使你每次都是跑得最快的那个。我当时觉得你人真的好好啊,一定要和你交朋友。”
我印象中R以前在班里面很沉默,课间休息也一个人坐着看书。我坐在她斜后方,上数学课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观察她。看她在思考题目,看她在盯着窗外的小鸟,看她在用小拇指卷自己鬓角的碎发……
也许是她身上有什么吸引我的东西吧,我猜我身上也有什么东西像一根透明的线一样牵住了她,这根线绕了很多圈,把我和她紧紧的绕在一起。
又在某一个时间点开始慢慢的散开。
但这根透明的线会永远存在。即便几十年后我们在不同的国家,生活于不同的水深火热之间。它也会无形的牵连着我们,可以说我们各自的一部分就是由这跟线塑造的。
写下这篇回忆录时,我深刻的被这根线缠绕着。
我们将来会17岁、20岁、25岁…唯有这根线永远11岁。
后来自然就没有联系了。初中的三年里我遇到了许多和R一样对我抛出线头的人,他们的灵魂有趣,自由,别扭又可爱。我的身上多了很多根透明的线,有的已经散开了,有的到现在还紧紧缠绕。
Y是最近在互联网上认识的新朋友。当他和我说第一句话时,一根坚实的线就立即存在了。从音乐剧聊到村上春树,从跳舞聊到数学题。我分享我胡思乱想的世界迷思,他给我科普其中的物理学原理……
“啊,我觉得你和我好像噢。但我16岁的时候还没有你想的这么通透。”他说。

我觉得他是和R一样真诚的人,希望我没有感觉错。
透明的线紧紧的打了几个结,急速的转着圈。

16岁的我不仅有16岁的我,还拖带着这么多根清晰的线,或长或短,或柔软或坚硬。
我会在一些随机的时间里把每一根都从头到尾好好的嗅一遍。
有一些片段是布着灰尘的,经过阵雨的冲洗,他们会变得泥泞,晒干了以后变成一层坚实的土,任后来的人和事把它踏平。但那些本来就晶莹的部分会被一遍遍洗净,染出一片明亮的光圈。

“我会跟你做一辈子的好朋友的。”X对我说。
“好。”
它们会在傍晚陪着黄昏进入坟墓,在深邃的夜里陪着月亮嘶吼。
作为透明的线,永远定格在灿烂的年纪。
永远不会死去。
—————————————————————————————————
作者的话:这一篇可能有一点俗套和过于套路化了orz 但是内容非常非常真诚(。从小到大认识的朋友们都是让我总回忆的可爱人儿TT。“我们依然相逢在大大小小灿烂的梦里。”

11人评论了“回忆录。”

  1. 好喜欢呜呜呜,几个字母人的故事也是不同的美好的线,用“线”来当作友谊以及回忆的象征(?)真的好棒!!!

  2. 自评
    1.文章开头那段对话是真实发生的。最近突然和Y聊到朋友的恒久性,意识到自己以前对于朋友总是抱着“友情淡漠了就是一种悲哀。”的心情在交往。但和Y聊了聊突然觉得,在友情里收获 highlight moment 实在更珍贵,想到从小到大的好朋友,感觉他们都是很可爱很有趣的人。即便有的人现在只在微信列表里躺平(?) 但是跟他们交流的日子真的会伴随我很久,梦里见。我认为我最初是带着这样的初衷去写的,但是慢慢的我又意识到抱着“做一辈子的好朋友。”的心情去跟别人交往对我来说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很重要的,毕竟谁能舍得离开这么可爱的人呢qvq。离开了也不要紧,那根线不会死去。(也许是一种自我慰藉。
    2.还蛮愉快的。感觉把自己一直以来的一种感受大概的表达出来了,是在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想到”线“这个意象的,用在这里好像很有趣^ ^ 主要困难可能是和Y的描写那里会有点突兀。
    3.最满意的地方是最后那段描写,感觉表达出了我想要表达的60%把(哎 语言还是太贫瘠TT)线这个意象我自己也很喜欢! 想把和R的回忆那里再细化一点,看起来R的形象有些片面啦。还有就是希望可以把和Y交流的那种愉悦再多表达出10%))

  3. 喜欢!1.作者自己就是个很真诚的人。回忆很多友情总会越来越淡,到最后的不再联系。但是你们之间依然有过美好的友情,他带给作者的感受和回忆是永远不会离去的。每当作者想起那些可爱真诚的人,依旧是美好愉悦的。
    2.整篇都挺有共鸣的,身边的朋友总是在一个一个离自己远去,到现在每个朋友我也都会思考,这会是一辈子的朋友吗,但现实告诉我大多答案是否定的。我也有个朋友和X说的话一样,“我们会是一辈子的好朋友”。
    3.第一遍读感觉突然从Y跳到了R有点不懂,再看一次就好了,感觉对Y的描写是否少了些?可以再多加一点Y是什么样的。“Y是最近在互联网上认识的新朋友。”后面的这个是X吗?

