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陌生人的调查问卷
1床
很简单的宿舍床,1×1.8米的那种。不算很大,上面的床品是蓝白色大格子的。被子一般不会被叠得很整齐,但会多少收拾一下。
2冰箱
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有冰箱,全家人都在用,双开门,装了很多很多东西。
宿舍可不配拥有冰箱。但是瑞晴在窗户旁边找到了一个小小的通风口。此时正值冬天,新鲜的水果和吃不完的外卖放在那里几乎跟放在冰箱里是一样的。于是全宿舍都把吃的放那里了。
3每天入睡前最后一件事
洗脸刷牙之后,宿舍熄灯。瑞晴总是打开自己的小夜灯,就着昏暗的灯光做点什么。有时候复习明天的考试,有时候刷一遍微博,也有时候刷剧看书玩消消乐。她说:这是为了让我变困。
4中学毕业于
天津一个中等学校。现在读的是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她很喜欢她的专业。
5喜欢的书、电视节目
中学时候的瑞晴喜欢看青春疼痛文学。就是那种又甜又虐的校园剧,男女一二三互相折磨最后还不一定Happy Ending的那种。上了大学之后,她不再“折磨”自己,变得更喜欢单纯的甜甜的恋爱故事。中间即使有那么一点小波折,最后也一定要皆大欢喜。
6怎么跟妈妈说话
“喂妈,啊呀我在这边过的很好啦不用担心我。北京和天津离得那么近,有空我一定会回去的……哎哟不用!你留着自己吃就行了……我钱够,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给我多打点呀嘻嘻。……好了好了不说了我还有个小论文要写呢,拜拜了啊!”
7最好的朋友
有一个从小学玩到中学结束的好朋友,家住的也近。对方是个比较文静的女孩,学习很好,考去了上海的一个好大学。她们现在还会经常聊天、分享生活中的事情。瑞晴觉得目前来看大学里还没有谁可以比得上她们俩的关系。
8包
瑞晴有一个深蓝色主体和红色包绳的北极狐包。她上课的时候最喜欢带着它。它很能装东西,可以放得下她最大最沉的一本词典——不过话说回来9102年了谁还在背词典呢,大家都用的是电子书了。
瑞晴有很多非常简易的运动包。就是那种一个塑料布口袋用绳子捆住做成的,只有一个小夹层,亮红色的布面让它们看起来廉价极了。但瑞晴把它们都叠成小方块收到了衣柜里。
9失眠时会
刷微博刷剧消消乐,努力让自己变困。第二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得赶紧睡。
10他/她最害怕什么?有过什么噩梦吗?
最害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而搞砸一些事情。害怕麻烦别人。做过家里起大火的噩梦。
11你见到他/她时,他/她正要去哪里?
正要去搬水。
12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依靠的是本能、逻辑思考还是情绪?
大多数简单的问题会用本能和情绪来解决,正在为以逻辑思考解决问题为目标努力着。
13最难忘的事情
对她来说难忘的事情大多是尴尬的事情。近期最尴尬的一次是上厕所的时候在不分性别的洗手池处告诉一个男生往男厕所走的“这里是女厕所”。然后收获了一个超级迷惑的看傻子
的眼神。
14周日下午他/她通常在哪里度过?
宿舍。图书馆。学校旁边的商场。
15身体特征?
个子不高。圆脸圆眼睛。戴多边形眼镜。没有大长腿也没有小细腰,全身上下最漂亮的地方是脚踝。长头发,平时扎马尾,前面留出来了两撮算是刘海的头发遮一下下圆脸。
16身体语言(表情/手势)的特征?
紧张焦虑的时候喜欢玩头发。在睡着时嘴会张着。说话说到激动的时候喜欢用手瞎比划。
17喜欢(讨厌的食物)?
讨厌榴莲但意外的喜欢臭豆腐。对于葱花香菜都非常能接受却不能接受香菇。喜欢甜食,十分想尝试那个99块限时1小时的甜品自助,但是太远了。
18最后,他/她的名字(出生日期?)
