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个人既没有什么创意,也不会什么写作技巧.但是我还是固执的选择了创意写作课.因为我希望让自己在写作方面有所进步,也希望能给自己一个挑战.
怀着紧张的心情,我第一次走进了创意写作的教室,开始了第1个活动,20分钟的自由写作.从刚开始的蒙圈儿,到后来慢慢写出一些自己想说的话,走进了自己内心的世界.等20分钟结束时,我在发觉自己猛然间被拉住那个世界,发觉自己的手心里已出了汗.我喜欢待在那个世界里的感受,在那里,世界褪去了往日的喧嚣,我也卸下了高中学习的压力,全身心的感悟那里的人和事.之后的活动是观察,我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许多好的创作都源于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与热爱,然而,在应付许多我自己并不喜欢的作文题时,我常常忘却了这一点.观察不一定是要观察很特别的物品,亦或是赶很远的路,在这间创写教室里,同学们都细致的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我获益良多.
在创作我这篇旅行图之前,我也瞻仰了不少同学的作品.他们大多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写了很好的故事.可我能力有限,一节课的体会,着实写不出哪些,期待自己通过今后学习逐渐进步.但旅行图终归是要有个地点的,我的选择地点是红教堂,选择这里是因为我对写作有一颗虔诚的心.而且对于创写课的三个阶段,我也大致在我的红教堂中想到三个阶段可以与之对应.〝这里曾举行过一场未完成的祷告,据说在教堂树下能找到人们未说完的祷告词.这里废弃多年,可是深夜空无一人的建筑里却总会亮起灯.”我已经准备好开始在这里的奇幻之旅了.
红教堂,是一个很破败的地方,不论是从它的年久失修建筑还是从杂草丛生的荒地上,都不难看出这点.绝大多数人是不爱涉足这种地方的,而对于我,一位冒险家,我对这种地方颇有兴致,于是,我来了,我来挑战了.
我的出生地并不在红教堂,但这并不影响我在此处冒险的兴致.天色略有一些昏暗,还好我手中的煤油灯使我眼前的景物明亮起来.初次到达一个新地点,最重要的便是观察.让自己专注的,全心全意的沉浸在这个世界里,也许是我这个阶段的目标吧.我开始注视这里的野草,深绿色的,有的长得恨不得要高过人的膝盖,他们也许并不美丽,但他们昭示着荒原中也有生命的气息.这里的树也是不少,可惜那多是枯树.深棕色的树干肆意生长成奇怪的形状,在深夜里,着实令人发毛.树下还有许多高矮不一的墓碑,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了.在有的墓碑旁还摆放着些南瓜灯,发出橙黄色而温暖的光,但在这种氛围中,显得很是诡异.再有的墓碑之间的过道上,还斜倚着门板,我真是想不出他是干什么用.算了,赶紧离开这片奇怪的地方吧.我沿着残破的深红色镶着金边的地毯,穿过了红教堂.这教堂已经是废弃多年了,门和窗都已经不见.教堂中的椅子还是不少的,大多是带靠背的黑色老式长凳,在他们中间,我又发现了斜倚的奇怪门板.再往前走,到了尽头,是被锁住的大门……
我突然意识到,我居然被关在里面了.这到底是为什么?这个阶段,我开始试着召唤我的理性,为了逃脱,我必须也只能召唤我的理性.我继续观察大门,他看起来还挺智能的,一定不是和这个教堂同一年代的产物,也许是谁有意后装上去的.看来我还尽力回想,这园子里面还有哪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我想起了一个黄色的电线杆,在较为昏暗的环境中格外显眼.我赶紧沿着记忆中的路线跑回去,那下面是一个密码机.我开始了破译.密码机中有很多任务,有顺序的,必须得做完前一个才能做后一个.每做完一个任务,进度条都会有一定的前移.密码机上面还有一条温馨提示:请在dd l之前完成任务,否则将会触电,会告知园长.我不知道告知园长之后会有什么后果,但是这种未知的恐惧才是真的恐惧.我努力完成着任务,最终黄光亮起,密码机中迸出一道黄光,在空中散落,就好像过年用来庆祝的烟花,我破译完成了.与此同时,大门通电了,亮起橘黄色的光.我笑了,我终于找到逃离这里的方法了.
