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带,撕,红色

“等等等等芸芸先别着急走。第一天上小学,怎么能不打扮的美美的呢?”她拉住一只小脚已经迈出家门的小孩子,双手拉着她的胳膊,上下端详着。那孩子穿着一身公主裙,从发梢至鞋面被系上了满满的蝴蝶结。她踩着高跟鞋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抚平蝴蝶结上所有褶皱,左右看看,从围裙里取出一叠五彩的丝带,抽出一根,扎在袖口边的最后一粒空白的纽扣上。

“叮!”“有人上电梯嘛?”电梯到达的声音和催促的声音几乎同时传来,女孩听了慌忙甩开她的手跑向楼道。“慌慌张张的,别把蝴蝶结弄乱了啊!”她从门后探出头,看着孩子跑过拐角的身影喊道。

 

平静的家务生活被撞门声打断。“回来啦,有没有把蝴蝶结弄乱啊?”她随手将手抹在围裙上,擦干水渍,小跑出去迎接。跑到门口时,她愣住了,眼睛直直的瞪着女孩手上的一大把彩色丝带。

“你把它拆了?!为什么?”她质问道。“我不喜欢。而q……”“不喜欢?你知不知道妈妈小时候有多喜欢蝴蝶结但是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你就因为不喜欢就把它们都取下来了?”女孩的话说到一半就被截断了,她一脸委屈的看着自己的妈妈向她叫着,泪水渐渐盛满了眼眶。“芸,是妈妈不好啊,快回屋玩会儿吧,待会记得出来吃饭。”她转身走向厨房,嘴里还嘀嘀咕咕着什么“不知足”之类的话。

接着是第二天、第三天,她依然不厌其烦地用蝴蝶结将女儿的衣服填的满满当当。女儿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任人摆布似的站在玄关里,带着满身蝴蝶结离开。

一叠丝带终于裹挟着怒火被扔向地面。女孩冲着她喊道,“什么不知足?什么好看?不过是妈妈你没有在小时候戴过它们感觉不满足才要那我来戴的!”她没有等妈妈回话,直接跑回自己的房间锁住房门,将她的牢骚锁在另一个世界。

“不是你什么意思啊?你%&¥&*#¥%%%……!#¥……”房门砰砰的响着,随着拍打的动作颤抖着。她气急败坏的声音时不时透过门缝钻进女孩的耳朵。她在门外敲了很久、喊了很久,依旧没有回应。她转过身打算回去继续做一会儿家务作为放松,脚底却踢到了什么东西。是那一团丝带。她一脚将它踢开,丝带在一尘不染的地板上滑行,最终在鞋柜下找到了容身之地。

第二天,是女孩第一次没有系任何蝴蝶结就去上学了。

她一如既往的擦着地板,就好像昨天的不愉快没有发生过一样。的班很干净,但她坚持每天必须要将每一个角落都擦洗一遍。擦过鞋柜,她从鞋柜下拉出了那团丝带。她站在镜子前,取下一根,扎在自己的头发上,左右看着。“这不是挺好看吗?我想戴就自己戴吧,何必让她替我戴。”

女孩回到家,发现妈妈的身上,扎满了粉红色的丝带。看得出来,她很满足。

作者阐述:emm或许会感觉那个女孩子优点过于成熟,但是鉴于据说有人青春期提前到了6岁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因为上周rye说三个词被强调的过于明显了,我觉得很有道理又不太会改,就换了一个。“撕”的部分感觉体现的并不是很明显,原本想表达的大概意思就是“她”为了让女儿去完成她小时候对于丝带的渴望不惜将她珍视的关系撕裂(会不会有点牵强)。

5人评论了“丝带,撕,红色”

  1. 背景的设定好新奇。读了作者阐述后,我倒是觉得“撕”这个采用抽象意思的词语被写出来了,但相对而言采取了具象意思的“红色”在文中的体现有点弱,或许可以把红色的引申义写进去?

  2. 感觉这三个词的联系能够更加紧密一些,因为这三个词本身可以放在一句话里。中间的描写非常细致,很吸引人。

  3. 写出了一个人的转变? 结尾有点突兀的原因是这位女性的转变缺乏一个内在的过程。从外部环境看,女儿拒绝被掌控、丝带掉落地面上。然而从她内心看,她为什么偏巧在这个时候觉醒呢?

    小女儿的确有些过于成熟了。我当时还以为中间跨越时间被省略。也许6岁小孩也有复杂的意志,能理解一点复杂处境,但那样的语言表述能力看上去是超出这个年龄段的。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