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很暖和。临近中午,明亮的日光透过沾有水渍的窗户,依旧通透地洒在桌面上。可以闻到消毒水的味道,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很浓郁的饭菜味。可能是因为还没到饭点?只有很淡的炸酱面的味道。可能是因为坐在后面的男生正在吃面。他发出吸溜面条的响声。听起来面条应该是很香的。混杂着各种口音的声响从食堂窗口传来,听不清到底在说什么。有可能是在讨论今天中午的排班问题。滴滴的刷卡声音逐渐多了起来,“交易成功”——这次我听清了学生点餐的声音。
窗外的世界似乎安静许多,日光在树叶上留下白色的斑点,亮晶晶的。抬头看,有些刺眼。不过很舒服。它似乎完全包裹了刚刚突破一阵秋寒杀进来的我,在这个空间里我可以享受暂时的自由。有点想睡觉。
这片床边的天地大概每日都有许多学生来到访。旺盛的生命力。我想不出用什么词来形容它,实在有些抽象。但如果非要说的话,我一定会选择自由。透过窗户的阳光自由地在桌面上伸懒腰。温柔的炸酱面分子在这里遇到浑身带刺的消毒水味,它们毫不犹豫地拥抱在一起。还有放松了神经的学生,在窗边暖洋洋的,被勾勒出金色的影子。
食堂二层的窗边是自由的。
自由本身就是最强大的能量。
我猜过去这片空间也有人和我一样享受过片刻的放松与自由——吸进鼻腔的空气都是暖的。它在这里被窗户外的阳光赋予温和,被拆饭的学生赋予生命,被各种奇怪的声音赋予宣泄的力量……然后,你就感知到了现在的它。多么奇妙。
我不知道未来它会变成什么样,也许还会有一群吵闹的学生坐在这里,卸下全身的防备,抱怨作业的繁多,任由阳光在身上肆意游走。即使他们并没有感知到这个空间所独有的力量,但至少可以收获片刻的自由与快乐。
当然,它也有可能不复存在——很多年后食堂被拆掉,玻璃在噼里啪啦的声响中碎裂在坚硬的水泥地上,依旧反射出暖洋洋的光。空气里不再是那股奇特的香气,取而代之的是灰尘弥漫的呛味。学生们在门口纷纷拍照留念,年纪小一点的会听年纪大一点的说过去这里的故事。
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记得二层窗边曾经有一个无比自由快乐的空间。
这个的空间能感知到什么?应该会有从上方洒下来的日光,暖烘烘的。还有学生在其中叽叽喳喳的吵闹声。大概又在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听见远处的刷卡机又提示了交易成功,伴随着师傅问:同学吃什么?板凳从桌子上被拿开,砸在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声音。空间里一时间都是咚咚的响声。
以及每当一个学生进入空间,都会带来一份快乐与爱。青春真好——
食堂二层的窗边自然是这个三层食堂的一部分。它和整个食堂一定都被同一群活蹦乱跳的学生所拜访过——满满的活力。窗外也许会飞过一只黑鸟,它停在窗户外的围栏上站了一会儿。盯着自己在桌子上奇形怪状的影子发呆,然后被食堂大叔走过来擦桌子的脚步惊吓到。拍了拍翅膀,拖着自己的影子离开。如此说来,似乎要忘记了最常光顾的阳光。它基本每日都来,可能是在完成它与这个空间的约定。又或者它只是单纯喜欢在这个空间里的学生们。有趣。
给予这个空间一个具象化的形态,那就一只黑鸟吧。自由地在天空中盘旋,感受阳光洒在自己每一根羽毛上的暖意。飞翔的时候不必刻意思考自己的落脚点,毕竟天空才是最终的归宿。
我对黑鸟一向是很喜欢的。但我清楚它属于自由,属于天空;就像我也属于自由,属于大地。我希望能在抬头时望见它,努力看清它每一根黑色的羽翎,它展翅飞翔的背影,在它远去的时候,我也重新回到地面,继续挣扎前行。