我急忙朝那里跑去.然而,刚走没几步,我就发现一个极高大的提着刀的身影朝我走来,他的身前还冒着可怕的红光.我心头一凉,意识到冒险远远没有结束,他大概就是园长吧.我想,既然已经到了这个阶段,我必须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寻求一种动态平衡.我赶紧跑,边跑边回忆起了我最初用心观察的那些东西.我的理性告诉我他们的作用.我用各种方法试图甩掉那个可怕的家伙.我迅速翻过红教堂的窗户,他的翻窗速度好像没有我快.但是他跑的比我快很多,只一小会儿他又追上来了.我开始在长凳间与他博弈.我猛然意识到了那些奇怪门板的作用,可以用来砸他.我跑过一个门板,站住,他应该兴奋极了,以为我放弃挣扎了,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过来.我看准时机,反手打下了门板,他被我砸晕了.我借此机会赶紧跑向墓地,通过之前细致的观察,那里的墓碑是很好的掩体,何况那里也有门板.在那片我还算有记忆的地方,我利用地形优势展开了一些博弈.我下了一块门板,在他能看见我是往右边跑去.等我进入了墓碑所构成的视野盲区,我开始匍匐向左.果然,他向右边追去了.在这个反跑技巧的背后,是对他的思维的洞察,而我的逆向思维,是我感性观察和理性分析的结果.我赶紧跑向了大门,又回头紧张的望了望,幸好他还是没往这边来,我用力推开了通了电的大门,逃脱了,还算顺利的完成了冒险.我长出了一口气,心想一定要把在这里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
其实我原来的想法是把每一次魔盒都融入这个旅行图,最后成为一个比较大的故事.但是限于个人水平有限,每次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如果都强行融入一个故事的话,可能会略显牵强。所以现在旅行图就只是大概说说对三个阶段的理解,然后之后的魔盒就是谈谈自己每节课的收获、感受什么的。这样的弊端就是跟旅行图无法形成有机联系。
为你的感受开心~
旅行图过于简单了。红教堂,听起来像扑克牌上的红桃心♥️。它是什么建筑风格的?有庭院、后花园和墓地吗?你(或者那个步入红教堂的人)此行目的是什么?三个阶段对应的旅程将会是怎样的?
第1个魔盒:
观察中的感受:没有想到就用这么一个小小的食物就能上一节课.体会到了观察的重要性,通过观察才能更为细致的深入了解一个食物,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大抵如此吧.有太多细节被我们忽视了,从而也错过了太多体验的机会.总而言之就是要更对生活充满一些好奇吧.
困难:有的体验写不出来,写出来也没有很独特的味儿了,还有就是感觉想象的人物不太饱满.另外这个魔盒和旅行图好像没能形成一个有机的联系.
“写出来”方面,是要靠多阅读和多多写去提升能力的~这是个自然的过程。
而能够把感受到的都、精确地写出来,对大作家(有时)也是个有难度的要求呢。
第2个魔盒:
特别的事儿:已经写在文章里了.她想把我带进女厕所,但是我在刚被蒙眼的时候,还没有完全失去方向感,于是机智地识破了她的诡计.
体验的变化:觉得这次会更有意思,或者说更刺激.被蒙上眼睛体验会给人带来一种未知的新鲜感,而观察食物的话则更需要耐心.不过这两个也有共同点,就是都要全身心的去体会,把自己完全投入进去.
第3个魔盒:
1.当我和他在一起时,发生了什么?
我抱着电脑,绕着它走着,边观察边记录下一些有用的内容。我在它们之间穿梭了许多回,虽然我特意找的那个比较清静的地方,但还是有同学拿异样的眼光看我.不过我还是认真的在自己的世界里进行观察。
2.离开他之后,是否有一点点变化?
