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洛杉矶一栋摩天大楼的顶层,身着深灰色西装的她正背靠在白色皮质的办公椅上,手里拿着一份工作文件,不知在第一页上停留了多久。黑色玻璃的办公桌上,一杯温热的美式咖啡溢出令人愉悦的香气,漂浮在空中,可她此时却好像有什么心事,惴惴不安。手机铃声打破了周围的安静,她赶忙接起。“快回来吧,爷爷他…”接到电话后,她眼前一暗,恍惚了几秒后拎起早已准备好的行李箱,冲向机场。
搭上了最近的一班飞机,透过玻璃窗向外看去,飞机在以较快的速度滑行、上升,她感到一阵耳鸣,强烈的失重感让她觉得头有些晕。在高空中,一些往日的记忆就像一片片云,逐渐浮现上来。
作为一个大山里的孩子,她从小生活在防空洞的厂区,那时爷爷是最受尊重的专家。每天傍晚,她都会坐在田埂上,吹着晚风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故事里有爷爷的青春,爷爷的人生。
当刚刚大学毕业的爷爷登上拥挤的绿皮火车时,完全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是将一种怎样的生活。土房、泥路、恶劣的工作环境没有使他动摇,他向老工人师傅学习,和伙伴们一干就是几十年。爷爷说,他们这一代人啊,一旦看到了一丝希望,就会义无反顾地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支援边疆、建设祖国在那个年代是习以为常的事。从那坚定如炬的目光里,她读得懂爷爷的无怨无悔。
她也记得,爷爷总对她说,一定要走出山里,山外边有大海,山外边是远方。这句话就像一粒种子,在她心里埋藏。每当她想放弃的时候,都会想起这句话。傍晚的田野上,总有晚风拂过,金黄色的麦浪涌动,天边是火红的晚霞。她觉得爷爷就是那散发着光热的太阳,照亮她前进的路。
尽管那些年月里生活很艰苦,但她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她记得在她心情不好,伤心落泪的时候,爷爷总是能神奇地从他那洗得发白的工作服上衣兜里掏出两块糖,让她破涕为笑。每年槐树花开的时候,爷爷就拿起自制的长沟子工具,拉着她上山采槐花去,当花香扑鼻的槐花和着面粉蒸好出锅的时候,爷爷总会盛给她一大碗,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着她吃。以至于长大后在大城市的超市里看到槐树花,她都会激动地买回家照着爷爷的方法做出来,但是味道总觉得淡得很,既不香也不甜。总之,有爷爷在身边的日子是那样的温暖和踏实。
随着一天天长大,她外出求学,走出了大山,完成了爷爷的期许。但是啊,她也离爷爷也越来越远了。她看到了海,却也跟爷爷大洋两隔了。尽管电话里还是爷爷如常地关心、报着平安,但是,听得出他声音弱了,爷爷老了。“爷爷现在真的要离开了吗?”她不敢想,眼泪夺眶而出。
随着飞机落地,她抬头望向窗外。远处的天边,落日熔金,暮云合璧。霞光中,起伏山峦如同深色的海浪。山巅处,几点飞鸿影下。
太阳它还是那样美,那样灿烂,那样温暖。
她拭干眼泪,心里默喊了一句:爷爷,我回来了。
闪光点:感觉回忆爷爷和槐树花那块儿挺真实的
困惑:感觉主题有一点俗;爷爷对她的激励作用没有太写出来
闪光点:很喜欢把爷爷比拟成落日的写法,他像落日一般将要消逝却释放万丈光芒。
困惑:全文都是以第三人称视角,感觉稍微有点平淡,可不可以穿插一些爷爷的自述,可能会使这个人物更加丰满一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