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笔记:从东楼开始,闭上眼睛,是恐惧的。突然踏到橡胶地上,是亲切的,因为心中安全一些。忽然就想起来,为什么人会感到橡胶地呢?摩擦?弹性? 走了两步嗅到了体育馆的味道,这是印象深刻但从未思考过的,或许是化妆品的香味,严格来讲是除臭棒、清洁剂之类的,夹杂着器械中橡胶的味道。走到一处,忽然听到铛的声音,我吓了一跳,以为篮球就在耳边飞过,我从未仔细听过这声,铛铛的回响如此之久,往往听到铛,脑海就把剩下的声音滤掉了。(实则是球砸到操场边缘的护栏上)
之前读过《童趣》,什么“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想起自己小学在学校午休时,精力旺盛又不得起床,就看着白墙上不规则的凹凸,幻想着一张张人脸。前两日家中休息,面白墙却难以明察秋毫,盖近视之故,亦或疲劳不济。
还有就是,每次到秋天,必然口干而嘴裂,剧痛难忍,近年却从未有,观身边成人也从没有过。后来才明白,每次唇干,便舔一遍,意图湿润嘴唇,却不知风一吹,嘴唇更干,最后血流不止。后来不在有过不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只是生活琐碎事多了,对自己的感知更少,反而使唇不受摧残,不过诸如此类的童趣,也一同消散了。
观察笔记真的好到位,只写了一段地方,却写的很详细,我读的时候感觉是身临其境
最后的想法很有意思,有时候对自己感知的越多反而会带来烦恼以至于受伤,而若将感知脱离自己分散于于其他事物的话却会失去“童趣”而变得麻木。或许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平衡吧
只写了嗅觉和听觉两个点,不过的确给人留下印象。
那种“啊我知道不过那是什么……”的感觉很好。仿佛确认自己活着。
惊讶看到关于童年的思考。的的确确。想到“很多童趣消散过后,自己终于步入了社会”,实在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