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子投在粗糙的灰色石砖上,它是深灰色的。若只是看它,它是“深”色的,仅此而已。在阴影中明亮的圆形斑点,一闪一闪。它看起来很轻很轻,是凉凉的、暗暗的。它很灵动,跟着随风向摆动的树叶跳动。它是春夏交际的风中涩涩的橡树果子的清冽味道。伸出三根手指去轻轻地划过它——仅仅有略微粗拙的冰凉,影子投在了我的手背上。
2、
形状——静时像清澈的果冻海洋中的岛屿; 动时像无数只光影的蝴蝶在拍动翅膀——在纪录片中的蝴蝶迁徙。嗯,就是它。
声音——它的背景音乐像是浪翻涌时的声音、像是冰天雪地中炙烤着牛肋排的声音、像是情人间的喃喃、像是回忆冲击脑海的声音。而它本身是静的,在这繁杂的音乐中无声地展开双臂舞动着。
触觉——它像是考古学者第一次触摸到金字塔内壁时凉丝丝的欣喜与激动;像是为了找到陈年日记而偷偷溜进地下室时,扶着墙壁的不安与期待。若是多停留一会,便是冷与热的交织,清凉与灼热共舞。我像是在主动感受,又像是在听它诉说。
3、
它只是表象,它有着内在“本体”的能量。它是大树存在的证明,它蕴含着一整棵大树的能量。它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它从树苗诞生时就存在,直到树木死亡,它仍存在。像是亘古的智者,静静观察着,却从不肆意评论。
4、
生而为此,永恒、永恒。
5、
“没用,只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去用。”
遮阴似乎只是它最简单的用处。
它是芊第一次和女友约会时为了掩盖自己慌忙目光的视觉目标,她在昏黄的街道上欣喜又紧张到沉默地望着树影。看它在灯下如火焰般翻涌、滋滋作响地燃烧、树枝咔吧咔吧地断掉。就像她心中爱的火,无言却是最为炙热。
6、
它在地面上,卖力地随着大树做动作。大树挥手,它连忙局促地挥手;大树抬头,它也喘着粗气、跟着抬头。它被置于温暖的石板上,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一位头发盘成紧紧的、光溜溜发髻的女士,一位穿着暖和的燕麦色卫衣、露出自信笑容的男生,一群笑着闹着、大跨步踏着影子的小红。影子不是寂寞的。
7、
阳光、大树、我。我们彼此拥抱。
8、
在厦门走过夜晚街道的时候,在芒果番石榴无花果香橙百香果的五彩的浓烈酸甜中,望着它的影子。用它的静与暗去中和过于强烈的感官体验,得到一种安宁的满足。
想一个人坐在深夜的沙滩上时,望着椰树的树影婆娑,看它原始而充满野性的舞蹈。用指尖捻着颗颗分明的沙粒、半眯着眼看着时光溜走。
9、
喜爱影子执着的叛逆。是毅力——它敢于与阳光对峙,太阳是多少光年外的熊熊燃烧的火,而单薄的它却敢于站在对立面上与之抗衡,在我看来,它与太阳一样伟大。生于阳光却反抗阳光,似乎是个逆子。
喜爱影子的缥缈。若大地是镜子,影子便是虚像,真的存在吗? 是宝钗的袭人、抑或黛玉的晴雯?我又生而爱虚无的东西,把很多重要的信念、关乎一切的信念都寄托在虚无的物品上——虚无是否意味着不会消失的永恒呢?