我在思考它们的矛盾。
它们很干净,它们比大多数垃圾桶都令人不那么厌恶。但是这也侧面的说明了它们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发挥自己的价值。如果给它们一个自我选择的机会,它们会怎么选呢?是像现在一样干很少的活,有很好的外表,但是占了很多的地儿,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还是选择分散到不同没有垃圾桶地方,干更多的活,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价值,但却像其他垃圾桶一样散发着异味儿,筒壁上挂满肮脏的垃圾?
是啊,事物存在的状态可以说有无数种可能性~很多时候没有简单做“好”与“坏”判断。
此刻,我旅行到了一片沼泽。这里的湿气很重,给我一种不是很舒适的感受。但是,偶尔我也会找到几朵在路边顽强生长的野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在野风中开的烂漫。野草也一丛丛生长的着,它们深绿色的外衣上有的还有一些花纹,显得自信而低调。
回顾前几程,我可以说我在慢慢的适应一个新的环境。有时候会因前路难行而踌躇,有时候也会因路上没有什么新奇风景而迷茫。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像5岁孩童一样观察,与粟子深交,与食堂的垃圾桶相面, 抑或是体会黑暗中的世界,他它们各有各的美,至少是各有各的特点,藏在一点一滴间。
(1)灵感就是一个写作的思路,或者说是一个比较好的点。当你想到它,你就知道你大概可以开始写作了.。
(2)我真没有什么灵感迸发的时刻。我写的那些东西大多没有让我自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我想灵感它都会源于实践中,也许是自己在干什么事,也许是读了别人的作品或者看到了什么,之后引发了思考,把其中精华的部分抓住了,大概就是灵感吧。
(3)如果大部分时间已经被各类DDL占领,如何在这种有压迫感且时间不宽裕的情况下找到灵感?
“灵感它都会源于实践中”敲赞同~
第4个魔盒:
对我来说,回忆真是一个很难的事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当时的生活不够热爱,许多童年的事儿,如果不使劲儿的想,我都忘得一干二净了。这也侧面说明了及时记录事物或感想的重要性。这个阶段的大作品是回忆录,我觉得这给了我一个审视自己过往的机会。继续加油。
俺觉得似乎不是“热爱”的过,而是“敏感”。懵懂少年,可能会对一些看似与己无关的事情,不那么关注留意。
第5个魔盒:
把自己的私人地界落在笔端,对我来说是从来没有做过事,因为通常会怕这些被人看见。这次课,老师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安全的空间,我可以自由、放心的写出来,感觉真的挺好的。
开星~
第6个魔盒:
在课上完成了关于自我的调查问卷。一共有125个问题,我都一一读过,其中不乏有许多都是我曾经从未思考过的。也许有些问题是我不那么感兴趣的,但总还有很多问题会引我深思。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审视自己,能够得到比往常更清晰、全面的认识。
第7个魔盒:
阅读了往期同学回忆录的优秀作品,在课上完成了表单,并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从一定程度上体会到了他们哪里写得精彩,这也对我自己的回忆录写作有了些启发。
第2阶段大纸条:
此刻,我旅行到了一座巍峨的高山前,我努力的攀登。时而有凛冽的寒风刮在面颊,时而有带棱角的石头划伤肢体。但我没有停下脚步,因为我知道我不能也无法停下脚步。石头缝里有偶尔长出不知名的野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潇潇洒洒,在野风中傲然开放。但愿我也能有如此坚毅的精神。
回顾前几程,我还是在努力适应这里的环境。这里的路程总是变化着的,偶尔令我欣喜,但更多时候需要我想方设法的去应对。回忆,不仅是回忆这段旅行中的所见所感,还有在这段旅行之前的事物,我终究有些收获。我抬起头,望了望不远处的山顶,心想:翻过这座山,出现在眼前的会是雍容华贵的宫殿,还是人迹罕至的荒原?
