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

作者阐述:写出来就觉得——小时候真矫情……不过对这件事印象真的很深,虽说看上去并没有发生什么事,但当时的感受的确很委屈。

童年视角:

开门声,一听就是妈妈回来了。我开心地从屋子里抱出去迎接妈妈和她手里拿的好吃的。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很是幸福地对我说:“我给你买冰糖葫芦了啊~”诶?有点懵懵的,我突然想起了几天前在商场里,旁边一对母女经过,女孩对她妈妈说“我好想吃冰糖葫芦!”……于是笑容瞬间凝固,“啊!坏了!妈妈把那个女孩的声音听成我了吧!”带着些许“事情不是这样”的侥幸,我问道“可是我没有想吃冰糖葫芦呀?”,并希望妈妈的回答不会是“你不是跟我说……” 然而回答真是令人失望极了。“我没有想吃糖葫芦!你听错啦!我没跟你说过!”我郑重宣布到,可妈妈却绷起脸,说“怎么没说过,我都听见了啊!”直视妈妈理直气壮的眼神,我好委屈地拉下脸,跑进屋里,关上门就开始哭。我靠着门一屁股滑倒地上,“我真的没有说!真的不是我……干嘛非得说是我说的!她凭什么那么横……”作为我哭的“理由”,它们一条条涌入脑海。直到妈妈尝试推开我身后的门,打开一个小缝,脸上挂着几丝名为“最后的和气”的微笑,说“那你也可以吃呀!”“我不吃!”边说着,边努力推门,要把妈妈关出去呢。然而并没有成功……随后又是几个“你说了”“我没有”的来回,直到我把门锁死,哭到找不到之所以哭的理由的时候,大概就停下了。

上帝视角:

张夫人像往常一样,左手拎菜右手提肉地回到了家,放下包裹,第一件事就是拿出那个为了抓住它只用一根手指拎菜袋子的冰糖葫芦。她的小孩蹦蹦跳跳从房间跑出去,仰起头叫一声清脆的“妈妈
”,然后她就将糖葫芦伸到小张面前。几乎是喜笑颜开地说“看!给你买的冰糖葫芦!”可令她无法想到的是,小张竟然耷拉着眼皮快哭了,说“我没有想吃冰糖葫芦呀……”

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天的好心情好像在悬崖峭壁上想要飞翔一样,全都化为乌有。她皱了皱眉,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好心情被这个小不点儿的闹脾气给毁了。但她仍然怀着一丝希望——她会开心起来的,于是问道“你不是跟我说,你想吃糖葫芦吗?那天在商场。”然而小张突然像一只发怒的小狮子一样,向前仰着头,喊着“我没有想吃糖葫芦!你听错啦!我没跟你说过!”张夫人的火气油然而生,好像要把所有生活上讲不通的道理都一定要在这个孩子身上讲通一样,狡辩道“什么没说,我可都听见了啊!说了又怎么样,不就吃个冰糖葫芦有什么了不起的”……

小张看着妈妈坚硬的双眼,知道妈妈是争不过的。于是躲进了自己屋里,蜷成一个团儿哭泣。在哭什么呢?她也不知道。她只是很想哭,也许因为张夫人不应该在任何时候都说自己是对的,也许只是单纯的委屈,因为斗不过妈妈……可是她也不知道。可我觉得她只是因为想哭而哭泣,不然为什么哭着哭着眼泪就流不下来了,还要将脑袋从膝盖上抬起来,呆呆地思考着,找哭的理由?她只是不愿承认罢了。

而张夫人洗过手,把菜和肉都安置好,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于横了,而手头上唯一一个“道歉”方式就是那根甜蜜蜜的冰糖葫芦。她企图推开房门,由于小张奋力抵抗,她只是露出两只笑眯眯的眼,和半个冰糖葫芦包装,却被小张很暴躁地试图推出屋外……于是怒气又占据了她的大脑,不平衡地“我真听见了”和潜意识的“我肯定没有错”又重新回到交流的舞台。小张嚷着她没有说过,却不敢承认她有些开心,因为又获得一个哭的理由,可以再哭十分钟了……直到不知道过了多久,一片不清醒的云从她脑袋顶飘走,她又当作一切没有发生,泪水瞬间收起来了……

4人评论了“童年往事”

  1. 完全的语言描写生动的表现出了孩子的倔强和家长的想法
    争论这种东西虽然看起来很无聊,但是却能让人思考:这样的情绪从何而来,孩子和家长的矛盾到底出自哪里
    但是我还是很理解当你费尽心思给人准备东西却被人一口回绝的感觉,更何况还是最为亲密的人呢

  2. 一根冰糖葫芦,导致了自己与父母的一段小插曲。我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就因为父母没有带回来自己想吃的食品就摆脸色,闹腾,现在想起来小时候的自己确实有些可笑。事情虽小但是却又非常真实,包括对人物心理,动作描写都十分到位

  3. 哈哈哈好像第一次感觉到小女孩内心的感受和经历,
    从自己的记忆里寻找,好像没有类似的片段。
    那种不需要理由的哭,我感觉——就是小女孩的样子
    写的很有感情,也很好玩

  4. 本精最喜欢的地方——“在悬崖峭壁上想要飞翔一样“/“一片不清醒的云”,把小插曲还原到广阔的世界里去。
    我也喜欢“不平衡地’我真听见了‘和潜意识的’我肯定没有错‘又重新回到交流的舞台”,今天的你偶尔可以化身为麻麻了?
    最后,把这么一个哭的理由都不好找的小事情写得活泼紧凑,是你了?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