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一梦 初稿

我打着一把旧伞,独自漫步于傍晚雨中的公园。雨已经淅淅沥沥地下了很多天,空气比往常潮湿了许多 ,加上刚刚入秋,天气不冷不热,好似身处于江南水乡。可是,我明明在京城啊?

环顾四周,偌大的公园中竟只有我一个人。我静静地聆听着雨滴打在湖中枯荷上的声音,终于理解了为什么黛玉想要“留得残荷听雨声” ,也感受到了她悲戚的心境。想到这里,我不禁觉得周边的环境愈发的像曹公笔下的那个年代,那种人烟稀少、那种融入自然……

正当我陶醉于其中时,突然感觉到有一双眼睛正在盯着我,凭借直觉,我立刻将目光对准到了远处的一个人影上,那个人站在湖面上延伸出来的一个船头上,打着一把很大很黑的伞,全身上下无一不是黑色。我顿时感到此时此刻的氛围有一丝诡异,突然出现的黑衣人更是让我的脑海中浮过无数曾经看过的电影画面。难道他已等候我多时了?

怀着疑惑,我放慢脚步,继续向前走去。可是我能感觉到他那两只藏在帽子里的眼睛始终跟随着我的脚步,于是,我一边走,一边开始胡思乱想起来:难道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杀手?又或者是一个特殊组织的接头人?还是时空穿越的引领者?想着想着,我就已经走到了黑衣人站在的那艘船尾。不过令我诧异的是,他竟然没有回头或是转身盯着我,怕不是我多虑了吧?

我的心情逐渐放松下来,走上不远处的一座小桥上,继续用眼睛、鼻子、耳朵和身上的每一寸肌肤感知这宛如大观园的环境……

不对,这里怎么会这么像大观园呢?难不成我真的要时空穿越了?难道那个黑衣人就是我的时空穿越的引领者?正当我陷入沉思之中,那个黑衣人突然转身像我走来,随着他离我越来越近,我的心脏也越跳越快,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竖了起来,举着伞的手也在不停地发颤。我努力平复自己的紧张,空洞的目光继续望着远处的风景,其余的感官都在努力地感知他和我的距离。五米、四米、三米、两米、一米……我感受到有一只大手好似要把我推下桥去,可是过了两三秒钟,黑衣人从我背后走过,什么也没有发生……

又过了许久,我放松了下来,凝视着雨滴密密麻麻的打在湖面上,脑海中思考着一个问题:我到底想不想穿越到曹公笔下,去见证那段故事……

5人评论了“红楼一梦 初稿”

  1. 0、 我认为做得最好的一点是这个故事很完整,并且对环境的渲染不错
    1、 梦里最鲜活的感官是视觉,没有用独特的细节描写出来
    2、 主人公是我,逻辑线不是很清晰,缺少铺垫。变化:从疑惑到紧张到放松到恐惧到深思
    3、 是一个多思多虑,胆子比较小的人。意味着多了一份恐怖的回忆,也引发了对自己内心真实 想法的思考
    4、情节推进和语言

  2. 1、个人的心理转变。
     
    2、在恍惚之中见到了本不会出现在此处的情景,以及看到黑衣人的心理活动感觉主人公心思比较细腻。 
     
    3、黑衣人是谁?他的目的?
    为什么不想穿越到曹公笔下见证故事?

  3. 1、这篇初稿给你印象最深之处在哪儿(不是个别词句,而是整体上的)? 
    如果需要引用个别片段,你可以摘录在这里~ 
    【《红楼梦》和黑衣人的对比之间给人油然而生的好奇】
    2、请用三两句话形容你对作品主人公的理解(性格?命运?……)。 
     【一个最近在看红楼梦的男同学,性格很活泼,乐于冒险】
    3、读完,你脑海里会产生哪些问号?请从大到小列出三个问题。 
    【1、为什么黑衣人经过,什么也没有发生?】
    【2、为什么会想到时空穿越呢?鉴于其实想到红楼梦和穿越之间的因果关系好像没那么强orz】
     

  4. 如果凭空对黑衣人起疑,会不会让人觉得这个主人公“多疑”?
    “多疑”也没问题,问题是——多疑背后是什么?
    穿越到《红楼梦》也是凭空起念的。
    《红楼梦》对主人公来说有什么特殊性吗?否则,这个念头没有什么深挖的价值。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