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视角下的童年回忆-侦探游戏

 

是我的童年黑历史没错了
要是当时有人给我俩拍下来的话 我跟老夏绝对可以斩获两个小金人?
  • 性格/思维特点

比同龄的孩子要幼稚一点,天真、健谈、神经大条,说话不太过脑子。不太被集体所接纳,因而给自己按上了“不走寻常路”的“孤勇者”式人设。崇拜动漫中的“冰山美人”角色,加之过早地想要将自己放到理科生的标签下,会有意地以理性且冷峻的语气说话——当然,只能坚持几秒钟罢了。

  • 语言表达能力

喜欢读书并可以看懂市面上所有面向小学生的小说,词汇量比同龄人大些。

口语表达上,语速比较快,可以很轻松地讲出些小段子逗周围人开心。

  • 关心的事

最好的朋友、个性、在集体中的地位。

其他人视角

  • 对发生的事的关注程度

很不关注,甚至说有点无法理解为什么它会吓到两个孩子。但出于对学生的关照,还是答应带她们绕过去看看。

  • 性格/思维特点

处事不惊,有幽默感,热爱且享受自己的职业。

  • 说话(表达)习惯

说话带点东北方言,不愿意在情感方面的事浪费口舌,凡事说得都比较轻描淡写。

童年时的自己

下了音乐课之后的天阴沉沉的,一副快要下雨的样子。教学楼的红砖笼罩在雾气之下,恐慌令我的心跳得极快。今天到底怎么了?我是从来不怕打雷下雨的啊……

“那地方堆满了废旧的桌子,还有破布什么的,像是很久都没人去过了。”领头的任子琪边说边带着我们朝那边走去,步子越来越快。

“废旧的桌子?”平常就爱凑热闹的蒋悦夸张地抬高了音调,讨厌的长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

任子琪连忙用手势叫我们凑近点,又朝旁边瞥了瞥,说:“就是这。”

我们四人挤在楼梯的拐角处,一间极高的小屋闯进视线:几个吊灯的灯泡不是碎了就是早已亮不了了,只能模糊地看见层层叠叠的桌子与上面丢着的数块白布。我向角落里的箱子看去,只见一个破烂的麻袋像是裹着什么东西横在那儿,里面鼓鼓囊囊的。

我顿时有种不详的感觉,赶紧和身旁的老夏对视了一眼来确认。她也转过头来,坚定地看着我——我明白我们想到一块去了。

任子琪的声音突然冒了出来:“那这个案子就交给你们喽~”

“交给我们吧。”

尽管我们俩都很害怕,但接到第一个案子的激动还是让我毫不犹豫地这么说了。

“你觉得这是怎么回事?”我插着腰,因为一下课就跑了过来,呼吸都有点断续。

“这好蹊跷啊,”她沉思着,“到处都是白布,角落里还有那个麻袋……”

果然,我们是非常默契的。我打断了她的推理,赶紧接了句“我昨天就看见了那个麻袋”,并大胆地说出了我的猜测:

麻袋里面,是个婴儿的尸体。

她还来不及同意我的说法,上课铃就响了。一想到下节是班主任的语文课,我们一秒都不敢逗留,以最快的速度往楼上跑。

“下午再聊。”我偷偷扯下语文书的一角,将这行字写下,然后丢到了她的椅子边。

窗外的天还是煞白的一片,压得很低,低到我们俩都有些喘不上气。

我故意落队,走到了她的身旁,几乎是用说悄悄话的音量说:“那么多的白布……只有死人的身边才会摆白布吧……”

老夏忽然指向左侧的门,问道:“你说,这是不是那个房间的入口?”

我探身一看,果然,位置是对得上的。我赶忙和她约定好,下课以后就闯一次这个房间。

我们特地等到前面那群喧哗的同学全都放学回家以后,才蹑手蹑脚地来到了这关键的发现前。那时的我虽然还没看到更大的危险,但我明白,这些人只会妨碍我们的行动。

我拧了拧生锈的门把手,用上了所有的力气也没把门打开。

“是不是上锁了?”

“恐怕是的。”

我叹了口气,从头上摘了个卡子,向门锁的位置伸了过去——

“你们干什么呢?”一阵奇怪的口音打断了我们。我连忙转过头,一个罗锅的保洁阿姨不知是什么时候突然站到了我们背后,枯柴一样的手用力握着拖把。

老夏推了一把我的肩膀,压着声音说了句:“快跑,快跑!”

就这样,我们踉踉跄跄地一路跑到了操场上。

我刚要开口问她究竟发生了什么,还想嘲讽两句她的胆小,她却先解释了起来:

“这个阿姨就是凶手!她要是知道了我们在调查这个案子,一定会杀人灭口的!”

