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略显平凡的星期三早上,身材已经开始又发福迹象的中年妇女利落地从床上坐起来,麻利地穿好衣服洗漱,像每一个主妇那样把一家人的早饭从锅里端出来摆在桌子上,再开始和女儿的每日起床拉锯战。
盯着小姑娘从卧室转进卫生间再坐定在餐桌对面,妇女心情愉悦地给每个家庭成员的杯子里倒上她泡的陈皮养生汤。
“妈妈——我不要那个皮?难吃死啦!”女孩嘴里嚼着鸡蛋,咬字不清地和妇女抱怨道,“吃那个还不如吃橘子!”
妇女白了她一眼,“你知道个啥?陈皮养生。”
“土死了,子涵她妈妈都给她弄鲜榨果汁,我就吃陈皮……”
“那我晚上也给你弄果汁,但是你得给我喝陈皮养生汤。”妇女听闻做出让步,目送着自己的先生摇手带还在嘟嘟囔囔的女孩出门。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妇女跟身后慢悠悠刚起床的老太太道。
—
走在土路上,女孩低着头询问父亲,“为什么妈妈总让我喝陈皮泡的水啊……没味道还难喝。”
黝黑的中年男人笑着揉了几下女孩的脑袋,“佳佳长大就明白了,妈妈是为你好……”
“可是咱家都是种橘子树的了,怎么还要泡橘子水喝?晚上水果也吃橘子……妈妈今天肯定给我弄橘子汁!”
男人不再回答上蹿下跳正在气头上的毛丫头,他看着身后自家的橘子林,盘算着今年能挣多少
够不够一家人的开销。
刘家村的大多都是这样,各家都有地,种的大多是果树,到了应季的时候开着卡车成箱子的卖出去,能挣上半年的钱。农村里开销也不大,农闲的时候父母还会带孩子去到县里打打零工,那可是吸引了很多土娃子想往外头跑,佳佳就是其中之一。
她家里就她一个,据奶奶说还有个哥但是命不好,还在襁褓里着了风寒结果夭折了,所以家里人都把她宝贝的天天给她穿的是村里面最流行的衣服,别着最好看的小卡子,背着最粉嫩的小书包,泡着最古董的陈皮水。
“诶呀泡在杯子里人家又不会注意,你个丫头长大就明白了,陈皮那是养生的。”
佳佳从会在树林里走着帮父亲捉虫开始,到她上小学,身材略显臃肿的母亲都是这么解释的,她举举杯子,给佳佳看杯子里面泡了半天已经舒张开的暗色陈皮,“我从小就喝这个,对身体好。”
父亲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出事了,是晚上从县里卖橘子回来的时候遇上了车祸,车翻到了水沟里去,等周围人帮忙把人带车里拉上来的时候已经没气儿了。
母亲在送别会上摸着已经到自己侧脸的佳佳,“别怕,妈养你。”
自此以后,佳佳就每天开始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回家,家里总会有热腾腾的饭菜和奶奶等她,但是妈妈却总是要等到很晚。陪着母亲的只有一个保温壶和一顶从父亲那里夺过来的遮阳帽。
她天天都在橘子树下头,泡着陈皮,赶着虫子。
“佳佳要考大学啊。”妈妈总会和她念叨,“考大学,也像别的孩子一样,从村里出去,别成天土土的。”
她对别的事没上过心,在父亲去世之后听着母亲的话,她想出去,从这橘子树底下出去,从父母的遮蔽下走出去,成为一个能独立生活的、能养活母亲的人。
所以她努力学习,中学就考到了县里的好学校去,一段时间还成为了村子里各家的饭后谈资,母亲也是以她为豪。
18岁的时候,是母亲唯一没有去赶着卖橘子的一年,她稳健地走在刘佳旁边,帮她拿着裹着被褥的大包。看着自己养大的丫头走进校园,妇女满心担忧地给了她两包塑料袋包着的陈皮,“多泡水喝,对身体好,少吃点凉的,照顾好自己啊……”
刘佳笑着推走在大学里有些格格不入的母亲,“会的会的我天天泡水喝,有时间给你打电话,啊。”
