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被削弱,世界变得不一样了。有亮光想要试着透进来,我却追不上它。我感受到重力在拉扯我,把我的双脚压在地面。一路走去,脚下凹凸不平的地方有很多,隔着鞋底,踩上砖块,硬朗的触感,我能感觉到它们是有镂空图案的。
路上听到学生打球,鞋子摩擦橡胶地面的声音。走着走着,想要伸手去接住道路旁,从天而降的小玩意儿。我眼前仍一片漆黑,只能凭借手对风的感觉,和“毛毛虫”“啪嗒”“啪嗒”落地的声音找到方向。
我还听见了风的呼号。我走过风口,身体被推向右方,脚下一个趔趄,加深了我对黑暗的恐惧。可没过多久,耳边的风让我停下,感受梦中坠落一般的快感。
我身边环绕着音乐,我伸手,向着声音的方向,指尖碰上坑洼的墙面。一道道横着安装上的栏杆阻挡着我,去探寻那美妙的管弦音。
在离音乐不远的一面墙边,有一扇可以横向翻转的窗。窗再往前,有一条铁链,那铁链连着一块木板,我摸索着坐上去,抓住了另一条铁链。伴随着风,在秋千上,我重新体会着这个世界。下了秋千后,向左走有一个我能用双臂环绕住的树干,粗糙的树干后,是由圆滑的小孔构成的墙面。又是一阵风,等寒冷的风吹走了,这里会开花吗?到时候,花下的秋千会是一个了不起的景点吧。
沿平地走了不远,那是一扇铁栅栏,连着巨大的石砖,以前从未注意过上面的沟壑,遮挡着背后的植物。在我还没碰到它之前,那植物在我心里像是刀片一样锋利,不像是或柔和或推搡的风。摸到它,发觉它正刺挠着我的手心,原来它也有温柔的一面。
用一只脚支撑着身体,另一只向前伸,试探着前方的路是我在这次考察中常做的小动作。一,二,三……数着台阶,我慢慢发觉自己在向下去,眼前的黑暗让我觉得自己正向深渊,或者洞窟前行。我前面传过来人声,应该是食堂工作人员——这让我想起了在考察前半听到的方言。两个声音都好像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达到我这里的。
有个东西我印象很深。或许是在楼的后面,一直蹲着个圆形的、扁状的铁器。估计过了很久,可能锈了,又或是想要换新,或者是因为它有了异味,便被遗弃了,遗弃在好多挨着闲置的铁杠旁边。
旅程的最后,我身边的伙伴牵起我的手向前小跑,我撞上迎面冲来的风。在之前我的动作一直很保守,这才真正体会到了身上感官的丰富,与世界的交汇。
风吹的声音,秋千和音乐。
一个个片段拼凑起一篇文章,文风清新自然,也运用了许多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最后的总结我也很喜欢,用旅途中印象较深事物拼凑在一起,读完使人韵味无穷,对于文章可用某件物品或情感贯穿起来,使之更加连贯,对于事物的描写还可以更加生动,你可以从多加形容词开始,加油!
“我身边环绕着音乐”普普通通的句子。但也许因为“环绕”这词,反正就是让人读着好舒服呢。
新的发现感染和鼓舞着我——有着温柔一面的植物、从很远很远地方传来的方言(两个“很远”!)…… 那个铁器到底是什么?我也想有空去瞧瞧。
在这一路从保守到放开的旅程中继续的感情,在结尾的短句子里倾斜而出,然后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