连瑞晴。1999年9月16日出生。差一点就可以成为00后了。
你可以自己把这份问卷做得更长……
“瑞晴,那么就拜托你啦。”学姐摸摸她的脑袋,递给她一个亮红色的运动包,“负责那一块的裁判老师我已经帮你联系好了,你早上早点过去直接找她就行。东西都在这个里面,我都给你拿回来了。还有别忘了打印个人员名单出来,到时候要记考勤。哦对了你知道的吧结束了之后是可以搬水的!还有还有……”
“知道啦,学姐,我…我尽量不给你搞砸。”瑞晴耐心听完学姐的唠叨,低头小声说,“去年我也跟你去了一次了,大概知道要干什么。你就好好忙你的吧,这次会议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呀。”
“嗯嗯,我对你很放心。就是你管他们的时候要凶一点啊,软软的可不行。”学姐失笑。
两人道别后分开,瑞晴拿着那个运动包回到了宿舍。学姐最近有个重要的会议要参加,只能把答应要做的北京马拉松志愿者组长的活托付给别人。瑞晴之前跟着学姐参加过一次,是最好的人选。时间已经不早了,瑞晴看了眼天气预报,把东西翻出来,决定好明天要穿什么之后就钻进了被窝。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天边刚飘出一抹鱼肚白。几乎是在手机震动铃声响起的一瞬间,瑞晴就醒了过来,关掉了手机。她动作尽量轻柔地穿好衣服,蹑手蹑脚地去洗漱。昨晚舍友小黎复习到很晚,现在正是睡得香的时候,瑞晴不想打扰到她。
一切整装完毕,瑞晴轻轻带上宿舍门,拿了块巧克力放进亮红色运动包里就骑车赶往地铁。周末的清晨,街上冷冷清清。只有一两个环卫工人在清理宿雨打下来的落叶。瑞晴隔一段时间就换一只手揣在兜里。寒风吹走了她脑海里身体还停留在暖暖的被窝中时的感觉,让她无比清醒。
坐四站地铁到集合地点,瑞晴联系上这次的总负责裁判老师。穿着同款宽大黄外套、戴着黑帽子的志愿者们陆续抵达。分好组后就是有条不紊的准备工作。
瑞晴翻出组员名单,先告诉他们要做什么工作。大家四散开来搬水搬桌子,瑞晴长舒一口气心想,还好大家都比较听话。但是如果待会有人老是玩手机不干活……
“组长,您看这个水搬到哪里好啊?”这时有个男生抬着水过来问瑞晴。
“啊啊……“瑞晴正沉浸在想象中,猛的一下有点被吓到。她左右环顾了一下,不确定地指了指桌子后面的地方,“就这里吧,待会方便拿。”好像记得上次就放在了桌子后面。
“好嘞。”男生没多废话,放下水就去下一趟了。
好像做老大的感觉还不错诶,瑞晴挠挠头,也加入了搬水的行列。
他们所在的是25公里补给站,距离发枪的地方比较远,大约从八点多才会有人跑到这里。八点左右时,前面的人传来消息,第一位选手马上就要跑到这里了。瑞晴和其他小组长们一起,最后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补给的水、运动饮料以及吃食。瑞晴扫视过长长的桌子。饮料们摆地整整齐齐,一次性纸杯前松后紧、符合运动员们的习惯,鸡蛋糕和能量胶插孔摆放、方便拿取。看来组织这种事也没有那么难嘛。她想。
“别忘了被拿走之后要立刻补上呀,只倒三分之一就行了。”瑞晴回到组员身边,给大家做最后的动员。“运动员会自己来拿的,不用递到他们手里。对了,有人来了咱们就喊‘加油,坚持住!加油,坚持住!’,拿水的时候说‘请继续加油‘,OK吗?”
