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威利克斯巨石阵
- 地理位置
太平洋中心中一个孤岛上
- 大致面积
1000
- 存在时间
自公元前3500年建造完成,就一直存在。15世纪—17世纪之间,欧洲航海业迅速发展,大批航海家从欧洲这个小地方一涌而出,去占领新的地盘。在1700年,航海家叶索·萨尔登上他它在的孤岛,可惜,此岛上一片荒芜,仅有一群庞大的巨石阵,他失望而归。直到2000年,此岛又被重新发掘,考古学家惊讶的发现此巨石阵有人工痕迹。而至今,考古学家对它的探索仍在继续。
- 地貌、地质构成
是一个大盆地,但它其中的土壤却是贫瘠的黄土。
- 气候
因为四周环海的原因,它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 季节性变化
冬凉夏暖,夏季雨水丰沛,与热同期,适宜作物的生长。
- 植被 动物 习性
令人惊奇的是,其上面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低矮的草地,动物也没有大型的,多是小小的野兔。这些草较为耐寒,再加上小岛的维度较低,冬天不会太冷,常年都有,野兔就吃这些草存活。冬天,它们会换上厚厚的皮毛用来防寒,而在夏天,它会褪去皮毛,迎接升高的温度。
- 发生过的大事
公元前4000年,当地原住民开始建造此石阵,历时500年,石镇建造成功。同时,文明开始没落,前3000年,文明彻底消亡,只留下这个石阵孤零零的留在岛上,最后,等待着被别人发现。
- 其它
之所以摆这个石阵,与当地原著人民的信仰有关,他们相信,能够通过这个石阵与他们的神来沟通、交流。
故事:
我是一块巨石,我有意识起,我就在了这个阵中。这里有很多与我一样的石块,还有这与我不同的东西,它们会跑、会动,两只脚直立着走路。周围的风景很美,有着郁郁葱葱的树林,有着四条腿走路的东西,它们或大或小,有的头上有两只长长的东西,有的头上的东西是尖尖的,和我们一样硬硬的。我把那些四只脚运动的生物一并叫为寻,而两只脚的叫为莫。
每年,莫们都会拿着大量物品放到我们的身下,东西里面,有着不同颜色的圆圆的东西,也有着绿油油的像草一样的东西。每当它们走后,那个头上长着长长的东西的寻会溜到我们的脚底下,开始大吃起来。一切似乎都挺好的。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我周围的树林似乎比以前稀疏了许多,寻也随着树林的减少少了很多,越来越多的寻,跑到我的脚下,去吃莫拿来的物品。而我脚下的物品却是越来越多,莫们似乎也过的越来越好了,它们不像以前那种饥饿的状态,而身上衣服也越来越繁琐、华丽。有不由来的有点心慌,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好事。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我周围最后一圈的树被莫们拿着东西砍倒,我终于看清了我周围的环境,原先郁郁葱葱的树林变成了一个个矮矮的树桩,而在远处,有着一个个大大小小有着尖顶状的东西,我感到它们就是由我周围那些树所作。我有点哀伤,它们陪了我那么久,如今却都成了那样。而我所能够遮蔽的东西也没了,只能赤裸裸的在这个岛上。
事情似乎越来越糟糕了,先是寻们越来越少,而莫们拿来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了。莫们也越来越瘦。到最后,莫们没有拿来东西了,它们瘦的不行,跪在地上,请求着我,似乎想让我再给予它们原先的繁华。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之后,我便再也没有见过它们了。而我最后一次见过的寻,还是那个头上长着两个长长的东西的寻,它很瘦,慢慢挪到我的脚下,慢慢没了声息。我有些悲伤,再看着周围一个个的树桩,我更加的难过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成这样。
慢慢的,那个我脚下的寻不见了,周围的树桩也不见了,只留下一片光秃秃的地,只剩下我和我的同类们。我感觉好孤单,也好想念原来的时光。
又过了很长时间,地上长出了草,我欣喜若狂,至少,有东西能陪着我了。慢慢的,长着两支长长的东西的寻也回来了,每天,看着它们在我脚下吃草,我仿佛回到了最初,我好开心。
又过了很久,一群莫来到了我的身前,我心情很复杂,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好事,我希望不要再导原来的覆辙,毕竟那么久的孤寂可不好受。
莫和寻的名字怎么起的?有趣~
石头的视角,不如把关注收回本体。石头受风雨侵蚀、自然造化,它对沧海桑田的变迁有着什么样的理解?现在它的关注点都在外界,跟自己没关似的,故事推动不起来,好像旅游手册上的介绍。了了写起来不知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无法避免平淡。换句话说,石头做主角,咱们写人物时提到过,人物一定要有自己的故事,自身的矛盾。用它自身的矛盾去映射周围世界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