原先就听寒暑假回村的大学生说过,城里哪都好,就是钱不够花。
刘佳数着母亲寄过来的1000块钱,手头第一次有了拮据的感觉。但是她知道不能再麻烦母亲了,所以只能委屈着自己过着和身边同学们不一样的节俭日子。同宿舍的女生都是其他城市来的,虽然家里不算富豪,但是也多少有点钱,她们过着令刘佳羡慕的小资生活。
平均下来每两天就要喝一次奶茶,时而不想吃食堂就点外卖,化妆品和流行品牌款式的衣服都不重样。
“一个月总要买件新衣服犒劳自己。”舍友这么说。
她知道很多人背地里都叫她土丫头,她也需要尊严,她也想着摆脱这种带有贬义色彩的称号。
于是她开始尝试着融入身边的人,可是手头的1000块钱盯不住几天就没了,刘佳为了能和舍友一起吃喝玩乐,赶上她们城里人的时髦,她甚至还硬着头皮找了对象。
虽然总花对方的钱也不好,但是总归是能到下个月了……
不能总找母亲要钱,她也不容易……
土丫头这个说法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成为了刘佳大学时期头顶上一直笼罩着的乌云,甩不开脱不掉,她的目标已经开始改变了,她想挺直腰杆子站在同学中间。
刘佳的几个对象都因为她过于照顾家人的唯唯诺诺的性格和时常借钱不还的经济问题分手了,只有现在这个学农学的愣头青愿意被自己蚕食。心里愧疚的刘佳对皮肤黝黑的男生除了借钱以外的行为百依百顺,但是她还是觉得自己才刚赶上社会人的末班车。
三年过得很快,临毕业的大学生们都在谈论着以后工作的着落,刘佳周围也有不少有了对象的女生在谈婚论嫁,想着赶快找个归宿两个人一起同甘共苦。
当刘佳和男生提起这件事的时候,男生支支吾吾地说想更了解自己,这下子刘佳是真的慌了。她没有带对方回过家,更不可能提及自己家里的橘子林,这是自己大学以来最害怕被别人发现并且加以嘲笑的的秘密。
就连母亲每年定期寄过来的陈皮都从第二年开始压在箱子底下了。
不会告诉他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喝完杯子里的奶茶,刘佳和对方提出了分手。即使男生表现得再惊异,刘佳也顾不上了,她飞也似的逃离了那家店,她不想自己土丫头的身份再暴露在同学眼前,她想要摆脱那片橘子林,她想摆脱那杯陈皮汤。
工作以后,人情关系淡了很多,刘佳没日没夜地坐在办公室里处理着文件,收发公司的信件,再分类转给员工。
最低级的工作。
刘佳仿佛能听见公司里其他人这么说,为了钱她还是屈服于这家大公司的底层,愿意做一个没有什么尊严的土丫头。
桌子上的杯子里面泡着浓缩咖啡,手机上的最新消息是母亲昨天晚上用信息发来的“记得照顾好自己,多喝点陈皮汤”。
几天没有好好吃饭的胃已经开始支撑不住地发出叫声,刘佳熟练地从抽屉里拿出药,就着咖啡吃下去。
来自母亲的关怀当然重要,但是相比于工作和面子,不值。
刘佳小心翼翼的护着自己来自刘家村的秘密,母亲对自己怎么看她不在乎,重要的是周围人对她怎么看。
第二天,旁边座位的一个女生被发现平时用的杯子里泡着茶,被其他人嘲笑了几句现在这个年纪竟然在养生。看着女生面红耳赤的样子,刘佳现在是连橘子都不敢想一下,生怕周围人知道自己的过去,生怕同事们买到自己家乡产的橘子。
刘佳这样战战兢兢地到晚上回到员工宿舍,躺在床上翻着手机里的通讯录想找人聊几句天,却发现自己这些年来竟然少有交心的朋友。对于故乡的隐瞒让她不愿和他人交流真心话,所以恋爱也没谈几场,多数也是不欢而散。
现在想起来,从头到尾陪伴自己的,竟然是母亲没季不间断送来的陈皮和橘子,当然,橘子刘佳早就吃完了,陈皮倒是原封不动的压在纸箱子里,那纸箱子自己没有敢打开过,搬离大学宿舍也没有扔,担心万一周围人看到自己的秘密就保不住了。