志愿者们乖乖地点头,都在嘴里重复了几遍“请继续加油”。
然而真正上了“战场”,所有人喊的都变成了“加油!加油!”。没有被预期到的事情还有很多:前几名肯尼亚选手在一片加油声中跑的飞快,然而抓过一个女孩志愿者面前的水时泼了她一身,虽然大概率是不小心,但还是把那个小姑娘吓了个半死,其他人心里也带了点怂。还有志愿者喊加油看比赛入了迷忘记添水,面前的桌子空了都不知道。瑞晴好歹经历过一遍,时时刻刻提醒着同事们加水、拧瓶盖,然后往桌子上放一瓶瓶的瓶装水。她如鱼得水一般穿梭在五六张桌子之间,哪一块都没落下。
过了一会,她看大家还有点放不开,索性站在了志愿者们中间,扯着脖子喊起了“加油”。那一片区域数她的嗓音最洪亮、声音最刺耳。其他人好像被她感染到,纷纷跟着她开始嘶吼。通过的选手流量慢慢多了起来,也开始有人听到他们的喊叫,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瑞晴看到她的“小弟”们脸上开始带了笑意,更有了身为老大的觉悟,带着所有人成为了25公里站最热情的小组,频频惹人侧目。
比赛接近尾声,瑞晴看着还剩一半多的水,开始盘算能拿多少回去。上次学姐搬了三箱,两个宿舍用了好几个月呢。不过在想这些的时候,她手里和嘴上也没停下来过。
后来回到学校已经下午了。瑞晴超级霸气地从包里倒出了满满十几瓶水,手一挥,对舍友说:“以后我来养你,让你天天喝水喝到撑!”
“哈哈哈哈哈哈好呀!不过话说我感觉你今天格外热血沸腾,是被马拉松选手们激励了吗?”
“也许吧。”瑞晴笑笑,“明年要不要一起报志愿者啊?”
作者阐述:就是在做志愿者的时候遇到了这个姐姐,全程她都在我旁边喊的巨使劲儿,是个非常亲切好接触的人。写这个故事是想表达一个比较怕尴尬、不太外向的人在自己熟悉的擅长的领域会变的开朗外向。似乎没表现出来的样子。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写了。满脑子都是段考段考。
脚踝亮了~
“比较怕尴尬、不太外向”和“开朗外向”是反差,中间的交汇点在于“自己熟悉的擅长的领域”。我怎么木有看出来瑞晴熟悉擅长的领域是什么呢?
1. 照镜子
瑞晴的身子被镜子分成支离破碎的几块。镜子是双十一和舍友一起拼团买的,是那种七八个方块镜拼在一起组成的软镜,很容易让人对自己的身材产生误会。瑞晴早就习惯了这点,只专注地在镜子前面转圈圈,看这件新买的网红便宜羽绒服是不是的大家说的一样,那么显瘦。
2. 个人头脑风暴“我是一个…… ”
“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啦。在上大学,学的还行,唯独学不懂数学 。没有男朋友,只有几个小姐妹。我家也没什么钱,一点都不特殊。我没什么特长,最大的爱好是吃东西!结果吃成了现在这个120斤的亚子。。。可能这就是我没有男朋友的原因吧(笑)。”
其实瑞晴在熟悉擅长的领域发光的样子吸引了不少男孩子呢。只不过都被她当成了好兄弟而已。
3、座右铭
在尽量不麻烦别人的情况下,尽力完成自己的事情。
4、内心最在意什么?
瑞晴其实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尤其是年长者。
5、生命中十大经历 喜、悲、转变、奇妙……
读者互评:
1.可以get到的,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为别人着想的温柔细心的女孩子,并不胆小,其实上是个充满感染力的活泼女孩。
2.“她动作尽量轻柔地穿好衣服,蹑手蹑脚地去洗漱。”
3.刚开始的时候,和学姐交流的过程中,我那时候是觉得这姑娘挺怯生生的,和学姐的对话里的关心,上次也和学姐一起合作,应该挺熟的了,在后面由“不太外向”到“开朗外向”到转变,可以理解的是瑞晴在不擅长不熟悉的领域 中变得自信活泼,但把和学姐对话和后面(尤其是和室友“霸气”的对话)对比的话,这种整个人说话方式和对人相处的时候的性格发生的转变有些过于突然,或者说没有足够的依据让她变化如此之大。
4.有的,但她们不会变化的这么突然,从外向到内向之类的都是
1.场景很真实,看完后对于瑞晴的印象是:有组织能力,负责,好接触,放得开。
2.“比较怕尴尬、不太外向”没有特别看出来其实……感觉是一个单纯的人,说实话看完后反而想不出来她会有什么不开心,或是很难受的样子,是个会一直开心的孩子呢ww……瑞晴是会永远是这样的性格,还是会有一些复杂性与在未来中的转变呢?遇到过不去的坎儿,她会如何处理呢?