自由,自由,自由。这个词似乎被我重复了好多遍。没办法,我实在好喜欢它。在食堂二层的窗边,独自一人,阳光,嘈杂,放松,思绪飘散。我似乎想不到除了自由以外的形容词来表达我此刻的无比快乐。当然啦,如果这个小空间可以干净一些就好了,我好想忽略桌面上的辣椒油。
我想象到霍比特村。绿色的世界,温暖,有好闻的浓汤的味道,以及热情可爱的霍比特人。还有冬日的破釜酒吧,温暖的黄油啤酒,吵闹的聊天声,彻底甩开作业枷锁的学生。狭小的空间里是阔大的自由感。好奇妙。
如果它就是世界,那这里的每一个凳子就是一个国家,桌子就是它们联合形成的国际组织。每一滴落在桌子上的菜汤都是签署的协议,每一小片灰尘是不经意发生的冲突。但它们最后总会被阳光的温暖所治愈,放下一切矛盾,安详地等待国家下一位旅客的到来。
我的肚子开始叫。思绪飘的似乎更远了一些,三年前的事情在脑海里都变得清晰起来。放松了许多。窗外的阳光舒服极了,就像我到了绿子和小熊一起打滚的那片草地上一样。以至于我离开的时候竟出奇的不舍。似乎就像黑鸟要落回某台空调室外机的顶架上。难过。
事实上,当我进入阳光下时,我便和这里融为一体。我们共享同一份温暖,同样舒展身体,充分地感受自由。它卸下我的枷锁,我赋予它生命。然后我们一起迎接世界的喧嚣。偶尔有些油腻的时候,我们不会彼此嫌弃,反倒会安慰对方:没办法的嘛,脏了再洗脏了再洗。日常无聊的时候,我们大概会聊吃什么——食物是永远的话题!
有些奇妙,我们似乎注定要在彼此遇见的一瞬间合二为一。也许这就是自由的人与空间的缘分吧。
我又在一个冬日的午后见到那两个女孩子。她们似乎很喜欢我,这几天总能见到她们端着橘红色的托盘,上面是还冒着热气的小笼包和一碗满满的酸辣粉。
她们说笑着进入我的世界。说来有点奇怪,她们对我没有丝毫的排斥。不同于其他因为没有座位而选择拜访我的学生,她们对于我这里的阳光似乎格外中意。每次都专门来找被冷落的我。有点感动。
我是个自由主义者。秉持着的原则是要让每一个进入我世界的人感到自由。只是有些可惜,虽然在我的世界的门前打转的人很多,但真正进入并感到自由的竟只有那两个女孩子。
她们都戴眼镜。圆框眼镜的女孩子更喜欢说话一点,方框眼镜的女孩子在嗦粉的空档时不时点头附和一下,偶尔也会回应几句话。她们的相处方式很舒适,两个人很有默契地把控着吃饭和聊天的时机。似乎把我的世界就当成了她们的世界。有点幸福。
两个女孩子吃完饭后总是在我这里多坐一会儿,聊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意识到底是什么一类的平常大概不会有学生想的问题。不过我很喜欢听她们谈这些,总给我一种精神解放的感觉。仿佛在我这里不必顾及一切真理和规定,只要任由思绪飘散就好。
当她们离开我的时候,我很清楚地感觉到了留恋。不仅是我不舍她们,更是她们似乎对我这里产生了依赖,把我这里也当做她们的世界,离开我便是要离开家。
不过我也知道,真正自由的人不属于任何地方。哪怕她们现在离开,要回到现实的枷锁中,她们的心也永远向往广阔的天地。这就足够啦。我能有幸成为她们灵魂一段时间的栖息地,真的是太好了。
于是我目送她们远去。
我爱自由,我愿她们也自由。
一个固定的空间,恰是拥有无限可能的自由。
确实如此呀0.0
读整篇都有阳光洒在身上的“错”觉,好像自己就在下午的阳光里。阳光有点晃眼,但非常舒服。有趣的是,M会联想到霍比特人村和破斧酒吧,明明是渴望自、由,但想到的温暖都是人情味儿和日常生活痕迹很重的地方。这篇的节奏非常好,尤其是探讨自由那部分!唯一的缺憾是尾声有点长了。简直不要多说就好~给人想象的余地。
非常喜欢“如果它自成一个世界”那条!菜汤和灰尘!这个世界有滋有味。
大概是因为自由的人可能偶尔也需要归宿吧?尾声因为是自己的经历,一不小心就写多课哈哈哈(不过食堂二层的窗边真的很舒服!山精有机会也要去尝试一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