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终稿)

关键词:听风者、风、翱翔、淡蓝色的

 

淡蓝色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就这样静静地笼罩在原野上。风,唯有风在呼啸,疾行在杂草之中。

又是那个姑娘,穿着一身雪白色的连衣裙,慢慢地,慢慢地走近。她是这片原野最忠实的伙伴,是狂风最信任的搭档,是蓝天下静默的听风者。

她,姓任名真,小名自由,不过现在这么大了,小名早被遗忘到一边了,就连她自己也快忘记了自己还有这样一个名字:任自由。任真是典型的乖乖女,同学眼中的学霸,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家长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别人的关注中的她,不得不将所有事情做好,做得像他们口中一样优秀,这样才对得起对他们的评价。从小学,到高中、大学,任真一直保持着好孩子的形象,所有人都感叹着自己为何不能像任真一样优秀。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些所谓的优秀,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己拼命演出来的。像演员一样,无数次的磨练,让她面前的那个自己制造的虚假面具越来越真实,几乎没有任何破绽了。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浑浑噩噩、虚虚假假的度过,直到她上班工作,都没有摆脱这种生活。保持一贯的优秀成为了她的习惯,但同时,也只有自己知道,这样做有多累,有多么令人苦恼。她不能找任何人去倾诉,不能有一时的失常;她必须微笑着面对所有困难,她必须在筋疲力尽的时候说“我能行”,她必须……

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压迫,使任真不得喘息。她以风雨飘摇的坚定意识在强撑着。

直到有一天,她病了。

很严重的病,使她不得不停下手中所有的工作去休息。于是任真来到了一家疗养所,邂逅了一个乡下的小镇,偶遇了这片原野。

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

在那个小镇中,她也始终没有放下自己身上的枷锁,一直在禁锢束缚着自己。每天过着平凡朴素又虚假空虚的日子。她以为,这只是换了个地方在演戏。直到有一天,一群孩子的到来,给她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和她,一起聊天、做游戏,一起在原野中奔跑。孩子们讲的他们真实又充满童趣的生活经历,也让她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那也许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吧。没有比较,没有评价,没有虚假,只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属于自己的童真。想到这里,她不禁笑了。那是许久未绽放过地笑容了。就像一幅已经落满灰尘的陈年旧画突然有一角被擦拭干净,露出本源的模样。会像导火索一样牵动人心,慢慢地将整幅画作擦拭。

那天,她一直在回忆,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地点,只有童年的欢声笑语。渐渐地、渐渐地,起风了,她白色的衣裙在风中翩翩起舞,随着她脑海中的记忆飘动。她听到了风声,是的,她也听到了风声,她们都笑了。

伴着风,风将她的思绪牵到了更遥远的地方……

这天之后,她经常会到这片原野中听风,说是听风,不如说是追忆。

那应该是她最盼望,最激动的一天了,这天,她要去山林中玩耍。迫不及待地整理好书包,穿上她最喜欢的白色连衣裙,带上一顶小草帽,向深山中出发。阳光透过茂密的树丛,星星点点照在林间,不时有鸟鸣声在头顶响起,远处还隐隐又流水的声音。小任真,哦不,那时还应该叫任自由,在林间狂奔,想象自己像鸟儿一样,翱翔在林间:会穿过层层的繁茂的树枝,向低处滑翔;时而奋力拍打翅膀,冲向云霄,俯瞰这一片天地。飞着飞着,任自由看见了树林深处竟然有一间小小的木屋。她忍不住好奇,跑过去想要一探究竟。