唔……对于”内向“和”开朗“之间的反差体验不是很明显。我觉得作者可能想用文章开头主角小心翼翼的措辞来表现她比较胆小内向,然而作为一个社恐重度患者(不是)来说,其实大概能做出”礼貌打断对方的话“和”主动提出关心“这样的举措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对于”内向“的观感不是很强烈。
读者互评(小组):
1.可以get到,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为别人着想的温柔细心的女孩子,并不胆小,其实上是个充满感染力的活泼女孩。印象:有组织能力,负责,好接触,放得开。
2.句子:瑞晴好歹经历过一遍,时时刻刻提醒着同事们加水、拧瓶盖,然后往桌子上放一瓶瓶的瓶装水。她如鱼得水一般穿梭在五六张桌子之间,哪一块都没落下。
3.刚开始的时候,和学姐交流的过程中,我那时候是觉得这姑娘挺怯生生的,和学姐的对话里的关心,上次也和学姐一起合作,应该挺熟的了,在后面由“不太外向”到“开朗外向”到转变,可以理解的是瑞晴在不擅长不熟悉的领域 中变得自信活泼,但把和学姐对话和后面(尤其是和室友“霸气”的对话)对比的话,这种整个人说话方式和对人相处的时候的性格发生的转变有些过于突然,或者说没有足够的依据让她变化如此之大。
.“比较怕尴尬、不太外向”没有特别看出来其实……感觉是一个单纯的人,说实话看完后反而想不出来她会有什么不开心,或是很难受的样子,是个会一直开心的孩子呢ww……瑞晴是会永远是这样的性格,还是会有一些复杂性与在未来中的转变呢?遇到过不去的坎儿,她会如何处理呢?
唔……对于”内向“和”开朗“之间的反差体验不是很明显。我觉得作者可能想用文章开头主角小心翼翼的措辞来表现她比较胆小内向,然而作为一个社恐重度患者(不是)来说,其实大概能做出”礼貌打断对方的话“和”主动提出关心“这样的举措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对于”内向“的观感不是很强烈。
4.有的,但她们不会变化的这么突然,从外向到内向之类的都是。能给大家带来许多快乐。
刚刚课上时间不足所以没有说的很明白,来补充一下,黄桃酱的主题或者说主线,对于瑞晴在活动中的转变我们其实是认同的,感到疑惑的地方仅仅是在和学姐对话到和室友的对话的转变有一些疑问,问题不大okok.jpg,请继续加油,期待看到终稿
(来自白东海and幽谷响)
啊我的表达也有点偏激呜呜呜其实你们说的对,我的结尾却是比较仓促,非常感谢建议!!!
打错字了是确实。。。衔接班小学妹们加油呀!!!老衔接班学姐祝你们在lj和yl的光辉下茁壮成长!!!
谢谢学姐(。’▽’。)♡,学姐也加油hhh祝你的高中生活丰富愉快!!!新稿也非常好!是像刚刚出炉的曲奇饼干一样温暖的故事啊,我非常喜欢这样的故事,像是阳光明媚的早晨坐在窗边曲奇饼干泡牛奶一样的感觉(本人正在做的事hh),如果说第一稿是“真实性”或者说让人在某些细节不仅感叹“太真实了!”,现在它就是“真实”而且“合理”,那种宽容感下是作者紧密的思考,祝贺!
