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阐述:当时说到要写童年的回忆,我的脑海里第一个蹦出的就是这件事,虽然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但对我来说却算是一个感情的转折点。后面的上帝视角其实算是跳出了这件事情写到了后来的故事,不知道可不可以这么写,但我还是希望把后面的成长写出来。
“砰”——
我从睡梦中惊醒,不安的伸手向旁边探了探,妈妈不在。
声音是从楼下的客厅传来的,我光着脚跑下床,向下张望着寻找妈妈的身影。
视线聚焦,我看到妈妈在客厅,爸爸也在,地上是摔碎的玻璃渣子。
妈妈对上我的眼睛,换上一副温柔的表情,“悦儿,妈妈今天不帮你了,你先去洗漱,穿好衣服,一会儿妈妈送你去上学。”
我一直都很听妈妈的话,点了点头,就回卧室换衣服去了。
外面的吵架声很大,而且越来越大,我只能拼命加快速度,想赶紧跟妈妈一起离开这里。
我用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换好衣服,洗漱完毕,拿上我的小书包去客厅找妈妈。
他们还在吵,可我听不懂他们在吵什么,我走过去拽了拽妈妈的袖子,小声道,“妈妈,我收拾完了。”
妈妈低头看了我一眼,冷脸对着爸爸说,“我先送她去上学,回来咱俩再说。”
但爸爸很凶的拉住了妈妈的手腕,“我没时间等你回来,你有什么话现在说。”
保姆阿姨跑过来把我抱了起来,爸爸妈妈又吵了起来,场面变得很混乱,爸爸抓着妈妈的手把她逼到了墙角,妈妈撕坏了爸爸的那件灰色短袖……
我从保姆怀里挣扎出来,想上前制止,却又不敢靠近,只能站在门口放声大哭。
我不想看到他们吵架,更不想看到他们打架,我哭的眼泪鼻涕糊了一脸,耳边自己的哭声大过了他们争吵的声音。
后来妈妈牵起我的手冲出了家门,直到上了车,我还没从那样一种可怕的环境中缓过神来。
妈妈的手擦伤了,几道不长的口子上带着红红的血印,她的头发也有些凌乱,整个人都显得很狼狈。
那天,我看到了妈妈对着方向盘无声的哭泣。
上帝视角
混乱,嘈杂,刺耳
她站在门口,布满泪痕的脸上写着惊恐和无助
小林生在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可不幸的是,在她为数不多和父母相处的时间里,父母永远在争吵。
尤其是那天,她亲眼看到母亲扇了父亲一巴掌,撕坏了他的衣服,父亲把母亲推到墙角,还抬手想要打她。
那时小林还年纪尚小,很多事情都不明白,可那天的无助、绝望、恐惧却成了她这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回忆。
那时候的小林常常半夜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小声的哭泣,她希望爸爸能天天回家吃晚饭,希望爸爸能亲自送她去上学,希望在爸爸回到家的短暂时光里能和一家人和平的相处。
她很羡慕其他的小朋友,可她从来没对任何人提起过。
后来小林慢慢长大,理解了很多大人的感情,她释然了,父亲没能给她的那些陪伴变成了一种昔日的遗憾,长大后的她,再也不会因为父母的争吵而躲在被子里哭泣,再也不会守在门口盼望着父亲归来,她说,她已经不在乎了。
成长总是无奈的,时间也总是拥有改变一切的能力。小林觉得现在的生活挺好的,她的人生又不是少了一个人就活不了。
2017年4月6日,小林妈妈生日的那天,她给妈妈的生日礼物里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不要为了不值得的人伤心。”
我想,小林是真的长大了。
可以看到小时候家庭矛盾给孩子带来深入心底的烙印,小的时候不懂什么,也不知道谁对谁错,只能感到害怕、无助、逃避;也能看到一个小朋友的成长,我想“小林”也一定恨过怕过,但最后还是在冰冷的现实或是残缺的爱中适应了。
写的很真实,童年里的家庭矛盾的确会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甚至是阴影,看的我有点心痛啊,但是都过去啦,csl小可爱以后要快快乐乐哒!抱抱~
看完之后很感慨,其实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不经意期间就会给孩子带来很深的“童年阴影”。文章很有代入感,相信这些遗憾也好悲伤也好,都会让我们更加成长,作者加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有细节(灰短袖和血印、哭声)、有感情、也有跨越时间的思考?抱抱那个勇敢写下来这些的小女孩❤️
有裂缝的地方会有光照射进来,书林和妈妈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