她越说越激动,挥舞着手臂,像是开连珠炮一样说着。

我一下就傻了,哪里还听得进去她的思路,脑子里只剩下自责与无助:

我为什么不想想接下这个案子会有什么后果?现在倒好,把老夏也搭进来了!现在要怎么办……说到底,我们就不应该碰什么侦探游戏……

晚上关了灯后,黑暗像是海浪一样朝我扑了过来。我将头埋进被子里,紧紧地贴着墙。背后的地毯上似乎摞满了黄色的麻袋,展开麻袋,就是一具具脸颊凹陷、动作狰狞的尸体……

我将被子裹得更紧了,它像是个坚实却柔软的躯体将我环抱住,无比温暖。

往常这时候我一定会叫妈妈的,她会把我接到他们的双人床上,帮我掖好了被角,握着我的手,直到我安详入睡。但我不想就这样坦白了我的罪过——天啊,我要怎么开口啊,我竟然给这世上最最爱我的人带来了如此大的麻烦……

我们到底还能挣扎多久呢?

我没想清,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

“我们需要帮助。”第二天中午,在老夏的一连串推理后,我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

我一把拉住她的手,边往办公室走边嘟哝:“我们从一开始就不该碰这种东西,我们得趁那人找上我们之前报警……现在案子也破了,该做的事也都做完了,我们不能让自己陷入危险!”

看罗老师还没午睡,我们两人一下冲到她的面前,七嘴八舌地解释起了案件的真相:

“一层那个楼梯拐角……”

“角落里放着个麻袋,那个麻袋里装的是婴儿的尸体!”

“对,旁边摆的全是白布!只有死人身边才会摆白布。”

“后来我们看见了那里的入口……”

“就撞见了真凶……她现在知道我们在调查了,估计会杀人灭口……”

“您快点帮我们报警吧!我们真的需要帮助!”

办公室外响起了一阵尴尬的蝉叫声,也不知道是因为我们说得太快,还是因为我们总抢对方的话头。

她皱了皱眉头,随后笑道:“那屋原先是卖校服的,你们要去看看么?”

现在换成是我们愣住了。

片刻过后,我与老夏交换了一下眼神,简直要笑出声来——原来破了这么多天的“案子”不过是校服厂家剩下的几块边角料,和我们天马行空的想象罢了。

一阵吱吱呀呀过后,校门开了。我忽然注意到,阴了数天的天空放晴了,太阳正真真切切地炙烤着地面。看着投进视野的光晕,我总觉得像是刚刚从一场梦里醒来,明明什么都记不清,又像是什么都不一样了。

其他人视角

今天雨桐那孩子来找过我一趟,带着她朋友一块儿。说是什么发现了尸体,又要我报警之类的——我也没听清,看样子是把俩孩子吓得够呛。

想了半天还是带她俩过去看了,估计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她俩放心下来吧。本来还想着要不要再说点啥,最后还是算了。谁小时候没瞎想过呢?

avatar

3人评论了“双重视角下的童年回忆-侦探游戏”

  1. “违规”地使用了一点17岁的lyf的视角 就当作是旁白吧)
    这个事件对于我的影响 以及我的很多心路历程 我在当时是没有想明白的 如果用当时的话来说就是恐慌恐慌再恐慌
    然而这里每个阶段的恐慌其实是不太一样的 这也是我选择这个事件的主要原因 它相当好地体现了十岁的我的性格 也是我最戏剧化的一次“成长”
    但这种细腻的想法显然是不适合拿一个神经大条的孩子的视角来写的 于是就被迫违规了一丢丢qwq看来上帝视角在回忆录当中还是用处很大的
    文风上在尽量还原三年级小朋友的感觉 非旁白的语句特地挑了最最基础的词 希望可以一定程度上掩盖我的违规哈哈哈哈哈
    ps:里面发生的事 除了时间顺序有微调之外全都是百分之百真实的 没想到七年过去了还能记得这么清楚
    pps:我是小丑?
    写的时候笑喷了好几次哈哈哈哈哈哈哈

  2. 反正是把我带回小时候了。
    那种我也曾经想写,但又觉得写不出来的小孩子视角,我感觉被你写出来了。真厉害呀~
    对小孩而言,事情的发生发展可能是跳跃的(非常主观的活法)。还有,小孩眼里的遭遇往往是大人世界的放大版,每个细微事件都会引发波澜,这也不好写。因为如果就写事情本身,往往看上去毫无戏剧性。而你跨越了这两个困难,写出来了?

    一丢上帝视角的确好使?? “看着投进视野的光晕,我总觉得像是刚刚从一场梦里醒来”它帮着捅窗户纸了。

    其他人视角也妙。短得妙。那个口吻的分寸把握得好。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