?好心细的评论者
“瑞晴,那么就拜托你啦。”学姐摸摸她的脑袋,递给她一个亮红色的运动包,“负责那一块的裁判老师我已经帮你联系好了,你早上早点过去直接找她就行。东西都在这个里面,我都给你拿回来了。还有别忘了打印个人员名单出来,到时候要记考勤。哦对了你知道的吧结束了之后是可以搬水的!还有还有……”
“知道啦,学姐,我尽量不给你搞砸。”瑞晴耐心听完学姐的唠叨,低头小声说,“去年我也跟你去了一次了,大概知道要干什么。你就好好忙你的吧,这次会议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呀。”
“嗯嗯,我对你很放心。就是你管他们的时候要凶一点啊,软软的可不行。”学姐失笑。“上次干什么都得先问我一下,这次你要自己做决定啦。”瑞晴语塞,嘿嘿傻笑起来。
两人道别后分开,瑞晴拿着那个运动包回到了宿舍。学姐最近有个重要的会议要参加,只能把答应要做的北京马拉松志愿者组长的活托付给别人。瑞晴之前跟着学姐参加过一次,是最好的人选。时间已经不早了,瑞晴看了眼天气预报,把东西翻出来,决定好明天要穿什么之后就钻进了被窝。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天边刚飘出一抹鱼肚白。几乎是在手机震动铃声响起的一瞬间,瑞晴就醒了过来,关掉了手机。她动作尽量轻柔地穿好衣服,蹑手蹑脚地去洗漱。昨晚舍友小黎复习到很晚,现在正是睡得香的时候,瑞晴不想打扰到她。
一切整装完毕,瑞晴轻轻带上宿舍门,拿了块巧克力放进亮红色运动包里就骑车赶往地铁。周末的清晨,街上冷冷清清。只有一两个环卫工人在清理宿雨打下来的落叶。瑞晴隔一段时间就换一只手揣在兜里。寒风吹走了她脑海里身体还停留在暖暖的被窝中时的感觉,让她无比清醒。
坐四站地铁到集合地点,瑞晴联系上这次的总负责裁判老师。穿着同款宽大黄外套、戴着黑帽子的志愿者们陆续抵达。分好组后就是有条不紊的准备工作。
瑞晴翻出组员名单,先告诉他们要做什么工作。大家四散开来搬水搬桌子,瑞晴长舒一口气心想,还好大家都比较听话。但是如果待会有人老是玩手机不干活……
“组长,您看这个水搬到哪里好啊?”这时有个男生抬着水过来问瑞晴。
“啊啊……“瑞晴正沉浸在想象中,猛的一下有点被吓到。她左右环顾了一下,不确定地指了指桌子后面的地方,“就这里吧,待会方便拿。”好像记得上次就放在了桌子后面。
“好嘞。”男生没多废话,放下水就去下一趟了。
好像……做决定并不是非常难诶,瑞晴挠挠头,也加入了搬水的行列。
不一会,又一个女生来问:“组长组长,咱们水大概要开几箱啊?”
“先开10箱吧?”瑞晴不太确定,“我去问一下下裁判老师,你稍等一下哦。”
瑞晴小跑过去,看到裁判老师正在一脸不耐烦的打着电话。瑞晴本想在那里等着她打完,她却挥挥手让她先走,表示她在忙。瑞晴欲言又止,想起了学姐的嘱咐,于是只能又小跑回去告诉那个女生:“要不这样,你先把咱们那堆水表面上的都开一下。”反正开多了应该也没什么问题。瑞晴这样想。
女生领命走了,新的问题还在出现。一会要手套,一会问倒水倒多少,一会又问有人来抢纸箱子怎么办。瑞晴从犹犹豫豫地解决到温柔却坚定地回答,不过只用了几个困难的时间。
他们所在的是25公里补给站,距离发枪的地方比较远,大约从八点多才会有人跑到这里。八点左右时,前面的人传来消息,第一位选手马上就要跑到这里了。瑞晴和其他小组长们一起,最后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补给的水、运动饮料以及吃食。瑞晴扫视过长长的桌子。饮料们摆地整整齐齐,一次性纸杯前松后紧、符合运动员们的习惯,鸡蛋糕和能量胶插孔摆放、方便拿取。看来组织领导这件事,自己也是可以做的还不错的嘛。她想。
“别忘了被拿走之后要立刻补上呀。”瑞晴回到组员身边,用她独有的软软嗓音给大家做最后的动员。“运动员会自己来拿的,不用递到他们手里。对了,有人来了咱们就喊‘加油,坚持住!加油,坚持住!’,拿水的时候说‘请继续加油‘,OK吗?”