手机上和紧挨着母亲的消息下面就是领导的私信,头两句还在布置接下来两天的任务,后面就开始暗含了些隐晦的意思。
想起已经年逾四十的领导挺着啤酒肚朝自己咧开嘴微笑,“小刘啊,这份工作结束之后我就提拔你当我的助理,这可是分好工作啊,你有什么需要……也可以直说的。”
大概是感受到了自己的家境不好吧……
曾经刘佳这么安慰自己,但是看着油腻的中年人发给自己令人作呕的消息,她现在确信领导对自己更多的只有利用。毕竟前几天还能看见公司到处传的小三给他送了一个品牌限定的水果蛋糕。
她强忍着心理上的不适转过身面对着墙,不由自主想到没点开的母亲的消息。
“诶……是啊,听说她还用陈皮泡水呢。”同宿舍的同事站在门口聊天,聊到白天的邻座,刘佳心下一凉,手机又在手里震动一声。
抬手看消息,在母亲新发的消息下面,是家乡的橘子树:佳佳,有时间了回家看看,橘子树该开花了。
脑子里过着公司的勾心斗角和几年的遮遮掩掩,刘佳看着母亲的消息,听着舍友无心的聊天,心下一狠订了回家乡的火车票。
“姐,我请几天假。”
“啊?谈新对象了?”门口的人回头看她,又小声地接上,“……还是领导请你出去啊?”
“不是,”刘佳翻身下床开始收拾行李,“想回家看看。”
刘佳这次回家还带着从床底下翻出的装着陈皮的纸箱子,她在火车站角落里翻开拿了个塑料包出来。
这是她在19岁之后第一次泡陈皮,还带着里面母亲分拣好的山楂片。
用开水冲开之后,拧上透明塑料杯的盖子,刘佳拿着杯子在手里暖洋洋的。
坐在火车上,看着周围的风景慢慢变得质朴,转成大巴之后,越靠近村子,漫山遍野的橘子树开的白花就越铺满刘佳的眼。
杯子里的陈皮已经泡开了,有点酸涩的水也进了刘佳的肚子。
手机里阵阵响着的员工闲聊群里都是同事们聊着自己的父母亲,大概是昨天同宿舍的姐妹说了自己回家的事,引得大家都在聊家乡的父母怎样怎样。
别人家的父母……大多都腿脚不便了。
刘佳对母亲的印象停留于大学送自己进校园的妇女,但是那是8年以前。
下了车,看着新建的村子,刘佳看着手里的高德地图不知所措,多年没有归乡的迷茫和无措充满了她。
“佳佳——”一个头发斑白的妇女站在车站旁边朝她挥手,妇女手里还拎着一个布兜子,看着像装着什么,满满当当沉甸甸的。
跟着多年未见的母亲走在村里,刘佳看着道旁也种满的橘子树终于能展开笑颜。把东西放到家里之后,刘佳看着自己一尘不染、就连模样都没有改变的房间道,“妈,我能去地里看看吗?”
妇女一如当年,稳健地走在自己前面,手里拎着一个和自己一样的特百惠彩色水杯,里面泡着万年不变的陈皮和山楂。没有印象中沾着很多土的脸和衣服,也没有灰突突的棉布裤子,母亲也变了。
“佳佳你好多年没回来啦,咱们这儿来了好几个大学生哦,把橘子树弄的都可好了,现在赚的钱都比以前多了……”
“当然佳佳也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了,妈可高兴了,你都不知道,现在妈每个月拿着你寄回来的钱旁边你五姑妈还要羡慕呢……”
母亲走在前面絮絮叨叨地说着话,刘佳跟在后头有一搭没一搭地听,手里拿着一个小电风扇,头发扎成两个小揪,活脱脱有了小时候的样子。
是有点土气,但是这样惬意的也很好。
穿着她大学时候认为土气的运动裤和白体恤走在橘子林里,刘佳觉得橘子花香极了,就连自己曾经厌倦的陈皮也有了甜味儿。
母亲看着两旁的橘子花,开始叨叨起了橘子和陈皮,“这个陈皮啊是通气的,多喝点有好处,和山楂一起泡,还除湿,你看看你妈我还这么能跑能跳,都是这个陈皮啊泡水喝……”
“嗯……”刘佳听着母亲念叨,闻着橘子花香,喝着陈皮泡的水,觉得自己仿佛在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一样甜。
前面橘子林里冒出一个黝黑的脑袋,“姨,姑娘回来啦……诶?”
