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峨眉山
正如峨眉山的一处石壁上的字所言,“普贤者,佛之圣子;峨眉者,山之领袖”,这次峨眉山之行,我充分感受到了它的禅意和秀美。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游览了峨眉山,拜访了普贤菩萨。来到山脚下,我看到一个大牌坊,书写着“天下名山”。峨眉山不愧是天下名山,来往的游客非常之多。在山脚的石壁上赫然写着一行字“普贤者,佛之圣子;峨眉者,山之领袖”。在石壁的浮雕上,我们得知了普贤菩萨的故事:他的坐骑六牙白象王,原是如来佛的坐骑,后赏给了普贤菩萨,因此他被称作“佛之圣子”。作为佛家圣地,在通往峨眉山顶的路上,我还看了许许多多的佛寺庙宇,来来往往的男女老少在虔诚的祭拜。这些仪式,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了诸多禅意。
“不幸”的是,在向山顶前进的过程中,也许是太累,也许是山路不平,我把脚扭了,疼的动弹不得,正在这时,有一个正在下山的热心人走了过来,把他的竹棍送给了我,让我撑着棍上山。经过一番挣扎,我拖着崴伤的脚,忍受着疼痛先后路过了清音阁、万年寺,但我一直惦记着等待着我的最好风景一定在山顶。于是我拖着隐隐刺痛的左脚,跟着爸爸妈妈,伴随着往山顶前进的人群,一步一步往上走。由于脚痛,我还经历了一个难忘的冲刺跑——15分钟1.5公里。这是指我们从停车场到山顶索道的时间与路程。在我们下车时,时间已经到达了5:10,听工作人员说:“最后一班索道在5:30发车”。我们便向山顶索道飞奔,15分钟,我爬了1.5公里的山路,连自己也很难相信,更奇怪的是:在这15分钟内,我脚竟不疼了。我想,这可能就是山顶美景激发起来的内心驱动力吧。
终于,到了山顶,我领略了峨眉山最美的两处风景。那壮阔的云海层层叠叠,将整个峨眉山笼罩其中,仿佛仙境一般。看到日出则是第二天的早晨了,但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并且乌云很多,我心想:哎!太不巧了,看到日出的机率太小了。但是大自然的惊喜就在于此。稍许时间,有些光透过云照了进来,太阳的光芒若隐若现,又过了一会儿,羞答答的太阳呈现出一条直线,像一条横在峨嵋山顶的长河,它的光芒柔和地铺满了峨嵋山顶,游客们纷纷打开手机合影留念,记录这一壮阔、秀丽的风景。
虽然我们没看到真正的日出,但是第一次见到了不一样的日出、体会了不一样的旅程,或许峨眉山我只会来这一次,但是我会永远记住你,山之领袖——峨眉。
我感觉我的闪光点是细节描写比较好,bug可能是禅意的内容不是很多。
亮点是对于看日出的描写很好很细致,bug是整个文章没有太能体会到作者所说的独特
作品我认为在写山顶的日出的描写比较优美。最大的bug可能是文章主体在写爬山的过程时只是在讲述这个过程,可以增加一些沿途的风景、人物的描写和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闪光点在于描写很细致,但是开头提到的秀美和倒数第二段的壮丽好像有点冲突??
描写山顶日出那部分“羞答答的太阳呈现出一条直线,像一条横在峨嵋山顶的长河,它的光芒柔和地铺满了峨嵋山顶”的确很棒? 写得好温柔、又精准。
不过好像有些流水账,哪里都带到了,看不出主题。
如果主题是禅意。作者为什么认为“禅意”对自己有意义呢?作者认为“禅意”是什么呢?如果你感受到了,那就试图把你的写作往这方向聚拢,努力把它展示出来吧。
我也去过峨眉山,但想来我那次的主题完全跟禅意无关(虽然山上香火很盛,但我不感兴趣)。对于来说那是我第一次和陌生的同龄人一起旅行,我的主题也会和这个相关吧。
希望你锁定自己的主题,探索它,把它展示出来。
感觉闪光点是故事描写的很美,但是有点散,没有聚集的。
闪光点:景物描写很美。
bug:禅意的主题不突出,可以加一些对具体的景物的感触和描写。