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期待后面的课程~
【第二周】手感顺畅了很多,大概是适应了开学的节奏。关于预测下节课程,我可以每次课听完老师讲的“下节课安排”再写mia?这样的话每次都会有总结和对下次课的期待,这样就是墨辰辰自己的旅行图啦!!
【第三周】我每次在这里记录和小纸条的作用不是差不多嘛!因为懒得粘小纸条所以就直接敲在这里啦!!其实在带别人走的时候操场上有个乒乓球掉下来了,我扔了好几次终于把它扔回去了。(啊这应该算是特别的事情吧)然后因为国庆假期玩得太嗨差点忘记写作业www还忘了老师说的“下期预告”……以后要记得早点完成作业呐!后来查了最初发的课程设计,关于洞察,我感觉对我来说会比较难,因为我以前并不是经常感受身边的人,大多数时候是先有个比较理性的记忆,然后回忆时才会慢慢产生感性的感受。
【第四周】深入的观察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可怕,虽然写的时候也很费脑子。观察期间有个朋友过来跟我打招呼,然后在旁边睡觉来着。可惜没观察完就因为图书馆闭馆被赶出来了。
【第一阶段结束的大纸条】
另)终于理解了初始旅行图【捂脸】
第二阶段///
【第一次】125个问题看起来好多啊呜呜呜呜还好只要写30个!第一部分还好啦基本上很快就能答完…第二部分问题更加深入,有关亲情友情以及对物对感情……第三块简直是直击灵魂啊!有很多问题我都没有仔细想过…【脑细胞干枯.jpg】
【第二次】直面内心深处。写隐私。直面就直面吧我能接受它只是不想跟别人说而已。不希望别人因此对我有不同看法。写起来并无困难。
【第三次】阅读赏析回忆录。感觉他们写的都好棒!!!!开始担心自己写不好。看完之后对死亡很有感触,作者笔触很真实。
【第二阶段】
1.去接触事实而不是停留在想象。深入自己的内心。
2.利用外界环境体现人物心情,跳出事件外再回首
3.题材和写法不变,加一些自己对事件的看法。
第三阶段///
【第一次】写人物。我没有观察陌生人,写了替换题目。说实话对于人物我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活法,有自己的感情。我不能去干涉,只是记录而已。
【第二次】写场景。其实是筹划了很久的场景,以前也写过相关设定,这次是整合到一起又加了一些细节,整理了时间线。(历史废物已经哭了。好累。)
【第三次】矛盾冲突+大作品提纲。未知的三个词,未知的碰撞。当时第一眼一下子就懵了,后来才渐渐找到思路。主要的矛盾冲突我觉得是在沈攸内心,是瞬间的恶与善良之间的冲突。最后结果就是沈攸内心愧疚,对自己冷漠,强迫自己麻木。大作品也是早有过构思,就顺着原先的构思回答了老师的三个问题,改了一些逻辑不通的地方。
【第四次】节奏。自己找三个词相对就容易多啦!这个故事是改编自我听过的一个故事,写起来也相对容易。想通过环境烘托人物感受,就尝试了一下,感觉有一点效果了,以后还要多练习!(其实和上一篇的沈攸是同一个人呐!)
【第三阶段】
尾声///
我看到山脚,也许它只有200米。我飞奔起来,朝着山脚。周围的草地上开着五颜六色的花儿,有小溪流过身旁。这里简直是一片桃源,但是我仰望着山巅——那是我渴望的地方。我知道了,我的旅程不会有终点,每当我到达一个落脚点,又会看到下一个远方,看到下一个目标,我会一直前进下去……
嘛,这是系统给行者的旅行图嘛~
现在需要看到的是百里墨辰自己的版本。
预计哪里需要停下补血、哪里需要释放特殊技能,哪里会受到史上最大挑战生死存亡……?三段打怪需要同样的精力吗,会用同样的态度和方式吗?……
墨辰莫偷懒,“下次课预告”明明“课程设计”里都有嘛~旅行的起点都可以看到。
但是课程设计里没有老师说的详细嘛!!而且每次上课不同的感受引发对下一次课的期待是不一样的吖!!!!
有道理~
但是,最初期待大家的是——对未开启的旅行的一个整体期待,包含了自己的需求和状态。
整体是整体,每一次是每一次~
以及,敲敲!
小纸条~
“总会有断断续续的灵感,它们之间十分跳脱,有点连不上,一个一个写变化太大我适应的慢”不急,慢慢写。或许你会发现它们彼此有时相联,从更深远的层面上说。
百里墨辰缺第二阶段大纸条1张、小纸条4张,敲敲~
“去接触事实而不是停留在想象”
嘛,好朴素又实在的道理?
“他们都有自己的活法,有自己的感情。我不能去干涉,只是记录而已。”大大说得有道理昂!
不能去干涉,但可能去探索哦。或许人物自己都不真的了解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