那是一间有年头的小木屋,屋子外面长满了爬山虎,将屋子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只有一扇不高的小门,窗户却是在屋上的四面八方。小自由正想趴在窗口向屋内望时,小木门开了,走出了一位年轻的姑娘。原来姑娘的奶奶是这间小木屋的主人,姑娘为照顾奶奶从城市搬到了这里。原以为不会呆多久,但来到这里,就被这里所有的一切吸引了。她找到了真实的自己,从事了她想要的作家的工作。小自由听到这里,不禁被这个故事所吸引,一颗当作家梦想的小种子就此种下了。但,那个梦想只是她一直以来深深埋藏在心底的梦想,是她认为最珍贵却又不可触及到的东西。那层束缚的枷锁,生生地将她们越分越远,直到这个梦被层层灰尘所覆盖,那是她从来不会触及到的。可谁知,它又再次展现在了她面前。

再次直面它,她想上前去拥抱,但身体却不由自主地后退。是啊,她要用什么理由去重新拥抱它呢?记忆又不禁涌上了心头……听着窗外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任真的心仿佛也要飞出去了,但是,她不能,好孩子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她可不想看到如果她现在出去玩,人们脸上诧异的表情。不过,等写完作业,爸爸妈妈就要回家了,好孩子等爸爸妈妈回家的时候应该在看书和学习,她可不想听到“怎么看本书看得这么慢”的话。她把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深深隐藏在了心底,留给了大家最完美的自己。可是,完美的自己从事的工作就是现在,大家(除了任真自己)都满意的金融工作。当作家的梦似乎遥不可及了。

再一次陷入了沉思,再一次被拖向了黑暗。但这一次,她在挣扎。无数次拥抱狂风,渴望得到答案——她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直到有一天,风给她安了一对隐形的翅膀,助她飞向更高处寻找答案。在风中翱翔、舞蹈,背负蓝天,拥抱原野,在风中飘荡。她感到无比地放松,这是种奇妙的、久违的感觉,久违到有一点陌生了。但她享受这种感觉,飞呀飞。

这一路上,她看到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情景。原来那片枯树林只是这一大片树林中的冰山一角,小到向上攀升后几乎看不见了;原来那个嚎啕大哭的小朋友是因为小野猫生病了;原来人们工作的时候严苛认真,休息的时候走街串巷;原来……她又想到了那个小木屋,想到了那片树林,想到了那个还有梦的自己。原来她认识到的只是事物的一个小角落,原来她遗忘的是事物最本源的东西。是的,她将最本源的自己遗忘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最虚假的自己,可反观那些令她羡慕不已的人,有多少疲于演戏,又有多少活得纯粹?尝试将两者做一下除法,答案绝对等于零。因为他们都是最真实的自我,最纯粹的人。一路赏景一路翱翔,直到风停草静,她才收回了自己的思绪。

她笑了,是一种释怀的笑容。她找到答案了。是那种久违的感觉—自由。太久了,她从没有做过自由的自己,总是用各种条条框框约束自己。到今天她想明白了,原来兜兜转转,唯有自由才是她心之所向。

于是,她告别了都市,来到了这片原野,生活、听风、逐梦。

故事会这样一直继续下去……

1人评论了“听风(终稿)”

  1. 第一单元 作者阐述
    一、 在第一单元的大作品创作里,你经历了什么?
    收获:创作故事时,有一部分是当时的想象,还有一部分是自己心中想要表达的东西。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作品中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教训:创作故事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事件的堆积以及事情的描述,还应该有一些重点的情节,可以深入了解主人公了解当时她的心理,使文章没有那么难懂。

    二、 通过第一单元5次课的学习(课上&课下),你对写作的认知有什么变化吗?请举例说一说。你对作为写作者的自己的认知有什么变化吗?请举例说一说。
    感觉写作可以是身边很小的事情,并且在记录身边的事情时,可以很大程度上会议起当时发生的事情。就像第三次课对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一样,会唤起自己对很多平常事物的回忆以及思考。之前感觉将自己心中所想写出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经过这次自主创作,我将心中比较像表达的东西写出来了,感觉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三、 有什么是你想告诉后三个单元课程里的自己的?
    在之后的写作中,尽量尝试自己以前从来都没有尝试过的题材与风格,突破自己,找到写作时的快乐瞬间。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