“诶,回来了。”母亲拍了把刘佳的肩膀,“这个是前几年来我们这边的大学生,李树一,跟你还是一个大学的哩!”
是自己最后分手的男朋友,刘佳心下一惊,一阵后悔之情泛上心头,但是只能讪笑着点头,“是,我是刘佳。”
“姨,我和小佳认识,咱俩还谈过呢。”李树一毫不避讳地看向刘佳,“我现在还想和她谈。”
说罢,李树一抬起右手一直拎着的塑料袋,里面是几个橘子和几朵橘子花,“我想替姨给你泡半辈子的陈皮汤。”
看着旁边笑得合不拢嘴的母亲,刘佳甚至紧张到喝了口杯子里的陈皮泡水,还没等她结巴着说出话,李树一又接着说,“我还想给你买更多时髦衣服……你放心,要土我也陪你一起,你看我到这边这么久,肯定是比你土了。”
看来这辈子刘佳是脱离不了这土里土气的刘家村了,不过她觉得,值。
—
“这孩子简直了,一点陈皮汤都喝不下去,像谁了?”妇女收拾着餐桌上的东西,向自己的母亲抱怨着。
老人喝了口陈皮汤,笑得脸上的褶子乱颤,“就跟佳佳你小时候一个样,陈皮汤啊,通气,对身体好……”
“对我好……”
刘佳看着楼下的李树一带着还在赌气的小姑娘去上学,也叹了口气,“晚上给她弄点樱桃吧,对身体也好……”
-END-
辛丑年三月廿八
作者阐述
1/第二单元新的收获/困惑:
这个单元说实话是我很喜欢的单元,因为当我读一个故事的时候总是最先被其中塑造的人物所吸引,所以我也会不自觉地尝试解剖、体会、塑造一个我喜欢的人物。可是通过这个单元的体验,我现在能更清晰地认识到人物是一个立体的、复杂的生物。我可能喜欢上一个人物只需要一段过瘾的描写,但是当我细致地从他的生活细节剖析他的性格时就能感受到理解一个人是多么困难,这远比你观察一个身边的人要难得多,我要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事情、做出选择、带动情节,这是需要作者更细心打磨的。比如说刘佳这个人物,因为我不是一个我文章里写的所谓的土丫头(没有任何贬义色彩),所以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推进得很慢,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塑造一个我心中的应该有的“刘佳”,她该怎么变成一个追求时尚的女孩,她为什么会冲动着请假离开单位回到一个自己心理上单方面摒弃了几年的小村庄,这都是这个我赋予生命的角色复杂心情的体现,我也要对其付出相应的责任,让她的行为能被读者理解。
2/是否完成上个单元对于自己的期待:“写文章要留出充足的时间,想好了再慢慢写,要表达的东西可以一点一点铺垫再浮现,藏在角色里面,让他替我说”
完成了……吧,至少上次课上和课后我给同学看这篇文章他们都能体会到一点刘佳的心情和家庭的重要性,感觉自己在不同的文风中锻炼着自己,而且有了上次的教训我也给自己留出了充分的时间完善一篇文章。
3/有什么想告诉后两个单元的自己:
用一个人物串起一个故事的时候一定要站在人物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能让他做出ooc的举动;在用一个东西做暗示和线索的时候可以不重复那么多次,只要足够令人印象深刻、足够打动人、出现在合适的情节里,它就是一个合格的hint。
也许…………刘佳从小就是很要强的女孩,没了父亲以后有时要承受白眼与欺侮,所以她会格外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慢慢地,在大城市闯荡的她分不清“尊严感”和“虚荣心”的区别。她会认为”人家有的我都要有“才会不被人看扁。
开星第二单元被喜爱。山精可能也是相对于情节而言,更在意人物的读者和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