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中,传来阵阵悠扬悦耳的歌声,像极了江南水乡,柔美而绵长。而一旁吉他伴奏发出的零零碎碎的琴音,则像是江南边的雨一般,悄无声息的贯穿在这首歌曲当中,使人的心也不由得被牵动进去……
在10岁的那一年,我与吉他结了缘。
那是去外婆家玩耍路过隔壁商店的时候,无意间的一瞥,一个大型的梨形箱子躺在柜台的玻璃柜上,棕黄色的箱体外裹着一层漆,在白炽灯的照射下,显得无比高贵,我慢慢走近,盯住连接在箱体上的六根琴弦,不由自主的伸出小手轻轻一拨,清脆的音符一个个敲进了我的耳朵,撼动了我的心,那声音如同水一样,带着愉悦,柔美,当时,所有的形容词都无法描述我心中的感觉,我觉得吉他的声音是有颜色的,有形状的,有动作的,有时如流水,有时如流血,有时圆如雨滴,有时刺麻如荆棘,有时来自天堂,有时来自地狱….我应该就是在那时着了迷,我尤为喜欢用吉他自弹自唱那种轻松愉悦的乡村乐曲,仿佛自己便置身于一条乡间的小路上,哼着自己最爱的小曲儿,一瞬间,仿佛自己心中所有的烦恼忧愁,放不下的人和事,都烟消云散。
终于,在上初中之时,我有了第一把吉他。我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进吉他的世界。
从最简单的53231323,最基本的CDEFGAB和弦,最简单的扫弦,到滑音,拍弦,击钩弦……说实话,弹吉他的确很需要人的意志力,刚刚学习那会,弹奏些简单的曲子,学起来似乎还挺简单的,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推移需要的指法越来越复杂,困难也便接踵而至。在弹吉他的一二弦时,其实那两个弦绷得十分紧,而且很细,手若按在上面,便会很疼,在刚刚弹时,由于练习时间不够久,没有生出茧来,一次每次一用力按弦,手便会被勒出一道红印,并且,在练习时,并没有太多时间休息,因此,即使手被勒得很痛,也要忍着,继续弹奏。
但苦痛的同时,却是一首首的歌从我手中的吉他演奏出来,一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霎时填满了我的内心,手指上的疼痛仿佛都不复存在了。我想人总要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努力罢。
若是下午回家早,我便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沐浴着阳光,弹着自己喜欢的民谣。时间追随着阳光,渐渐溜走,很快天就黑了。然后又是新的一天,新的歌曲,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弹吉他也已经成为了我的一个生活习惯,它陪伴着我成长,心情烦闷的时候,弹上两曲,烦恼就能随着琴声慢慢消散。有一天我看到一段话:我始终弄不明白的是,到底是我在撩吉他,还是吉他恩准了我进入他的生活。我也不明白,可我明白的一件事是:我不会离开他了,就像艾青的诗一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我也亦如此。
当初学吉他的初衷,很简单的,就是想圆了小时候的一个念想,到了现在,还在弹吉他的原因,很简单的,只是给我的灵魂找个伴侣,在每一个孤独人静的时候,能有一把吉他陪你诉说,在每一个低沉苦闷的日子,能有一把吉他陪你低吟,在每一个思念所爱的时候,能有一把吉他陪你回忆。
我与吉他的故事只誊写了一个开头,它的内容还有许许多多,故事还有很长很长,这个故事里,永远猜不到下一个情节,也料不到结尾,或许,它还会有另外的配角出现,共同构成一个动人的篇章。
“我会一直弹下去的。”这句话,不知说给吉他听,还是说给自己听。
?
我觉得作品的闪光点应该是我对于我倾听对象确实有着真实的感情吧。但感觉文中缺少一些我与吉他之间一些具体的事
闪光点:一篇看下来非常流畅,很舒服,特别是形容吉他音色的那一段,真的很贴切,感觉从文章中看到了真实的你,会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问题:感觉没有什么明确的故事线?或许不需要故事线但感觉没有还是少了点啥,最后说和吉他还有很长的故事,这个“很长的故事”可否从中挑选出来一些发展发展呢?
闪光点:语言很细腻,把“我”和吉他之间的故事、情感都描写的十分详细,很触动人,像一篇美好的散文。
问题:很多美好的感觉都有点一笔带过啦,如果着重写一个故事会不会更好?
闪光点:对吉他的感情很自然,写出了你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问题:感觉你每个小节背后都隐藏着故事,但都没有细说,可不可以向我们详细地展示一两个你与吉他之间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