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亲家庭的母亲通过孩子面对恶意的无动于衷甚至觉得有趣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孩子的事实。
2,为什么故事以做饭和生日为线索贯穿全文?是想说养孩子和做饭一样,但做饭只要按照步骤一定可以成功,养孩子却会发现孩子突然面目全非?当初生下了孩子,在如今的生日发现自己好像在重新认识他。
3,p158,不要太在意。因为他们拥有的道德只有这么一点点。
这篇文章看似在说这些孩子的恶,但实际上孩子的恶来源于社会的恶,这些人就没有几个有道德的。我面对自己孩子“不想被母亲发现没上补习班”的回答,心里居然生出了理解;明明是队长骂了老人,老人却先抓住了更弱的女孩的头发,老人的子女也不打算安葬老人;还有家人在我生育后把我当营养供给品,邻居女人当着我的面随意揣测,食堂阿姨对我单身评头论足,全篇夹杂着孩子同学对他的嘲笑和攻击……这句话实际上也是作者对母亲最后的惊疑的回答,所有人的道德就只有够他们评头论足,自以为高尚的一点点。作者不是在厌童,而是儿童是最容易体现这种恶意的,她在借儿童的无常批评社会的无道德和不自省。
孩子的恶来源于其他人的恶吗?可惜哈士奇今天不来,想听你说更多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