不爱影子的随波逐流。它只不过是狐假虎威的模仿者罢了。它是在仿照大树的一举一动,真没有主见,我以为。
10、
太极
11、
宇宙诞生前的混沌、期待、希望。
12、
半个被晒烫的肩背和想要跳进影子里游泳的想法。
13、
一直相信“egg”的理论,我们投胎转世,成为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换言之,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时间的自己。我弯下腰去,头发静静地垂下去,我触碰到它的一瞬间来到下一世、成为了它。现在换它坐在长椅上,抱着双膝观察着我。
14、
我生于阳光
我死于黑暗
我戴着镣铐跳着世界上最洒脱的摇摆舞
我会眨眼睛、会唱无声的歌
最虚无却又最永恒
——直至世界的消亡
创作者说:
体验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在落笔时很难完全地展现出我想表达的事物,恨不得把我脑海里的画面画出来哈哈哈哈~
在写文章时好像过于想要向读者们呈现我的世界观了。
我觉得你的题目写的不错,题目中的“生”与“陨”,“光”与“暝”对仗工整,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谢谢!不枉我想了好久哈哈哈哈
抛开作文不谈,你的阅读理解分数一定很高
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夸了TT
描写影子静止的时候像果冻里的岛屿——让我体会到那种有点飘忽又极富弹性的感觉(不知道你写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就非常有画面感,好像真的伸手触摸到影子了。写的太好了TT
谢谢可爱的棉花糖!!等到你来了♡
在写出这个比喻时没有风吹过,三个近乎正圆的光斑静静地躺在大片的深灰色里。这种灰色的“淹没感”让我立刻想象到了大海的感觉 : D
你写的影子让我觉得那是阳光赋予每个物体另一种生命的形式
开心!完美地说出了我想要表达的 真的非常谢谢你能懂!
好有哲理的文章!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虚无是否意味着不会消失的永恒呢?”,想到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案例:大部分的宇宙是虚无的,但又是永恒的。
影子生于光明却反抗光明,接纳黑暗却死于黑暗。
但我对于影子可能有一点不一样的见解。是光诞生了影子还是光表现出影子?假如影子是二维的虚无,也许在没有光之前便有了影子。而如果万物本是影子,我倒觉得影有点“上善若水”的感觉。不是影随波逐流,而是它不争不抢,把这个世界留给了光。
谢谢不夜的评论!
你的回复才是真的很有哲理,“把世界留给了光”这句我真的太太太喜欢了!影子被你赋予了新的意义 这个假期我可以好好思考一下有关影子、光明、黑暗的问题
谢谢你 !!!!!ヽ(✿゚▽゚)ノ
跳进影子里游泳!
月聆什么时候带我去试试看!(星星眼)
嘻嘻
带我和攀爬架一起挂小彩灯喝酒过圣诞节 我就带你跳进影子游泳~!
(邪魅一笑)
已评论:春生 不夜 阎溪
全文依旧充满美感
第9段中对影子的分析最有感触,完美的结合了《红楼梦》里的“晴为黛影,袭为钗副”
谢谢~
最近非常喜爱红楼梦 所以文章中总会有所提及
: D
月聆是好灵敏的一只小兽?“它看起来很轻很轻,是凉凉的、暗暗的”
春夏之交,橡果还是青色的吧?那气味——emmm——清冽憨厚,很好闻。
在安徒生和欧洲传统童话里,影子是邪恶,是人性的反面。在月聆这里,却通过观察捕捉了影子的灵性。(“芊第一次和女友约会时”这段给我这样的启示)。虚无,我觉得它的存在是帮助我们通往真实。我没觉得“过于想要呈现世界观”,不过如果观察更长久,更闲散“无欲”,也许世界观的呈现可以更集中、明确。
“没什么用”那句让我想到了,“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文字之中真的也蕴含了很多哲理与思考!!
1、你认为,灵感是什么?请举例说说这个阶段,你灵感被打开的时刻。
我认为灵感就是现实生活中突然击中自己的一个想法。它需要一个“缺口”进入到我的大脑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灵感被打开的时刻是写第一篇“淼”时候的经历。当时想起一个人物→想到她和我曾经读过的人物很像→她会不会有书本之外的经历→会在哪里(车站)→车站象征着什么(分离)→分离的时候有什么可以把人们留在一起(思念)→灵感来了!(星星穿成线)
2、怎么保留住灵感?用蜘蛛网还是捕鼠夹……?
我会把它立刻记录下来,可以用很简单的关键词把一件事情描绘下来。比如在车站的故事中,我会选择用“星星”、“思念”、“神”之类的词语来把灵感来袭时的感受捕捉。
3、关于灵感,你还有什么困惑? 请具体说一说
我的灵感大多来自于一些文学作品,他们可能是作品中的人物或是作品的大氛围中可能出现的人。感觉自己很少会凭空写出一位人物,总是“基于”什么东西的。怎样冲破这样的束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