志愿者们乖乖地点头,都在嘴里重复了几遍“请继续加油”。
然而真正上了“战场”,所有人喊的都变成了“加油!加油!”。没有被预期到的事情还有很多:前几名肯尼亚选手在一片加油声中跑的飞快,然而抓过一个女孩志愿者面前的水时泼了她一身,虽然大概率是不小心,但还是把那个小姑娘吓了个半死,其他人心里也带了点怂。还有志愿者喊加油看比赛入了迷忘记添水,面前的桌子空了都不知道。瑞晴好歹经历过一遍,时时刻刻提醒着同事们加水、拧瓶盖,然后往桌子上放一瓶瓶的瓶装水。她如鱼得水一般穿梭在五六张桌子之间,哪一块都没落下。
然而三万多人并不是个小数目。从大批人流跑来已经过了20分钟。志愿者们站在潮湿的寒风里瑟瑟发抖,喊加油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小。瑞晴看着干着急,想起了裁判老师的话,索性站在了志愿者们中间,扯着脖子喊起了“加油”。那一片区域数她的嗓音最洪亮、声音最具穿透力。其他人好像被她感染到,纷纷跟着她开始嘶吼。通过的选手流量慢慢多了起来,也开始有人听到他们的喊叫,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瑞晴看到她的“小弟”们脸上开始带了笑意,更有了身为老大的觉悟,带着所有人成为了25公里站最热情的小组,频频惹人侧目。
比赛接近尾声,瑞晴看着还剩一半多的水,开始盘算能拿多少回去。上次学姐搬了三箱,两个宿舍用了好几个月呢。不过在想这些的时候,她手里和嘴上也没停下来过。
“大家回去注意安全!多拿点水啊别浪费了。”瑞晴结束时跟大家说。看着志愿者们的笑脸,瑞晴也不禁露出了笑容。
“做的不错哦,看来你学姐没推荐错人。”裁判老师不知什么时候又走到了她身后,笑道。瑞晴转过头来,嘿嘿傻笑。
后来回到学校已经下午了。瑞晴推开门,看到舍友早已起床,正在床上开着小台灯看《大学英语》。她轻声打了个招呼,舍友跳下床迎接她,看到她往床上倒了一堆水,惊道:“瑞晴,你咋拿回来了这么多水呀!以后你来养我吧,我要求不高,水饱就够了~”
“那可以呀,没问题,带回来就是给大家用的。”瑞晴一边整理包一边回答。
“哈哈哈哈哈哈!不过话说今天体验如何?有没有被马拉松选手们激励?”
“也许有一点呢。但是更多的是我的组员们。”瑞晴笑笑,“明年要不要一起报志愿者啊?”
(修改稿)
作者阐述:听取了几个学姐和学妹的意见,对过程和结尾做了修改!更加注重中间变”开朗“的过程了。包括大概把”在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变成了”面对困难时性格的改变“(这也是受评论者启发)。这次志愿会对瑞晴以后的人生有影响,并不只是一次”领导“的体验,这样可能比较通顺。总之感谢各位的意见!!!让我多了很多认识,真的ww
赞同修改!能看出瑞晴在逐渐carry她应下的责任~其实想问瑞晴为什么会报名做志愿者。这些与主要情节远一点的事情被见缝插针给出来的话,会让故事整个的更立体。一个人会只是为了承担责任而承担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