    1. 是的。(呜)我个人觉得可能是因为和Y认识不久,所以关于他的这份共鸣和欣喜我表达的有一些主观,确实有些单薄了。X是另一个朋友啦!所以一共是三个人—-X,Y,R。(不知道突然在结尾引入一个新的人物会不会有些混乱。

  4. 1,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我在文章的开头读到了强烈的悲哀,像是有重物把我压在椅子上,有点透不过气,但是慢慢读下来,我感觉作者是想说 友谊虽然不能永远存在,但是友情的回忆将永恒的闪耀。即使我们也许没法与任何一个人做永远的朋友,但是这份友情的存在永远不会磨灭。
    2,我感觉全文都很有共鸣,对于友谊(社会关系)的思考、理解都是我曾经在深夜不眠时曾试图考虑的。“作为透明的线,永远定格在灿烂的年纪。”,很有共鸣。
    3,看完第一段到到第二段忽然换了一个角色让我有点不知所措,当时以为是要回忆很多个类似这样的情景但是实际上接着R的故事讲了下去。我的理解是那段和R的具体回忆是作者想更详细的描述自己和R的友谊,但是读起来有点打断了最开始思考的节奏,所以我想可以在与R故事额描写中穿插着加入自己对友谊的思考可能会更加连贯
    文章好喜欢,很能想象到你描述的那些场景哈哈哈哈

  5. 用线来表示羁绊,把三段友情拆开来穿插着写,这样的写法让这篇文章读起来非常有趣,可以让人一遍一遍的读,一遍一遍取体会。友情能否永存?不知道,至少回忆是永存的,伴随着我们长大,成年,衰老,给我们力量,让我们丰满。

    “它们会在傍晚陪着黄昏进入坟墓,在深邃的夜里陪着月亮嘶吼。/作为透明的线,永远定格在灿烂的年纪。/永远不会死去。”这个结尾太有力量了!我超级喜欢这个!陪着黄昏进入坟墓,陪着月亮嘶吼。友情的力量,回忆的重量被这样诗意的说明之后让人久久不能平复。全篇的语言就像诗一样,”“从头到尾好好嗅一遍/明亮的光圈”每一处描写都像是能够真正走到我的心理去冲击它让它重新焕发活力。

    这篇文章把三段友谊拆开来写的创意非常好,但是有些地方可能意识不到描写的对象换了,建议在更换对象的段落间多加一行换行,这样可以让文章更加清晰。

  6. 第一遍看时会有点闹不明白R和Y是什么关系……但第二遍就能够理解作者的用意了,而且会感到结尾的X并不突兀,反而给故事扩开了空间(文中讲的想法和事情是有普遍意义的……),我会觉得是很巧妙的好点子?
    当然水星的文字一直是非常灵动的,这篇里我最惊喜的反而是那些对具体事件的描写,例如“礼堂里的灯光肆意闪动,我的耳边却一直在回放这句‘可能吧’。”,以及“我顺着惯性转过头看R眼下的纸,紫藤花在她的笔下显出紫色的身躯,一刻一刻披上夏日的衣冠。”你不光可以抒情,描写事情也是精准有力的? 这些具体的事件会让我更能体会后面表达的想法和感情,与你共鸣。

    我的问题是感觉R的部分没有写明白。为什么在礼堂里“我”感受到了“可能吧”的冲击,后面的讲述里这冲击却似乎不存在一样被无形化解了呢?对于“可能吧”“我”到底是什么态度呢(作者阐述也写到,在写的时候自己想法有转变的)
    所以后面部分抒发情怀部分我会觉得有些主观了。

    线,我读时脑海中浮现的是小孩子穿珠子亮片那种渔网线(不知是不是叫这个名字),闪光剔透,而且比渔网线还要柔软(像童话里的蛛丝),真是很棒的意象?? 这是水星的长项啦~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