1.发现了回忆的重要性。回忆不一定能想起当时所有的事和情感,但现在能回忆起的事和情感如同落入水中的石头般,在当下的情感中击出一层层涟漪。我想不管是童年厨房的回忆,还是自我调查问卷,直到最终回忆录的撰写,也许我所写的文章内容不一定让自己很满意,但是我至少做到了深情的凝视过去的自己,也有了一些反思。有时人的经历也如其所学的知识一样是需要沉淀的。这个阶段的回忆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自我沉淀的过程。
2.我学到了如何去整合一些回忆。有时候回忆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把如碎片般零星的回忆整合起来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以当下的视角、当下的思考,去把它们串联成一个统一、有力的脉络。
3.如果可以再来一次,我还会写同样的题材,因为在我回答自我调查问卷时,我就明确了我想写这个了。写法上的话,我可能会去花更多的时间,回忆更多的事情,取其中一些比较有关联的写成文章。另外,我可能会多写一些当下的思考,试图把复杂的情感表达出来。
“但现在能回忆起的事和情感如同落入水中的石头般,在当下的情感中击出一层层涟漪。”?? 久雨理性思考不错而且具备一个写作者应该有的内心的诚意。对于回忆录来说,这份素质就是很重要的。
2 是的。回忆录的拼贴其实很难的。你的总结非常好?
第8个魔盒:
在认真观察了陌生人,填写人物调查问卷之后,写了个关于人物的小故事。感觉这次细节刻画的比较到位,在写作手法上还应注意与其他人物的交流、对比等。
“细节刻画到位”赞同? 很具体,抓住了这个人当时的状态。但欠缺一个大局观。这也是很多同学的通病。
第10个魔盒:
这次课用一个名词、一个动词、一个形容词连成一句话,展开一个故事。我写的词都是我自己熟悉的,没想到后来让同学间互换,用别人的词写,意料之外。另外现在也要开始准备大作品了,加油。
第9个魔盒:
这次是关于场景的写作,但我后面可能写着写着把场景丢掉了。以后会试着用场景去烘托人物心理变化,把人物塑造的更立体。
第11个魔盒::
通过《小红帽》学习了故事的节奏,又用上次给别的同学的三个词,自己用一句话、五句话概括自己的故事,再展开一些重要情节,收获颇丰。
“颇丰”包含了什么鸭?
第12个魔盒:
自己想写的东西都没能在初稿里很好的展示。目前只有一个开头(RW的一个背景介绍),还有赛后的一小部分,细节上还会做一些调整。希望在之后终稿把最刺激的比赛环节和结尾处的一些思考(这里还会通过回忆写出他的一些个人经历)写完整。拖到第9周才写,时间安排上确实不太妥当。
第3阶段大纸条:
1.整体认识就是写作是自由的。不再像原来写个作文,要先特别仔细的去审题,然后要疯狂去扣题,或者说按照某些为大多数老师线上的方式去写。在这个课上写作就是在一个非常宽松的限定内写我想写的东西,不必去顾虑那么多。
2.叙事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或者文字,将别人带入一个他根本没经历过的事儿。等叙事完成时,他就仿佛完完全全亲身经历过一样。
3.独特的经验就是对生活中的人物的细致的观察。譬如写人物、写矛盾冲突那两课,我故事里的人物的一些语言啊,行为啊,表情啊各方面的细节,有些是我发现我自身有的,写了上去;有些是我发现我身边同学们有的,也写了上去。我觉得这样的感觉不错,至少看着还挺真实的。
终于啊,我登上了山顶。我回头,看这一程走过的路。忘不了曾刮伤过面颊的凛冽寒风,忘不了曾划伤我肢体的带棱角的石头,忘不了湿气过重的泥泞沼泽,更忘不了曾经勇敢的穿过这风风雨雨的自己。我并不后悔选择了一条并不太轻松的路,不论曾经我走过时,它们有多么艰险,亦或曲折,但现在看来,他们仿佛都变成了美好的风景,永远会停留在我的回忆中——因为他们教会了我很多,最重要的是如何独自面对未知的挑战。我朝着来路挥了挥手,大声的喊:“再见啦,我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